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某市儿童医院的康复部,每天都会有很多母亲陪同残疾的孩子前来接受康复治疗,但她们大多对孩子的未来持忧虑态度,当孩子在训练时往往凑在一起诉苦。假如你是该医院康复部的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准备针对这些母亲的情况,开展一个支持性的小组活动。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2.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1.上述案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建立支持性小组,引导这些孩子的母亲分享彼此的感受,帮助她们疏导压力,宣泄情绪,在小组中获得情感与心理的支持;
(2)设计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根据残疾儿童的能力,帮助孩子发展社交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家长们的沟通;
(3)组织一两次户外活动,让家长参与设计,发展她们的潜能与自主性;
(4)与组员探讨小组今后的走向,鼓励家长们形成互助小组,平时加强联络;
(5)适时结案,帮助家长们维系与发展自愿的小组互助活动,并做好跟进工作。
2.针对残疾儿童的母亲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
(1)注意价值观导致的反移情,避免伤害残疾儿童及其家长;
(2)注意文化差异与特定技能的学习,如学习手语,与聋哑儿童交流沟通;
(3)体察自己的工作状态,避免出现职业倦怠。
第4题:
第5题:
有家庭不幸、寄人篱下、受父母虐待等类似童年创伤的人比童年愉快者离婚率()。
第6题:
若孩子是通过捐胚发育而来的,()是正确的。
第7题:
如果未来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确实想要这个孩子的话,那么孩子出生后肯定不会受虐待。以下()项如果成立则以上结论才会为真。
第8题:
一个刚出生18天的孩子,在母亲的背篓里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她写了《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报告文学集,她是谁?她的父母亲是谁?
第9题:
高尔基,无产阶级伟大作家。主要作品为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
第10题:
把单身母亲视为可怜的弱者
单亲母亲的问题是单亲母亲个人的问题
单身母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单亲家庭是导致孩子问题的根源
第11题:
开展单亲母亲成长小组
开展单亲家庭亲子沟通小组
从微观层面对单亲母亲及孩子进行个案辅导
从宏观层面政府给与相关的政策支持
从中观层面采用社区工作及学校社工工作方法改善单亲母亲及孩子的生存环境
第12题:
精神分析理论
存在主义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近年来,某社区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单身母亲也越来越多。这些单身母亲在教育子女时总感觉力不从心,遇到问题无人商量,不知如何应对孩子不断成长中的一些问题。
[问题]
假如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你针对这些单身母亲的需求,设计一份服务方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该社区的单身母亲缺乏亲子沟通、亲子教育方面的技巧,在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时感到力不从心,急需提升此方面的能力。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提升单身母亲的亲子沟通能力和亲子教育技巧,增进亲子关系。
②方案实施策略
a.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游戏,如“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宝”、“我爱我家”等,加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增进母亲对子女的认同;b.邀请专家开展亲子沟通、亲子教育方面的讲座,提升单身母亲的教育理念;c.组织单身母亲小组开展座谈会,倾诉困惑,分享成功,相互取长补短;d.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协助单身母亲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③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提供服务、调动社会资源、监督服务执行进度等。
④方案评估。通过现场访谈、家庭回访等方法评估单身母亲对服务的满意度、单身母亲的子女对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方案执行情况。
第16题:
第17题:
孩子从父母身上传承的遗传基因来自于:()。
第18题:
在处理一个母亲虐待孩子的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孩子的母亲在童年也被父母虐待。根据(),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探索母亲童年成长的情况。
第19题:
在处理一个母亲虐待孩子的个案中,社工发现孩子的母亲在童年也被父母虐待,根据(),社工应该深入探索母亲童年成长的情况。
第20题:
全球眼宝宝在线业务是指()。
第21题:
母亲做法履行了对孩子的监护职责
母亲的监护人身份应依法被撤销
母亲做法侵犯了孩子人格尊严
母亲没有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第22题:
认识行为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系统生态理论
第23题:
放弃代表母亲并未对孩子提出价值条件
父母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母亲的放弃也使孩子放弃了自我的成长
无条件即不去插手孩子价值观的形成
关爱的缺失会造成淘气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