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小亮在进行家访时,服务对象王阿姨向小亮抱怨,“丈夫整天忙于工作,对儿子关心太少,家里的负担由她一人承担。儿子最近学习成绩下滑,我很想问下儿子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儿子一回来,我一想到自己整天那么累,我就对他发脾气、抱怨。”小亮表示了理解之后,问道“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小亮使用的会谈技巧是( )。A.对质 B.澄清 C.建议 D.忠告

题目
社会工作者小亮在进行家访时,服务对象王阿姨向小亮抱怨,“丈夫整天忙于工作,对儿子关心太少,家里的负担由她一人承担。儿子最近学习成绩下滑,我很想问下儿子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儿子一回来,我一想到自己整天那么累,我就对他发脾气、抱怨。”小亮表示了理解之后,问道“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小亮使用的会谈技巧是( )。

A.对质
B.澄清
C.建议
D.忠告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一致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对质把服务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谁的责任。
更多“社会工作者小亮在进行家访时,服务对象王阿姨向小亮抱怨,“丈夫整天忙于工作,对儿子关心太少,家里的负担由她一人承担。儿子最近学习成绩下滑,我很想问下儿子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儿子一回来,我一想到自己整天那么累,我就对他发脾气、抱怨。”小亮表示了理解之后,问道“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小亮使用的会谈技巧是( )。A.对质 B.澄清 C.建议 D.忠告”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亮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母一年前因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亲李女士单位效益不好,最近下岗了,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母亲压力很大,对小亮的管教也非常严厉,经常打骂小亮。而小亮的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社区工作者由此对小亮及李女士进行了家庭服务,针对其家庭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与李女士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让其认识到以往的管教方式对小亮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方式,缓解母子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亲的抚养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的母亲找到一份工作。本案例中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哪些内容( )。

    A.服务大众
    B.注重个别化原则
    C.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D.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E.待人真诚和守信

    答案:A,B,C
    解析:
    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六个方面: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案例中体现出三个方面:服务大众:社会工作者应当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注重个别化原则:社会工作者根据其家庭具体情况对其制定服务计划;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案例中注重小亮母子关系的改善。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这一方面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自身来说的,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提升专业实践的效率与效果,改善服务对象与大众的福祉。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可根据案例理解其内容与含义。

  • 第2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对服务对象说:“你上次告诉我,你很注意与儿子的沟通,但刚才从你的谈话中,我感到你不太与儿子交流。你与儿子的关系到底怎样呢?”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个案工作技巧是()。

    A:澄清
    B:自我披露
    C:摘要
    D:对质

    答案:D
    解析:
    会谈的技巧包括支持性技巧、引领性技巧和影响性技巧。其中,影响性技巧包括提供信息、对质、自我披露、建议和忠告。对质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 第3题:

    (2018年)服务对象:“……我爱人经常对我发脾气,总是抱怨我只顾忙工作,从来不管家里的事……”
    社会工作者:“听您这么说,我的理解是您觉得爱人对您体谅不够,对吗?”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

    A.同理
    B.反映
    C.对质
    D.澄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的技巧。澄清是指社会工作者引领服务对象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影响性技巧主要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 第4题:


    案例:


    小军,1 5岁,其父亲工作繁忙,与小军很少交流;其母亲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


    期中考试小军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把矛头指向父亲,继而引起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军觉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军,但小军对父母不理不睬,拒绝回家。母亲焦急万分,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社会工作者与小军的母亲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


    母亲:“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伤心透了。请你帮帮我,尽快劝我儿子回家吧。”


    社会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愿意帮助你,我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


    母亲:“这是我儿子同学家的地址,你赶紧去劝劝他吧。”


    社会工作者:“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儿子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


    母亲:“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对儿子倾注了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去谈吧。”


    社会工作者:“那你今天来找我,最希望的就是让我帮你说服儿子回家?”母亲:“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实在走投无路了。”


    社会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会马上找他的。”接案会谈就此结束。


    问题:


    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会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接案会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1.


    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在社会工作者和小军母亲的会谈中,小军母亲一直强调自己对小军倾注了很多心血,而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把过错都放在丈夫身上,没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在会谈中深入了解小军母亲对自己的看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2.


    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面谈要澄清双方的期望和应尽的责任,通过协商减少差异。案例中小军母亲一直强调让社会工作者说服小军回家,社会工作者并没有让服务对象承担她自己的责任。小军出走是他的整个家庭造成的,单靠社会工作者一个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让小军的母亲承担应有的角色和责任。


    3.


    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社会工作者在会谈时要帮助并引导服务对象逐渐接受自己的角色,以便双方能够相互配合,从根本上解决小军离家出走的问题。


    4.


    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小军母亲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小军的成绩下降,被母亲狠狠训斥,因此小军离家出走主要是他母亲引起的。然而在会谈中,小军母亲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社会工作者也没有进行引导,应促使小军母亲改变这种态度和对待小军的行为。


    【提示】


    此题考点是考察考生对接案会谈任务的清楚了解和实际执行的判断,此题出的很巧妙,但考察的是教材中的客观知识点,考生能否在考试中回答此问题,关键在于对教材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 第5题:

    处于青春期的小亮最近学习遇到困难,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绪,不是摔东西就是与父母吵架,有时甚至离家出走,整天泡在网吧,社会工作者与小亮面谈后,共同确定了帮助小亮的工作目标,即学习情绪管理方法并改善学习状况。社会工作者对小亮进行情绪管理辅导的起点是()。

    A:学会认识和辨别情绪
    B:规避情绪暴躁的负面影响
    C:学习正确控制情绪的方法
    D:防止情绪暴躁造成的后果

    答案:A
    解析:
    情绪管理的步骤为:(1)学会认识情绪;(2)能够辨别情绪;(3)懂得掌控情绪;(4)正确处理情绪。

  • 第6题:

    处于青春期的小亮最近学习遇到困难,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绪,不是摔东西就是与父母吵架,有时甚至离家出走,整天泡在网吧。社会工作者与小亮面谈后,共同确定了帮助小亮的工作目标,即学习情绪管理方法并改善学习状况。社会工作者对小亮进行情绪管理辅导的起点是(  )。

    A.学会认识和辨别情绪
    B.规避情绪暴躁的负面影响
    C.学习正确控制情绪方法
    D.防止情绪暴躁造成的后果

    答案:A
    解析:
    在协助学生满足其情绪觉察、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需要方面,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情绪的基本概念;②培养学生分辨个人情绪的能力;③提高学生辨识别人感受和情绪的能力;④引导学生认识情绪问题的形成及其影响;⑤引导学生以正面想法去面对负面情绪。

  • 第7题:

    处于青春期的小亮最近学习遇到困难,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绪,不是摔东西就是与父母吵架,有时甚至离家出走,整天泡在网吧。社会工作者与小亮面谈后,共同确定了帮助小亮的工作目标,即学习情绪管理方法并改善学习状况。社会工作者对小亮进行情绪管理辅导的起点是( )。


    A.学会认识和辨别情绪

    B.规避情绪暴躁的负面影响

    C.学习正确控制情绪的方法

    D.防止情绪暴躁造成的后果

    答案:A
    解析:
    情绪管理的步骤依次为学会认识情绪,能够辨别情绪,懂得控制情绪,正确处理情绪。只有学会认识和辨别情绪,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管理辅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第8题:

    单选题
    李女士因为家庭不和前来求助,她说丈夫整天忙于工作,不顾家里,儿子也整天打游戏,乱花钱,她为家里付出那么多,感觉一点也没有得到回报,现在觉得她的人生很失败。社会工作者小刘打算用聚焦的技巧来了解李女士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技巧的是()。
    A

    李女士,您刚才说了那么多,您认为最让您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呢?

    B

    李女士,我很理解您作为家庭妇女的不容易

    C

    李女士,遇到这些问题,您通常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

    D

    李女士,我听说喜欢玩游戏的孩子一般都很聪明,您的儿子把聪明用在学习上会怎样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个案工作者小李在进行家访时,服务对象王阿姨向小李抱怨:“丈夫整天忙于工作,对儿子关心太少,家里的负担由我一人承担。儿子最近学习成绩下滑,我很想问下儿子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儿子一回来,我就对他发脾气、抱怨。”小李表示了理解之后,问道:“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小李使用的会谈技巧是(   )。
    A

    对质

    B

    澄清

    C

    建议

    D

    忠告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服务对象:“……我爱人经常对我发脾气,总是抱怨我只顾忙工作,从来不管家里的事……”社会工作者:“听了您刚才的表示,我的理解是您觉得爱人对您体谅不够,这让您感到很委屈也很难过。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
    A

    同理

    B

    摘要

    C

    对焦

    D

    澄清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服务对象:“我的命真苦啊,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交了坏朋友,结果蹲了监狱,儿媳扔下女儿就走掉了,我只好跟老头子靠喂米粉和粥养大了孙女。小儿子因为家里穷,到现在也没找到老婆,工作也不称心,在小区里做保安,你说谁家女儿肯嫁他呢?我老头最近查出来肺癌,我都不敢跟他说真话。哎,叫我怎么办呢……”社会工作者:“您家里发生了这么多事,让您非常操劳和担忧,我可以想象您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您刚刚讲述了大儿子的家庭问题、小儿子的婚姻问题以及老伴的照顾问题,这次我们先来谈谈您老伴的照顾问题,看看我们能为您做点什么,您看可以吗?”上述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的个案工作会谈技巧有( )。
    A

    澄清

    B

    摘要

    C

    同理心

    D

    对焦

    E

    对质


    正确答案: B,E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明明和亮亮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得知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所以凑钱买了一份礼物,但为了和爸爸开玩笑,他们找来两个盒子,这样一个盒子装有礼物,另一个盒子是空的,然后叫爸爸猜。他们设定了一个小游戏,一个儿子永远说真话,另一个儿子永远说假话,但不告诉爸爸谁会说真话。爸爸只向一个儿子问了一句话,就顺着儿子的手指拿到了装礼物的盒子。请问爸爸是怎么问的?
    A

    问明明:哪个盒子没装礼物?

    B

    问亮亮:你会准确告诉我哪个盒子装礼物吗?

    C

    问明明:亮亮会告诉我哪个盒子装礼物?

    D

    问亮亮:明明会告诉我哪个盒子没装礼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D项正确,若亮亮说真话,则“明明会告诉爸爸哪个盒子没装礼物”;明明说假话,则告诉爸爸的那个盒子有礼物,爸爸可拿到礼物。若亮亮说假话,则“明明告诉爸爸哪个盒子没装礼物”为假;明明说真话,则明明会告诉爸爸哪个盒子有礼物,爸爸也可拿到礼物。

  • 第13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对服务对象说:“你上次告诉我,你很注意与儿子的沟通,但刚才从你的谈话中,我感到你不太与儿子交流。你与儿子的关系到底怎样呢”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个案工作技巧是( )。

    A.澄清
    B.自我披露
    C.摘要
    D.对质

    答案:D
    解析:
    会谈的技巧包括支持性技巧、引导性技巧和影响性技巧。其中,影响性技巧包括提供信息、对质、自我披露、建议和忠告。对质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 第14题:

    服务对象:“我的命真苦啊,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交了坏朋友,结果蹲了监狱,儿媳扔下女儿就走掉了,我只好跟老头子靠喂米粉和粥养大了孙女。小儿子因为家里穷,到现在也没找到老婆,工作也不称心,在小区里做保安,你说谁家女儿肯嫁他呢?我老头最近查出来肺癌,我都不敢跟他说真话。哎,叫我怎么办呢……”
    社会工作者:“您家里发生了这么多事,让您非常操劳和担忧,我可以想象您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您刚刚讲述了大儿子的家庭问题、小儿子的婚姻问题以及老伴的照顾问题,这次我们先来谈谈您老伴的照顾问题,看看我们能为您做点什么,您看可以吗?”
    上述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的个案工作会谈技巧有( )。

    A.引导
    B.摘要
    C.同理心
    D.对焦
    E.建议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的技巧。“您家里发生了这么多事,让您非常操劳和担忧,我可以想象您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同理心;“您刚刚讲述了大儿子的家庭问题、小儿子的婚姻问题以及老伴的照顾问题”——摘要;“这次我们先来谈谈您老伴的照顾问题,看看我们能为您做点什么,您看可以吗?”——对焦。(考点:个案会谈的技巧)

  • 第15题:

    服务对象:“……我爱人经常对我发脾气,总是抱怨我只顾忙工作,从来不管家里的事……”
    社会工作者:“听您这么说,我的理解是您觉得爱人对您体谅不够,对吗?”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

    A.同理
    B.反映
    C.对质
    D.澄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的技巧。澄清是指社会工作者引领服务对象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影响性技巧主要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考点:个案会谈的技巧)

  • 第16题:

    案例:
    小军,15岁。其父工作繁忙,与小军很少交流;其母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期中考试时,小军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把矛头指向父亲,继而引起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军觉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军,但小军对父母不理不睬,拒绝回家。母亲焦急万分,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社会工作者与小军的母亲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
    母亲: “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伤心透了。请你帮帮我,尽快劝我儿子回家吧。”
    社会工作者: “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愿意帮助你,我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
    母亲: “这是我儿子同学家的地址,你赶紧去劝劝他吧。”
    社会工作者: “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儿子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
    母亲: “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对儿子倾注了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去谈吧。”
    社会工作者: “那你今天来找我,最希望的就是让我帮你说服儿子回家?”
    母亲: “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实在走投无路了。”
    社会工作者: “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会马上找他的。”
    接案面谈就此结束。
    问题: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面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接案面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1.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在社会工作者和小军母亲的面谈中,小军母亲一直强调自己对小军倾注了很多心血,而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把过错都放在丈夫身上,没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在面谈中深入了解小军母亲对自己的看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面谈要澄清双方的期望和应尽的责任,通过协商减少差异,案例中小军母亲一直强调让社会工作者说服小军回家,社会工作者并没有让服务对象承担她自己的责任。小军出走是他的整个家庭造成的,单靠社会工作者一个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让小军的母亲承担应有的角色和责任。
    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社会工作者在面谈时要帮助并引导服务对象逐渐接受自己的角色,以便双方能够相互配合,从根本上解决小军出走的问题。
    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小军母亲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小军的成绩下降,被母亲狠狠训斥,因此小军离家出走主要是他母亲引起的。然而在面谈中,小军母亲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社会工作者也没有进行引导,应促使小军母亲改变这种对待小军的态度和行为。

  • 第17题:

    李女士因为家庭不和前来求助,她说丈夫整天忙于工作,不顾家里,儿子也成天打游戏,乱花钱,我为家里付出那么多,感觉一点也没有得到回报,我现在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社会工作者小刘打算用聚焦的技巧来了解李女士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技巧的是()。

    A:李女士,您刚才说了那么多,您认为最让您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呢?
    B:李女士,我很理解您作为家庭主妇的不容易。
    C:李女士,遇到这些问题,您通常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
    D:李女士,我听说喜欢玩游戏的孩子一般都很聪明,您的儿子把聪明用在学习上会怎样呢?

    答案:A
    解析:
    考点:家庭干预常用技巧中的聚焦技巧。

  • 第18题:

    小亮学习成绩不好,喜欢撒谎,经常打架,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张通过了解得知,小亮父母半年前离异,家庭生活困难,母亲又患有乳腺癌,脾气很差,经常打骂小亮。小张针对小亮的情况对其进行个案服务,服务内容包括(  )。

    A.让学校老师、同学给予小亮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B.改善亲子关系
    C.运用社区资源,协助小亮家庭申请低保
    D.改变小亮的不良行为
    E.协助小亮父母复婚,改变家庭经济状况

    答案:A,B,C,D
    解析:

  • 第19题:

    小亮,男,19岁,现独自在外租房生活,未与其父母居住在一起。小亮的父母都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对小亮的要求比较高,一直希望他能够考入一所重点大学,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小亮的母亲身体不是很好,在其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将大部分关爱都投注在母亲的身上,导致小亮与父母之间交流较少,彼此很生疏。上个月,小亮的母亲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因儿子自高考失利后就一直将自己关在家中,一年多来基本只与电脑为伴,拒绝与外界沟通,有沉迷网络的倾向。小亮的父母为儿子的这种状态感到非常焦虑与无助。 问题:1.请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与预估。2.简述此案例的工作总体目标、具体目标。3.对案主小亮需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1.可从案主小亮的性格或心理阴影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预估,具体内容如下:(1)小亮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有沉迷网络的倾向,拒绝与外界交流沟通,有较强的孤独感。(2)因小亮的母亲身体欠佳,其父亲将大部分关爱都给了母亲,而忽略了小亮,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疏远。(3)小亮因得到父母的关爱较少,加之高考失利,更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拒绝与外界沟通。
    2.根据对案主小亮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和预估,社会工作者需要制定的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如下:(1)总体目标:改善小亮的家庭结构和关系,引导他走出房门,调整身心,恢复自信,开始新的生活。(2)具体目标:①促进小亮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②通过鼓励小亮参加社区举办的活动,对其进行心理性治疗等,帮助其戒除网瘾,重新融入到社会中。③通过正面疏导,帮助小亮重拾信心,培养适当的兴趣爱好,步入健康的生活轨道。
    3.针对案主小亮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需采取的介入策略有:(1)通过电话、上门访谈等方式,建立彼此间的信任,了解小亮的性格特征,挖掘其自身的闪光点。(2)通过沟通与交流,了解小亮的需求与内心想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引导其重新树立人生目标。(3)适当时要求其父母共同参与到服务过程中,增进小亮与家人间的沟通与互动,缓解紧张的家庭关系,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第20题:

    多选题
    小亮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母一年前因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亲李女士单位效益不好,最近下岗了,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母亲压力很大,对小亮的管教也非常严厉,经常打骂小亮。而小亮的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社区工作者由此对小亮及李女士进行了家庭服务,针对其家庭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与李女士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让其认识到以往的管教方式对小亮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方式,缓解母子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亲的抚养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的母亲找到一份工作。本案例中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哪些内容()。
    A

    服务大众

    B

    注重个别化原则

    C

    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D

    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E

    待人真诚和守信


    正确答案: D,A
    解析: 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六个方面: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案例中体现出三个方面:服务大众:社会工作者应当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注重个别化原则:社会工作者根据其家庭具体情况对其制定服务计划;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案例中注重小亮母子关系的改善。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这一方面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自身来说的,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提升专业实践的效率与效果,改善服务对象与大众的福祉。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可根据案例理解其内容与含义。

  • 第21题:

    单选题
    服务对象:“……我爱人经常对我发脾气,总是抱怨我只顾忙工作,从来不管家里的事……”社会工作者:“听您这么说,我的理解是您觉得爱人对您体谅不够,对吗?”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
    A

    同理

    B

    反映

    C

    对质

    D

    澄清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男:这个是您儿子吗?您拿的这个书包对他来说有些小,这边有更适合他的。女:我是送给朋友儿子的,他正在读小学一年级。问:关于女的,可以知道什么?
    A

    给儿子买书包

    B

    儿子年龄很小

    C

    帮朋友带孩子

    D

    想送别人礼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服务对象:“我的命真苦啊,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交了坏朋友,结果蹲了监狱,儿媳扔下女儿就走掉了,我只好跟老头子靠喂米粉和粥养大了孙女。小儿子因为家里穷,到现在也没找到老婆,工作也不称心,在小区里做保安,你说谁家女儿肯嫁他呢?我老头最近查出来肺癌,我都不敢跟他说真话。哎,叫我怎么办呢……”社会工作者:“您家里发生了这么多事,让您非常操劳和担忧,我可以想象您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您刚刚讲述了大儿子的家庭问题、小儿子的婚姻问题以及老伴的照顾问题,这次我们先来谈谈您老伴的照顾问题,看看我们能为您做点什么,您看可以吗?”上述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的个案工作会谈技巧有( )。
    A

    引导

    B

    摘要

    C

    同理心

    D

    对焦

    E

    建议


    正确答案: B,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