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
A工具性攻击行为
B敌意性攻击行为
C言语性攻击行为
D生理性攻击行为
第4题:
以下关于暴力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攻击性行为又叫()。
第6题:
下列属于社会心理学家对攻击行为的观点的是()。
第7题:
暴力行为、侵犯或攻击行为等属于人类行为中的()类型。
第8题:
侵犯人身权,需要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行为包括()。
第9题:
利己行为
反社会行为
偏差行为
违法行为
第10题:
精神活性物质中毒以及戒断时都可出现暴力攻击行为
苯环利定可导致定向障碍、激越和谵妄构成的急性综合征,出现冲动暴力行为
物质依赖患者的冲动和暴力行为常常发生在渴求得到药物或毒品遭到拒绝时
乙醇依赖患者突然戒酒后,由于易激惹或谵妄而易发生冲动和暴力行为
安非他明可以引起被害妄想或伴易激惹的欣快感而出现激越行为,但无明显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第11题:
工具性攻击行为
敌意性攻击行为
言语性攻击行为
生理性攻击行为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侵犯人身权,需要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行为包括()。
第16题:
以下关于暴力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这个侵犯行为一定会直接指向挫折源。
第18题:
下面()属于主动类型的黑客攻击行为。
第19题:
以下对侵犯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攻击是暴力行为最通常的表现形式,暴力是攻击行为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攻击行为等同于暴力行为
实施暴力是攻击行为的目的
暴力行为与攻击行为相伴而生,在外在的暴力行为之后,隐藏着攻击的动力和用途
第21题:
暴力行为
侵犯行为
利己行为
不良行为
第22题:
人类基于生物的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
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以上说法都正确
第23题:
中枢5-HT功能低下与暴力行为具有相关性
暴力罪犯者多具有典型的负向性格,如固执、敏感多疑,暗示性强、易激惹等
挫折一定会导致攻击行为
班杜拉认为暴力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