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伯伯最近因与子女关系紧张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小何,而最近小何与自己的母亲也有矛盾,因此她在与申伯伯的会谈中经常走神,想自己家里的事情,同时又极力想帮助申伯伯改变现状。这说明小何出现了( )现象。
A.移情
B.反移情
C.心理压力
D.专业冲突
第1题:
老年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对象老杨面临的问题来自子女关系方面,而小王自己最近也与父母产生了矛盾,因此在与老杨会谈时常常走神,想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 )现象。
A.移情
B.反移情
C.专业冲突
D.心理压力
E.情绪枯竭
第2题:
何某与其妻子是高中同学,一直以来感情都不错,但是最近何某发生婚外情,导致与妻子关系紧张,他感到很烦恼,前来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交谈中,何某一直强调婚外情是对婚姻生活的补充,觉得妻子的反应过于激烈,与社会现实不符。对何某的这种看法,社会工作者最恰当的做法是( )。
A.接受何某的看法
B.对何某的看法不发表意见
C.不同意但表示理解何某的烦恼
D.说服何某接受主流价值观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小丽今年18岁,生活在单亲家庭,她不喜欢母亲整日唠唠叨叨,事无巨细什么都管,特别反感母亲经常偷看她的手机和上网聊天的记录。母女俩常常因此而争吵,有时候陷入冷战。小丽的母亲很无奈,求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与小丽面谈中,引导小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母亲对她的管束行为,慢慢地使小丽意识到母亲的爱,改变了小丽以往消极对抗的态度。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专业技巧是()
第8题:
知情同意
尊重
自我决定
接纳
第9题:
精神分析
存在主义
社会学习
家庭治疗
第10题:
增进母子间的沟通
协助小南父母调整夫妻角色
协助小南母亲接纳子女自立的需要
增进婆媳间的相互理解
第11题:
保险公司不赔,因为小何与朋友合伙购车
保险公司赔付,因为小何负责驾驶经营,有可保利益
保险公司不赔,因为小何已死亡
保险公司赔付,保险金给小何的朋友
第12题:
自由联想
行为训练
改变认知
改变环境
第13题:
何旋今年10岁,爸爸在她6岁时就出国进修学习,因此何旋一直与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对她百般疼爱,从来都不让她自己一个人睡。爸爸回国后,何旋依然不肯自己单独睡,妈妈也依从了何旋。爸爸看着妈妈如此溺爱女儿,感到不可思议,非常看不惯,因此夫妻俩经常发生冲突和争吵,何旋对此也感到恐慌和忧虑。不久前,父母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何旋患了抑郁症,父母从此停止了争吵,并带何旋到多家医院就医,但病情不见好转。在无奈之下,何旋的父母向社会工作者张灵求助。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何旋的病情与( )无关。
A.母亲的过度保护和溺爱
B.父母与孩子的界限不清
C.何旋在学校不能被老师和同学关注
D.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与父亲感情的疏离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小敏认为老公负责养家,照顾孩子是自己的责任。每当宝宝稍有不适,小敏就紧张,加上产后身体不适和睡眠不足,心情烦躁,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接案后,开展的干预活动中体现了“妇女为本”理念的有()。
第19题:
申伯伯最近因与子女关系紧张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小何,而最近小何与自己的母亲也有矛盾,因此她在与申伯伯的会谈中经常走神,想自己家里的事情,同时又极力想帮助申伯伯改变现状。这说明小何出现了()现象。
第20题:
精神分析
存在主义
社会学习
家庭治疗
第21题:
移情
反移情
专业冲突
心理压力
第22题:
知情同意
尊重
自我决定
接纳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