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社会福利是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我国形成了政府统管、政府行政部门和()分块负责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6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正在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的社会福利行政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有()。
第7题:
政府和企业各自承担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应尽责任
政府在社会政策实施问责制度中重点强调内部监督
社会政策对象在受助过程中一般是被动接受福利
自上而下政治模式的主导地位受政策对象的影响
第8题:
强调科学发展观
强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合作的模式转变
从政府主导向政府—社会合作的社会福利行政模式发展
社会福利行政的专业化
第9题:
政府和企业各自承担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应尽责任
政府在社会政策实施问责制度中重点强调内部监督
社会政策对象在受助过程中一般是被动接受福利
自上而下政治模式的主导地位受政策对象的影响
第10题:
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以民政部门为主体
政府主导社会运作
社会福利体系行政化
第11题:
平等、权利、参与的理念逐步被社会福利行政人员接纳
社会工作的一些专业工作方法逐步被运用于社会福利行政实践
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逐步被吸纳参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以问题为本、沟通和谐,促进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福利行政人员的共识
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福利行政人员队伍中的数量逐步增加
第12题:
社会主导
民间主导
政府——社会合作
政府——民间合作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随着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社会福利行政的专业化程度日益提升。下列关于社会福利行政专业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18题:
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以民政部门为主体
政府主导社会运作
社会福利体系行政化
第19题:
民间组织
民政部门
群众团体
社会团体
第20题:
社会政策目标对象被动地接受福利
社会政策实施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社会政策执行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模式
社会政策效果评估是行政化的检查和汇报
第21题:
社会政策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社会福利责任由中央政府承担
重视对社会政策的效率与效果的评价
自下而上的政治模式占主导
社会福利责任由各级政府分担
第22题:
20世纪下半叶,中国缺乏真正的民间社会福利组织,社会行政机构体系基本上是单一的政府组织
借助思想政治工作
政府单一推动,依据统一政策,依靠行政体系等官办特点
社会福利格局由原先政府的一元化提供转变为多元化的共同承担
服务开始多样化
第23题: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政策实施
吸收政策对象参与政策效果评估
政府全面主导政策实施过程
政策落实采用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
讲究政策实施的科学程序和专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