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社会工作者王欣在为矫正对象服务时,不将服务对象看做是有问题的一群人,而是相信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发展的空问。这符合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中的( )。
A.认知理论
B.优势视角
C.标签理论
D.“社会一心理”视角
第1题:
A、确定矫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B、把握矫正项目的实施过程,考察矫正项目实施效果
C、提高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升服务品质
D、寻求矫正工作的未来方向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社工小刘面对矫正对象时,积极发掘他们的潜能,不将他们看做是有问题的一群人,不给他们“贴标签”,相信每位案主都有发展的空间。这符合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中的()。
第7题:
社会工作者小然在面对矫正对象时,积极发掘他们的潜能,不将服务对外看做是有问题的一群人,不给他们“贴标签”,相信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发展的空间,这符合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中的()。
第8题:
王波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正在为服务对象制订服务计划,那么她的服务计划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第9题:
标签视角
问题视角
社会心理视角
优势视角
第10题:
服务对象是否再次入狱
服务对象是否受到认可
服务对象的资产总额
服务对象是否重建社会功能
第11题:
他人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专业人士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第12题:
他人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专业人士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第13题:
徐强从事矫正社会工作多年,这些年来,他发现很多矫正对象刚开始都比较抵触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于是他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技巧。在接受服务对象前,徐强都要自己阅读相关档案资料,在见面时不急于照本宣科地进行查问,而是根据服务对象当时的情境去关怀他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温暖,逐步打破心理防线,让服务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讲述自己的很多犯罪的经历。这说明,在个案管理运作中,社会工作者应注意( )。
A.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B.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C.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D.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弱和刷刚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服务对象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院作参考,这是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的主要工作职责。
第19题:
社会工作者刘力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与了解,撰写了一份有关服务对象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院作参与。这是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的主要工作职责。
第20题:
在界定服务对象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是()。
第21题:
标签视角
问题视角
优势视角
社会-心理视角
第22题:
服务对象是否再次入狱
服务对象是否受到认可
服务对象的资产总额
服务对象是否重建社会功能
第23题:
目的及目标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确定服务期限
介入方法和介入行动
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