在某商场推出的“一等奖为价值2000元家电一台”的促销活动中,李先生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台旧冰箱。李先生要求更换新品,商场以“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为由拒绝更换。此事表明 ①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④商家竞争手段都是市场经济运行合理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目

在某商场推出的“一等奖为价值2000元家电一台”的促销活动中,李先生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台旧冰箱。李先生要求更换新品,商场以“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为由拒绝更换。此事表明 ①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④商家竞争手段都是市场经济运行合理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相似考题

2.某市人民商场举行“迎六一”有奖销售活动,凡在该商场(包括超市和家电)一次购物满100元的顾客,均有机会参加抽奖活动。该活动设五个奖项,一等奖5名,奖电脑一台;二等奖10名,奖数码相机一台;三等奖50名,奖电熨斗一台;四等奖100名,奖文曲星一台;五等奖2000名,各奖毛巾一条;纪念奖,圆珠笔一支。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该商场。活动期间为2007年9月1日至1O月1 日。此广告一出,人们纷纷去该商场购物,其营业额呈直线上升,在附近居民区的名声也得到壮大。2007年10月11日活动结束后,人们发现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开出一个一等奖,二等奖以下的奖项倒是开出不少,人们开始怀疑此次有奖销售根本没有设一等奖,这只是商场招徕顾客的诡计,于是附近的人们联名将该商场告上法庭。后经人民法院经过调查,将该次活动没有使用的卡片拆开,发现其中确实有5个一等奖,还有一些其他奖项。但是经查,电脑当时的价值为人民币7988元。崔某在该次活动中,抽奖得到一台电熨斗。由于该奖品属于抽奖所得,因此商场并没有给发票。崔某在9月9日将该熨斗拿回家中,一家人很是高兴,连对新事物没有什么兴趣的老母亲也兴致勃勃的学着使用。9月11 日,崔某的儿子发现该电熨斗漏水,于是要求人民商场予以更换,遭 到该商场拒绝,理由是该电熨斗是有奖销售的奖品,并不是崔某从该商场购买的商品,因此商场没有更换,崔某只好悻悻而归。赵的母亲并不知情,于9月20日独自在家的时候自己熨烫衣服,不幸该熨斗因漏水而漏电,赵的老母亲手被烫伤,由此诱发了心脏病,共花去医疗费4016元。根据上面案情,请回答:(1)某市人民商场的有奖销售行为是否合法?(2)经查,该电熨斗为假冒伪劣产品,其生产厂家已经破产并且没有权利义务继受人,则某市人民商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3.2006年9月,某市百货商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活动。商场的现场海报写明:“凡9月份中任何一天在本商场购物满100元(家用电器满500元)者均可参加当天的兑奖活动一次;购物满200元(家用电器满1000元)者,可参加当天抽奖活动两次……以此类推。奖品多多,抽到什么就得什么!一等奖为彩电一台,二等奖为微波炉一台,三等奖……商场购物另有赠品的仍有抽奖机会。”9月25日,顾客顾某来到该百货商场购买VCD。在众多的VCD品牌前,顾某一时不知选哪一种好。此时一位营业员(身着商场统一服装)迎上前来,极力推荐某品牌的VCD机。她除了陈述该品牌机器的卓越功能外,还与其他品牌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他品牌机器质量或者功能等各方面均有问题;此外还告诉顾某,若购买该品牌的机器将获赠名牌话筒一对。顾某听了该营业员的介绍后付了一千多元购买一台该品牌VCD机。同时,顾某又凭发票参加了商场的抽奖活动,不料竟然抽到了一等奖彩电一台。但更未料到的是顾某把彩电运回家发现该奖品彩电根本无法使用,而那对赠送的话筒在一周后也不能使用。于是顾某向商场提出退货。商场称,他们对奖品彩电不实行“三包”;关于话筒,那是租赁商场柜台的某厂家赠送的,应找厂家,与商场无关。顾某来到上次购买VCD机的柜台,已找不到那天推荐商品的营业员。后来才知道,营业员是厂家的职工,该厂家已于月底结束了租赁,不知去向。顾某再找到商场,商场表示无能为力,遂发生争执。商场的一位客户部经理还用言语辱骂顾某,并叫保安把顾某推出商场。顾某后向法院起诉。根据上面案情,请回答:(1)本案商场应否对顾某购物抽奖得到的赠品承担质量义务?(2)本案租赁柜台的厂家撤离商场后,其所出售产品的质量问题应由谁负责?(3)顾某在要求解决质量问题时遭经理辱骂,依法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在某商场推出的“一等奖为价值2000元家电一台”的促销活动中,李先生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台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商场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其公告称:本次活动分两次抽奖;第一次一等奖4名,各奖冰箱一台(价值4500元),第二次一等奖5名,各奖彩电一台(价值3500元);第一次获奖者还可以参加第二次抽奖。对此事的以下判断,何者为正确?( )

    A.开奖不允许分两次进行,该商场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

    B.可以两次开奖,但最高奖的总值不得超过5000元,该商场的行为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

    C.可以两次开奖,因每次的最高奖励额未超过5000元,属正当的有奖销售

    D.是不是正当有奖销售,应取决于最后抽奖后抽奖结果是否出现一人连续两次中一等奖


    正确答案:B
    【考点】不正当有奖销售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5000元。”可以多次开奖的,奖金应该累计计算,因此B项正确。

  • 第2题:

    某商厦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其公告中称、凡在本商厦购物达100元者,可获得价值10元小件赠品一个;不愿领取奖品的,可获得奖券一张,并参加当月的抽奖。奖品是一等奖8名,各奖空调一台,价值4990元;二等奖18名,各奖洗衣机一台,价值2000元;三等奖88名,各奖电风扇一台,价值200元。请问下列判断中,哪一项正确?()

    A、附赠式有奖销售与抽奖式有奖销售不可同时进行,该商厦构成不正当竞争
    B、两种形式的有奖销售,其奖品价值加起来已达5000元,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C、购物者只能选择附赠式有奖销售与抽奖式有奖销售中的一种方式获奖,故奖品价值未超过5000元,该商厦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D、该商厦1个月的奖品价值远远超过5000元,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

    答案:C
    解析:
    【考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详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本题中该商厦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额奖金未超过5000元,故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至于附赠式有奖销售,由于在题中是和抽奖式有奖销售选择适用的,故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A、B、D项错误。

  • 第3题:

    某商场推出“购物满50参加抽奖,大奖为出国旅游”其采用的促销工具是()

    A.赠送奖品

    B.赠品

    C.联合促销

    D.优惠券


    赠送奖品

  • 第4题:

    某晚会计划设置抽奖环节,能用于购买奖品的总金额固定,且要求每名一等奖奖品的金额是二等奖的两倍,每名二等奖奖品的金额是三等奖的两倍。如果一、二、三等级各设置两名,则一等奖奖品金额为每名720元。若一等奖设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则一等奖的奖品金额为每名多少元:

    A780
    B840
    C880
    D940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某部门在一次联欢活动中共设了26个奖,奖品均价为280元,其中一等奖单价为400元,其他奖品均价为270元,一等奖的个数为

    A.6
    B.5
    C.4
    D.3
    E.2

    答案:E
    解析:
    设一等奖的个数为x,则其它奖品为26x个,根据题意可得:400x+270(26-x)=280×26,解得x=2,所以答案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