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某企业在林浩、张亮两位候选人中民主选举正厂长。在选举的前十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受调查者36%打算选林浩,42%打算选张亮。而在最后的正式选举中,林浩的得票率是52%,他的对手的得票率仅46%。这说明,选举前的民意测验在操作上出现了失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
A.选举前20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林浩的得票率是32%,张亮的得票率是40%
B.在进行民意测验的时候,许多选举者还没拿定主意选谁
C.在选举的前七天,林浩为厂里要回了30万元借款,张亮为厂里争得40万元贷款
D.林浩在竞选中的演说能力比张亮强
第2题:
王浩今年10岁,在王浩的印象中,爸爸妈妈几乎每天都吵架,而且每次都会吵得很凶。3年前爸爸妈妈离婚了,王浩与爸爸一起生活,妈妈再婚后生活在另一个城市。爸爸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得了肺癌,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王浩的性格很古怪,平时与同学在一起玩时,经常会动手打伤同学,因此同学们都不愿和他一起玩,老师在组织班级的集体活动时也总是把他排除在外,担心他会伤害到其他的同学。王浩的爸爸平时工作较忙,没有时间来关心和照顾他,通常是早上将他送到学校后就去上班,王浩放学后由爸爸的助理来接他,然后送到爷爷奶奶家中。因为没有妈妈在身边,爷爷奶奶感觉王浩特别可怜,所以格外宠爱他,什么事情都依着他,使得王浩成了家中的小霸王,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的意,就会大发脾气,家里有很多东西都是王浩在发脾气时摔坏的。
【问题】
1.王浩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如果王浩的爸爸来向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你求助,你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第3题:
陈洪林是一名初三学生,父母离异,他和父亲一起生活,母亲没来看过他。陈洪林性格比较内向,很少说话,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对现在所受的教育非常不满,以至于厌恶上学,最后甚至退学。退学后,他整天待在家里,不和父亲说话。医生认为他患有抑郁症。陈洪林的父亲很担心儿子,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分析案主陈洪林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2.针对案主陈洪林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1.上述案例中,案主陈洪林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陈洪林本身性格内向,很少说话。②陈洪林的父母离异,他和父亲一起生活,但平时与父亲交流很少,母亲也从来没来看过他,导致他得不到健全的父爱母爱,缺乏家庭关爱,变得孤僻、抑郁。③陈洪林患上厌恶学校症可能与其感受到的学习压力有关。学校和社会对学生考试成绩过于重视,让学生感觉压力很大。案例中,尽管陈洪林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他感受到学习压力很大,或者是他在学校感受不到乐趣,从而产生厌恶现在的教育的情绪,进而退学。
2.针对案主陈洪林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为:
(1)对于抑郁症
①对陈洪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建议他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发泄;②与陈洪林的父亲面谈,建议他多给予儿子关怀和爱,多与儿子交流,帮助儿子释放心理压力;③联系陈洪林的母亲,争取他能定时看望孩子,多鼓励儿子,帮助儿子重建自信;④建议陈洪林尽量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和同学交往,多与社会和外界接触。
(2)对于学校恐惧症
①学校老师与家长合作,双方积极鼓励陈洪林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对学校产生兴趣,并加强与同学间的交流,进而逐步克服厌恶感;②建议陈洪林的母亲和老师都淡化对其学习的期望,多给予鼓励,逐步减少其心理压力;③鼓励陈洪林积极发展自己的爱好,鼓励他参加与其爱好有关的学校活动,逐步建立自信,重新融入学校生活。
第4题:
第5题:
“他非常讨厌小浩,不愿意与他玩儿。”这条记录是做了客观描述的记录
第6题:
16岁的林林在小区内被两个认识的“朋友”拦住,要求帮助望风,他们要去盗窃摩托车。一开始林林不同意,但是他们说:“你只管望风,出了事情也不要你负责,不要那么胆小。”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7题:
第8题:
找来与林斌发生纠纷的邻居,对其进行批评
对林斌的问题不做正面回应,防止他情绪波动
劝林斌在缓刑期间少管闲事,好好反省自己
安排林斌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同时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第9题:
多方协同
强调专业方法
注重专业价值
职业助人活动
第10题:
《御制大浩》
《御制大浩续编》
《御制大浩三编》
《御制大浩武臣》
第11题:
第12题:
民主型
支配型
冲突型
专制型
第13题:
林浩的父母带着他在外地打工,父亲在某建筑公司做工人,母亲在家政公司做家政,收入都不高,但却非常忙碌。林浩在当地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读书,因为父母平时较忙,很少关心林浩的生活和学习。林浩与父母的沟通较少,平时不爱讲话,郁郁寡欢,显得比同龄的孩子忧郁。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好,经常与同学打架,上课不注意听讲,回家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偶尔还会逃课。
【问题】
1.在本案例中,林浩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针对林浩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开展工作?
3.请简述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14题:
社会工作者张林服务的社区中,有位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梁宇,自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张林想通过帮助梁宇上就业指导班或者找工作来改变他目前的生活。在未经梁宇同意的情况下,张林开始介入行动,最后发现梁宇并不愿意这么做。社会工作者张林的做法违背了选择介入行动的( )原则。
A.个别化
B.瞄准服务目标
C.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D.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
第18题:
明《大浩》包括()。
第19题:
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服务
发掘矫正对象潜能和参与问题解决
发展特殊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20题:
为林林提供情绪疏导和支持,以帮助他调整心情和建立初步自信
亲自为林林提供课业辅导,尤其是英语课和的辅导
为林林选择新的条件更好的学校
走访林林学样的老师,要求老师为林林提供特殊的帮助
第21题:
多方协同
强调专业方法
注重专业价值
专业助人活动
第22题:
第23题:
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服务
发掘矫正对象潜能和参与问题解决
发展特殊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24题:
由于怕被嘲笑,林林答应帮忙望风。
林林只管望风,没有亲手去偷摩托车,所以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林林只管望风,也没有要卖掉摩托车后的一分钱,所以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林林和其他两个人构成盗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