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时表现得很犹豫,一方面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求助,担心别人认为他有问题。这时,社会工作者对他说:“你能主动来到这里,说明你想改变的决心很大。”上述社会工作者回应的主要目的是( )。A.解求助者的愿望 B.促使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C.明确求助者的需求 D.初步评估求助者问题和需要

题目
小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时表现得很犹豫,一方面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求助,担心别人认为他有问题。这时,社会工作者对他说:“你能主动来到这里,说明你想改变的决心很大。”上述社会工作者回应的主要目的是( )。

A.解求助者的愿望
B.促使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C.明确求助者的需求
D.初步评估求助者问题和需要

相似考题

2.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令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却这样对我。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是的。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求助者:好吧。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就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求助者:对啊,相互的嘛。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我怎么能再对他好呢?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求助者:好像是的。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一样来对待你,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求助者: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有一个骰子,上面的数字分别为1、2、3、4、5、6,你把它扔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求助者:不知道,哪个数字都可能朝上。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骰子抛出一样?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求助者:你讲得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多选 A:内容反应B:内容表达C:情感反应D:情感表达

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令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却这样对我。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是的。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求助者:好吧。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就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求助者:对啊,相互的嘛。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我怎么能再对他好呢?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求助者:好像是的。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一样来对待你,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求助者: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有一个骰子,上面的数字分别为1、2、3、4、5、6,你把它扔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求助者:不知道,哪个数字都可能朝上。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骰子抛出一样?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求助者:你讲得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改变信念的方法是()。单选 A:自我管理程序B:语义分析C:产婆术式辩论D:认知重组

更多“小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时表现得很犹豫,一方面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求助,担心别人认为他有问题。这时,社会工作者对他说:“你能主动来到这里,说明你想改变的决心很大。”上述社会工作者回应的主要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另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么?
    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互相的吗。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怎么能在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象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来对待你一样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是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有一个六面体,上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你把他仍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
    求助者:不知道,那个数字都可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六面体抛出一样?
    求助者:(沉默)我好想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

    “按你所说的,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表明心理咨询师()。单选

    A. 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
    B. 启发求助者思考
    C. 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
    D. 改变求助者信念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按你所说”,表明咨询师从求助者信念出发,推导出谬误,进而驳倒求助者,这是产婆式辩论。

  • 第2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令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却这样对我。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就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相互的嘛。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我怎么能再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像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一样来对待你,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咨询师:有一个骰子,上面的数字分别为1、2、3、4、5、6,你把它扔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
    求助者:不知道,哪个数字都可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骰子抛出一样?
    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

    本案例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可能是()的原因。单选
    A:困惑
    B:情绪
    C:阻抗
    D:思考

    答案:D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经历的事情。澄清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事实情况。题干中心理咨询师问“你能详细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是明显的开放式提问和具体化技术。因此答案选AB。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参与性技术的反应技术与影响性技术的表达技术的区别:一般来说,反应技术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表达技术反馈的都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反应技术的表述一般都是“你(求助者)的……”或“你(求助者)感到……”;表达技术一般的表述是“我(咨询师)……”,“我(咨询师)感到/觉得……”。内容的反应和表达一般都是除了情绪情感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反馈;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咨询师说:“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这是很明显的反应技术,反馈的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绪情感,故此答案选A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的技术【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用“黄金法则”反驳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中对别人和环境的绝对化要求,和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式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式辩论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的内容与区别【试题解析】根据教材对咨询目标有效特征的描述,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关于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选项A与目前求助者的问题没有密切关系,不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C选项和D选项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面质技术【试题解析】面质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的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经常使用的影响性技术。由于面质是一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使用“似乎”、“好像”等词语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下面的咨询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就是一种明显的尝试性面质。指导技术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是影响力最强的一种技术。开放技术与澄清技术不是教材中的专业术语,所以排除。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反映出求助者的信念即是别人应该像我怎么对他一样对我。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阻碍咨询的因素的沉默【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六种沉默的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五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反应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案例资料中求助者沉默之后的表现为:“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怎么能再对他好呢?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明白了?……”属于思考型的沉默。所以答案为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过程,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不合理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认知疗法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是因为离婚后对自己离婚抱有不合理期待造成的心理痛苦,咨询师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和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接纳现实。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也没有“改变求助者处境”目标,所以本题答案选AD。
    【考察重点】认知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的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正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便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答案选C。

  • 第3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令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却这样对我。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就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相互的嘛。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我怎么能再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像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一样来对待你,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咨询师:有一个骰子,上面的数字分别为1、2、3、4、5、6,你把它扔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
    求助者:不知道,哪个数字都可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骰子抛出一样?
    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

    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是()。单选
    A:那个人没有娶她
    B:别人应该像我怎么对他一样对我
    C:因婚姻产生矛盾
    D:别人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他

    答案:B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经历的事情。澄清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事实情况。题干中心理咨询师问“你能详细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是明显的开放式提问和具体化技术。因此答案选AB。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参与性技术的反应技术与影响性技术的表达技术的区别:一般来说,反应技术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表达技术反馈的都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反应技术的表述一般都是“你(求助者)的……”或“你(求助者)感到……”;表达技术一般的表述是“我(咨询师)……”,“我(咨询师)感到/觉得……”。内容的反应和表达一般都是除了情绪情感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反馈;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咨询师说:“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这是很明显的反应技术,反馈的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绪情感,故此答案选A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的技术【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用“黄金法则”反驳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中对别人和环境的绝对化要求,和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式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式辩论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的内容与区别【试题解析】根据教材对咨询目标有效特征的描述,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关于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选项A与目前求助者的问题没有密切关系,不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C选项和D选项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面质技术【试题解析】面质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的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经常使用的影响性技术。由于面质是一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使用“似乎”、“好像”等词语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下面的咨询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就是一种明显的尝试性面质。指导技术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是影响力最强的一种技术。开放技术与澄清技术不是教材中的专业术语,所以排除。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反映出求助者的信念即是别人应该像我怎么对他一样对我。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阻碍咨询的因素的沉默【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六种沉默的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五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反应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案例资料中求助者沉默之后的表现为:“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怎么能再对他好呢?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明白了?……”属于思考型的沉默。所以答案为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过程,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不合理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认知疗法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是因为离婚后对自己离婚抱有不合理期待造成的心理痛苦,咨询师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和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接纳现实。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也没有“改变求助者处境”目标,所以本题答案选AD。
    【考察重点】认知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的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正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便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答案选C。

  • 第4题:

    梁先生有10年饮酒历史。最近感觉胃部及肝部有问题,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他戒酒。但是,他坚持认为饮酒不会危害自己的健康,而且饮酒有助于他放松思想,因此拒绝戒酒。妻子担心继续饮酒会影响健康,所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根据()理论,社会工作者建议粱先生的妻子首先帮助粱先生改变对饮酒的认识,认清饮酒的危害,然后监督他逐渐控制酒量,直至最终达到戒酒的目的。

    A:精神分析
    B:生态系统
    C:增加权能
    D:认知行为

    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改变认知(即对饮酒的看法),属认知行为疗法。

  • 第5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7岁,自考本科学历,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与朋友相处时,总觉得自己笨,样样不如别人,羡慕别人知识面广。认为别人知道的自己也应该知道。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怕说不好,别人会笑话他,对他的评价低,很不自信。因此内心非常烦恼,也非常着急。为此不断地买书,积极去听各类讲座,但仍觉得没有太大的收获。目前,求助者还面临婚姻问题,认为这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父母早年对他批评多鼓励少。因为家里孩子多.求助者最小,父母无力照顾,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父母给予关注较少。求助者性格内向,自幼很自卑。成年后谨小慎微,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得到上级和同事的认可。
    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性别因素
    B.身体因素
    C.年龄因素
    D.认知因素


    答案:D
    解析:
    求助者存在着错误认知,“总觉得自己笨,样样不如别人……很不自信”,因此认知因素是其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

  • 第6题:

    (2017年)小李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工作者咨询,说自己最近谈了女朋友,很满意,但女朋友嫌他生活散漫,没有上进心,闲暇时间不是和朋友打牌,就是喝酒。有时还上班迟到,提出要和他分手。小李很珍惜这段感情,表示自己很想改,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因而很苦恼。为了增强小李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意愿,社会工作者适宜的提问是()。

    A.“你的担心到底是什么?”
    B.“你对改变做好准备了吗?”
    C.“你觉得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D.“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答案:B
    解析:
    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一是服务对象的优势二是服务对象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其困难的问题。例如: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自己觉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问题持续的时间,频率和强度,问题的后果,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使用的方法等。所以答案应该是B。此题存在争议选项D,可以参看真题解析视频。

  • 第7题:

    八十多岁的李爷爷中风后身体行动不便,与社会工作者见面时说自己常常感到很烦躁。有一天,李爷爷跟社会工作者见面时却突然表现得很平静,并说自己这些日子给别人添了很多麻烦,非常过意不去,表示今后再也用不着麻烦别人了。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李爷爷这种反常的表现可能间接表明他()的想法。

    A.想尽快康复
    B.想改变自己对患病的态度
    C.厌世
    D.想换个地方生活

    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者需要意识到与老人自杀有关的风险因素,并通过直接的、间接的和行为上的线索加以评估。其中,间接线索可能有:“我会很久都不在这儿”,或者“我已经厌倦了这一切”。有时老人会借用一些问题看所爱的人的反应,诸如:“没了我你会过得好些”,或者“这些日子我太麻烦人了”。这些话是要求听者肯定他们的生命有价值,他们对某人来说,很重要。尽管家人和专业人员可能觉得这样的话让人恼怒,但是这是老人在绝望地呼救,不可以视而不见。题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李爷爷这种反常的表现可能间接表明他厌世的想法。

  • 第8题:

    单选题
    李某来到某社区的社会服务机构寻求服务,该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判定本机构无法立即给予其及时帮助的服务,这时社会工作者需要()。
    A

    提供转介服务

    B

    评估求助者的问题

    C

    接案并签订协议

    D

    收集资料


    正确答案: A
    解析: 对那些立即需要帮助而本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无法给予其及时帮助的服务对象提供转介服务,即通过一些必要的手续把服务对象介绍给其他能够给予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机构或其他社会工作者。【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中的转介服务。理解转介服务发生的情况。

  • 第9题:

    多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另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么? 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互相的吗。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怎么能在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象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来对待你一样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是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有一个六面体,上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你把他仍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 求助者:不知道,那个数字都可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六面体抛出一样? 求助者:(沉默)我好想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 “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马?”,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
    A

    内容反映

    B

    内容表达

    C

    情感反映

    D

    情感表达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另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么? 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互相的吗。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怎么能在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象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来对待你一样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是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有一个六面体,上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你把他仍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 求助者:不知道,那个数字都可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六面体抛出一样? 求助者:(沉默)我好想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改变信念的方法是( )。
    A

    自我管理程序

    B

    语义分析

    C

    产婆术式辩论

    D

    认知重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另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么? 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互相的吗。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怎么能在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象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来对待你一样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是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有一个六面体,上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你把他仍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 求助者:不知道,那个数字都可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六面体抛出一样? 求助者:(沉默)我好想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 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是( )。
    A

    那个人没有娶她

    B

    别人应该向我怎么对他一样对我

    C

    因婚姻产生矛盾

    D

    别人怎样对我我就怎样对待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小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时表现得很犹豫,一方面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求助,担心别人认为他有问题。这时,社会工作者对他说:“你能主动来到这里,说明你想改变的决心很大。”上述社会工作者回应的主要目的是()。
    A

    了解求助者的愿望

    B

    促使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C

    明确求助者的需求

    D

    初步评估求助者问题和需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白女士,女性,38岁,酒店领班。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家庭条件一般,自己是酒店经理,丈夫开了一家公司,家庭条件富裕,有一儿子。求助者希望儿子能考入军校,可是儿子却不喜欢,而且说一定不会考军校。为此她很苦恼,心情很糟糕,来做心理咨询。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谈话的片段:
    求助者:我想让他考军校,这都是为他好啊!
    心理咨询师: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安排……
    求助者:我是他妈妈,他必须得听我的话啊?
    心理咨询师:您在小的时候,您妈妈说的话您都听吗?
    求助者:不一定,有时候吧。
    心理咨询师:这就对了,不可能别人让您做什么您就做什么。
    求助者:那我为儿子所做的努力不全都白费了吗?
    心理咨询师: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努力是否白费,而在于您要求儿子必须考军校。实际上,考不考军校也可以成才,您却坚持让他考军校,您的烦恼源于此。
    求助者:如果不考军校,将来就业压力那么大,如果找不到工作不就一辈子也不能出人头地了吗?我很为他担心。
    心理咨询师:难道不考军校就不能生活了吗?您不是也没有考军校吗,不也生活得很好吗?
    求助者:哦……
    以下对人际关系中的反黄金规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
    B.无论别人怎么样对你,你都对别人好
    C.别人对我怎么样,我就对别人怎么样
    D.希望别人怎么对你就怎么对别人


    答案:A
    解析:
    某些求助者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反黄金规则,认为:我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我。

  • 第14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令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却这样对我。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就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相互的嘛。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我怎么能再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像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一样来对待你,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咨询师:有一个骰子,上面的数字分别为1、2、3、4、5、6,你把它扔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
    求助者:不知道,哪个数字都可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骰子抛出一样?
    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

    “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表明心理咨询师()。单选
    A: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
    B:启发求助者思考
    C: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
    D:改变求助者信念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经历的事情。澄清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事实情况。题干中心理咨询师问“你能详细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是明显的开放式提问和具体化技术。因此答案选AB。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参与性技术的反应技术与影响性技术的表达技术的区别:一般来说,反应技术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表达技术反馈的都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反应技术的表述一般都是“你(求助者)的……”或“你(求助者)感到……”;表达技术一般的表述是“我(咨询师)……”,“我(咨询师)感到/觉得……”。内容的反应和表达一般都是除了情绪情感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反馈;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咨询师说:“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这是很明显的反应技术,反馈的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绪情感,故此答案选A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的技术【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用“黄金法则”反驳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中对别人和环境的绝对化要求,和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式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式辩论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的内容与区别【试题解析】根据教材对咨询目标有效特征的描述,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关于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选项A与目前求助者的问题没有密切关系,不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C选项和D选项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面质技术【试题解析】面质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的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经常使用的影响性技术。由于面质是一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使用“似乎”、“好像”等词语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下面的咨询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就是一种明显的尝试性面质。指导技术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是影响力最强的一种技术。开放技术与澄清技术不是教材中的专业术语,所以排除。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反映出求助者的信念即是别人应该像我怎么对他一样对我。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阻碍咨询的因素的沉默【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六种沉默的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五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反应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案例资料中求助者沉默之后的表现为:“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怎么能再对他好呢?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明白了?……”属于思考型的沉默。所以答案为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过程,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不合理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认知疗法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是因为离婚后对自己离婚抱有不合理期待造成的心理痛苦,咨询师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和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接纳现实。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也没有“改变求助者处境”目标,所以本题答案选AD。
    【考察重点】认知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的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正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便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答案选C。

  • 第15题:

    一个求助者找到社会工作者对他说:“我最近很不顺利,心里很烦。”这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做的是接案,该过程包括( )。


    A.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

    B.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C.明确服务对象的需求

    D.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E.确定服务目标

    答案:A,B,C,D
    解析:
    接案即把有需要的求助者纳入个案工作的工作程序中,此过程的工作重点包括: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明确服务对象的需求;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对于选项E,由于需要在确定其为服务对象并收集资料后再确定服务目标,故不正确。

  • 第16题:

    徐力有将近15年的吸烟史,每年入冬后总感觉呼吸系统有问题,于是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他戒烟,但是他坚持认为吸烟不会危害自己的健康,反而有助于他思考问题,因此他没有听从医生戒烟的建议。他的妻子担心他继续抽下去会影响健康,所以向社会工作者小蒋求助。根据( )理论,社会工作者建议徐力的妻子首先帮助徐力改变对吸烟习惯的认识,认清吸烟的危害。然后监督他逐渐减少吸烟量,直至彻底戒烟。

    A、增强权能
    B、认知行为
    C、生态系统
    D、精神分析

    答案:B
    解析:
    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本题中所给出的条件包含对服务对象“观察”和“解释”的叙述,这表明与认知行为理论有关。

  • 第1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7岁,自考本科学历,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与朋友相处时,总觉得自己笨,样样不如别人,羡慕别人知识面广,认为别人知道的自己也应该知道。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怕说不好,别人会笑话他,对他的评价低,很不自信。因此内心非常烦恼,也非常着急。为此不断地买书,积极去听各类讲座,但仍觉得没有太大的收获。目前,求助者还面临婚姻问题,认为这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父母早年对他批评多鼓励少。因为家里孩子多,求助者最小,父母无力照顾,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父母给予关注较少。求助者性格内向,自幼很自卑。成年后谨小慎微,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得到上级和同事的认可。

    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是( )。
    A:烦恼
    B:兴趣下降
    C:易激惹
    D:心情紧张

    答案:A,D
    解析:

  • 第18题:

    84岁的赵先生中风后身体行动不便,与社会工作者见面时,他说自己常常感到很烦躁。有一天,赵先生跟社会工作者见面时却突然表现得很平静,并说自己这些日子给别人添了很多麻烦,非常过意不去,表示今后再也用不着麻烦别人了。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赵先生这种反常的表现可能间接表明他()的想法。

    A.想尽快康复
    B.想改变自己对患病的态度
    C.厌世
    D.想换个地方生活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专业遵循的一个基本理念,它指的是()。

    • A、帮助人也帮助自己
    • B、帮助别人使自己得到成长
    • C、帮助别人使他能自助
    • D、帮助别人让他再去帮助其他人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争议)小李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工作者咨询,说自己最近谈了女朋友,很满意,但女朋友嫌他生活散漫,没有上进心,闲暇时间不是和朋友打牌,就是喝酒。有时还上班迟到,提出要和他分手。小李很珍惜这段感情,表示自己很想改,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因而很苦恼。为了增强小李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意愿,社会工作者适宜的提问是()。
    A

    “你的担心到底是什么?”

    B

    “你对改变做好准备了吗?”

    C

    “你觉得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D

    “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求助者表示自己的好朋友得了一等奖学金,自己一方面为他高兴;另一方面又嫉妒他,为此感到十分痛苦。咨询师应该()。
    A

    批判求助者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

    B

    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

    给求助者自由,允许矛盾的感情同时存在

    D

    让求助者向朋友道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84岁的赵先生中风后身体行动不便,与社会工作者见面时,他说自己常常感到很烦躁。有一天,赵先生跟社会工作者见面时却突然表现的很平静,并说自己这些日子给别人添了很多麻烦,非常过意不去,表示今后再也用不着麻烦别人了。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赵先生这种反常的表现可能间接表明他( )的想法。
    A

    想尽快康复

    B

    想改变自已对患病的态度

    C

    厌世

    D

    想换个地方生活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小强今年13岁,正处于青春期,他在学校中总是惹是生非,让家长、老师还有同学头痛不已。社会工作者对小强开展个案工作,通过分析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强的父亲长期酗酒,回家经常打骂母亲;小强平时特别喜欢玩网络游戏,而如今的网络游戏多以暴力为主。了解到上述原因之后,社会工作者联系了小强的父亲,希望他改变酗酒的问题,并且停止打骂小强的母亲;同时,社会工作者和小强沟通交流,帮助小强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的经历,调整自己的人格。请问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 )技巧以及诊断模式。
    A

    人格发展反思性直接治疗

    B

    缘由诊断

    C

    社会诊断

    D

    间接治疗

    E

    心理动态治疗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他打开灯的原因是:(  )。
    A

    天黑了

    B

    以免别人撞到他

    C

    他喜欢亮光

    D

    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看不见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他的原话提到“开灯以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路,就不会把我撞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