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李娟,初二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水平。一直以来父母对她管教都非常严厉,但是教育手段十分单一,每每李娟考试成绩不好,父母只会打骂,造成现在李娟对父母敬而远之,内心既脆弱又孤单。最近她认识了没有稳定工作的小张,并逐渐喜欢上他,于是李娟开始逃课跟小张约会,经常不完成作业,有时甚至彻夜不回家。父母对她加强了管束,而李娟却起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打算和小张到另外一个城市一起生活。父母对此很无奈,只能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针对李娟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有( )。
A.批评李娟的想法和做法
B.与李娟的父母沟通,建议他们改变教育方式,同时倾听李娟的内心想法
C.与李娟的男友交流,建议其男友劝说李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D.对李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明白现阶段对于她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
E.与李娟的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使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跟李娟交流、沟通,使李娟感到集体的温暖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王强(男)与刘芳(女)经人介绍相识,于1996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尚好,生有一女取名王小娟,现年11周岁。2004年夏天,王强与单位女同事张英的婚外恋情被刘芳发现,后来刘芳屡次去王强单位找张英理论,王强因此受到单位领导的批评教育。2006年12月,王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刘芳离婚,刘芳虑及女儿年幼,且双方婚姻基础较好,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坚决不同意离婚。据此,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但此后双方关系并未改善,经常争吵不休。2008年7月起,王强住到其姐姐处,不再回家,每月工资也不再交给刘芳,刘芳母女勉强靠刘芳一人工资收入维持生活。 2009年5月,王强再次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刘芳提出,夫妻关系恶化是第三者张英勾引所致,只要排除张英干扰,双方有和好可能,故不能同意离婚。经法院多次调解,双方仍各执己见。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刘芳目前所住房屋系王强父母在婚前为其购买的商品房。王强提出:离婚后刘芳应搬出该房;女儿王小娟由他抚养。但刘芳不同意王强提出的两项主张,坚决要求与女儿共同生活。对上述问题,双方无法达成协议。 在夫妻分居期间,王强曾向他人借债5万元,资助他的胞弟王刚做生意;刘芳向其朋友借债2万元,用于女儿生病住院费用,以上经查证属实。 试就本案情节,依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 如判决双方离婚,王小娟由何方抚养为宜?为什么?
第5题:
小娟17岁,与两班同学阿伟谈恋爱,并发生了性关系,小娟发现自己怀孕后偷偷打掉了孩子。由于这件事,小退路似乎变了一个人,情绪敏感易波动,老师、家长和同学都对她的变化感到奇怪。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小娟拟订了一份辅导方案,其中属于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方法是()。
第6题:
小娟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
小娟对他人的知觉和评价
家人对小娟的知觉和评价
周围人对小娟的知觉和评价
小娟对自己所处物理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第7题:
分类诊断
心理动态诊断
缘由诊断
非理性信念诊断
第8题:
批评李娟的想法和做法
与李娟的父母沟通,建议他们改变教育方式,同时倾听李娟的内心想法
与李娟的同学交流,建议其劝说李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对李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明白现阶段对于她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
与李娟的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使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跟李娟交流、沟通,使李娟感到集体的温暖
第9题:
买伞
回自己家
送王娟回家
找王娟的父母
第10题:
第11题:
联系人
治疗者
使能者
教育者
第12题:
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劝说小娟不要声张
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王菲的《流年》,大家耳熟能详。请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
第17题:
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第18题:
单娟
海岩
米莱
钱小样
第19题:
王娟冻得直发抖
李老师感到很热
王娟感到很温暖
李老师的手很热
第20题:
与阿伟进行约谈
建议小娟的同学多关心小娟
将小娟介绍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缓解其压力
安排小退路参加有类似经历的女生小组
第21题:
小娟母女面临的问题
小娟与女儿的互动方式
小娟可用的社会资源
小娟家庭的生命周期
小娟失败的婚姻经历
第22题:
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开展治疗,改善小娟的情绪问题
向小娟所在社区的司法所工作人员报告小娟目前情况
送小娟到丈夫工作地,由其丈夫照顾
转介给社区精神科医生,由医生做出评估
第23题:
爸爸出差去了
外面下雨了,很冷
没人来接自己回家
雨伞被妈妈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