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颁布的《全国示范城区标准》规定,每个街道都要建有一个l 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服务中心,同时也规定了社区中心应配备的服务项目。当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不符合规定时,就存在( )。
A.比较性需要
B.规范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第1题:
社会工作者李某在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该中心共有面积800平方米,中心内服务项目基本没有开展。社会工作者李某在进行社区需求分析的时候,对比了民政部《全国示范城区标准》,并结合英国学者赖德肖关于需求的分类,认为该社区存在( )。
A.规范性需要
B.感觉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比较性需要
E.客观性需要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1996年,民政部颁布了《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在全国开展了创建示范城区的活动。
A对
B错
第5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每3-10万居民或每个街道至少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6题:
1998年,民政部命名了46个“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厦门市思明区榜上有名。
第7题:
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的规定,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应建有综合服务设施,其面积不低于每百户()平方米的标准。
第8题:
民政部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要从()抓起。
第9题:
第10题:
规范性需要
感觉性需要
表达性需要
比较性需要
第11题:
规范性需要
感觉性需要
比较性需要
物质性需要
第12题:
1个
2个
3个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998年,民政部命名了46个“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厦门市思明区榜上有名。
A对
B错
第16题: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A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
B1993年14部委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
C1995年民政部颁发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D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
第17题: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第18题:
()年民政部颁布了《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第19题:
民政部颁布的《全国示范城区标准》中规定,每个街道都要建有一个1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服务中心,某社区的服务设施不符合这一规定,这属于()需要。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
1993年14部委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
1995年民政部颁发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
第23题:
示范楼院;
示范社区;
示范街道;
示范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