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刘某与妻子感情不合,妻子带儿子另住别处。刘某投保管道煤气险,刘某为被保险人,指定其妹妹为受益人。后刘某不幸煤气中毒身亡,其妹也早在半年前病故,刘某未再指定其他人为受益人。则关于保险金的归属问题以下( )正确。
A.由于刘某指定妹妹为受益人,因此刘某妹妹的继承人可以取得保险金
B.由于刘某已与其妻子分居,因此刘某的儿子可以取得保险金,其妻不能
C.刘某的继承人可以取得保险金,因此其妻子、儿子都可以取得保险金
D.刘某的妻子、儿子以及刘某妹妹的继承人都可以取得保险金
第2题:
2012年,刘某与其妻陈某经法院判决离婚,其子随男方刘某生活。2013年刘某为其母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并经其母同意指定自己为受益人。一日,刘某与其母外出旅游遭遇车祸,其母当场死亡,刘某亦受重伤,住院两天后死亡。对于人寿保险金处理,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因已无受益人,应归国家所有
B.应当支付给刘某的儿子
C.应当支付给刘某的前妻陈某和儿子
D.因已无受益人,应归保险公司所有
第3题:
第4题:
刘某有个儿子小刘,刘某离婚后带着儿子和方某结婚。则小刘是方某的?()
第5题:
刘某,男, 68 岁,和老伴同住,主要靠平时做些小买卖和低保来维持生活,有一个已成家的儿子。一天,刘某开车载老伴去超市购物的途中意外遭遇一场交通事故,老伴当场死亡,刘某大腿骨折,多处擦伤。老伴的去世使刘某的精神几近崩溃,脾气变得非常暴躁,这使得本已患有糖尿病的他更加消瘦,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与外人交流,且时常自言自语“如果我不带着她去超市,就不会遭遇车祸,她也就不会死,还不如自己也死了算了”。儿子非常担心父亲,和妻子多次商量后将父亲接来与自己同住。刘某之前与儿媳有矛盾,同住后矛盾更加严重,因此儿媳在对其照顾上也不够用心,甚至出现打骂的现象,儿子夹在中间很为难,家庭成员每天都是在吵闹声中度过,这严重影响了正在准备中考的贝贝(孙子),贝贝近来成绩很不稳定。刘某一直向邻居李某(一名刚退休女职工,中年丧偶,无儿无女)抱怨自己儿媳对自己如何不好,并倾诉其因老伴去世所产生的愧疚与焦虑,李某也时常安慰刘某。久而久之,刘李二人想在一起生活。于是刘某向儿子、儿媳表明了自己想重组家庭的想法,想找个人来照顾自己,自己现在存的钱加上李某的退休工资足够二人养老,并保证不会麻烦他们,但是遭到了儿子、儿媳的强烈反对,接下来的日子家里的争吵更加频繁,儿子很是无奈。经人介绍,刘某的儿子来到所在社区的“守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接待他的是社会工作者李颖。请结合以上案例界定刘某的需要。
第6题: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了刘某的死亡,下列选项中谁有权要求赔偿?()
第7题:
刘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经成家,妻子和父母都已去世。大儿子生活较好,但不孝敬,女儿离刘某较远不便照料刘某,刘某一直与二儿子一起生活。刘某去世后,其遗产6万元应当怎样分割?()
第8题:
刘某系某市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妻子陆某嗜赌成性,经常欠下赌债,几次尝试戒赌均未成功,其子刘某某在家待业,整日外出喝酒。由于陆某与刘某某的恶习,刘某决定控制他们的开销,减少给他们的生活费。陆某难耐戒赌痛苦遂决定利用刘某的地位获得经济收入,由于经常有求刘某办事的人登门拜访,陆某总是趁刘某不在家中时,与这些人"洽谈"。对所求之事,陆某都一一允诺,陆某根据所办之事难易开出不同条件。对请托人所求之事,陆某没有直接找刘某办理,而是找到刘某的下属,并利用刘某的地位威逼利诱让其办事,到案发前收受财物共计300万元。刘某某由于生活费锐减,只能自谋出路,他同样利用刘某的地位获得收入。于是刘某某到处宣扬自己是市长儿子,要办事找他,他一定能够办好。来求办事的人也不少,截至案发时刘某某因此获得财物共计80万元,但是刘某某从来没打算为请托人办事,只是想打着父亲幌子获得财物而已。刘某得知陆某和刘某某行为后,命令他俩去自首,交待犯罪事实并积极退赃。刘某、陆某和刘某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并说明理由。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刘某早年丧偶,退休后开了个商店,其子刘立因吸毒经常到店里拿钱,父亲不给即抢,并多次打伤其父。一次刘立因犯毒瘾又来抢钱,刘某没给,刘立拿刀就砍,刘某当场死亡。二儿子刘钊恰巧看见父亲惨死,当即将刘立打死,并因此被判刑l2年。大儿子刘建在办理父亲的丧事时,无意中发现父亲的遗嘱,写明由三个儿子平分他的遗产。于是刘建偷偷改了遗嘱,增加了1万元应继承份额。对于此案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刘建仍享有继承权
B.刘钊也享有继承权
C.刘立有故意杀害刘某的行为,因此丧失继承权
D.刘建、刘钊和刘立应当等额继承刘某的遗产
第14题:
1970年刘某(男)与李某结婚,婚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刘杰,女儿叫刘梅。1995年刘杰和刘梅先后结婚,婚后各育一子,刘杰的儿子叫刘涛,刘梅的儿子叫王林。1997年刘梅因意外死亡。1999年刘某因病去世,死前留有遗嘱,将2万元的遗产留给王林。经查,刘某夫妇共同共有的财产是10万元,无其他个人财产。刘某死后,他的亲属为遗产的分割发生了纠纷,起诉至人民法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李某可以获得遗产一共5万元 (2)王林可以代位继承其母的遗产份额1万元 (3)刘杰可以
A.(1)(2)(4)
B.(2)(3)(4)
C.(1)(2)(3)
D.(1)(3)(4)
第15题:
2 00 8年,黄某与妻子离婚,夫妻俩谁也不愿放弃儿子黄凯的抚养权,最后法院将读小学的儿子判给了黄某。黄某与前妻非常宠爱儿子,离婚后,他们经常在校门口争着接儿子放学回家,以致黄凯和小伙伴玩耍的机会都没有,而黄某和前妻谁接不到儿子都很失落。最近两年,黄凯的一个生日要隆重过两次。起初,黄凯还经常主动安慰失落的父亲、母亲,后来他渐渐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父爱、母爱,开始厌恶他们,并进行报复。他常常想方设法逃离父母的关心,有时在半夜偷偷离家出走,被追回后整日把自己锁在屋里,不吃不喝,一个人发呆。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黄凯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面对黄凯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用哪些介入策略?
1.上述案例中,案主黄凯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家庭关系问题。黄凯的父母已经离婚,但他们对儿子非常溺爱,都要争取儿子的抚养权;即使离婚后,也抢着接儿子放学回家;儿子的生日都要隆重过两次。这种过分溺爱使原本就不完整的家庭关系变得不正常,黄凯也渐渐觉得承受不起这样的溺爱,导致黄凯产生逆反心理。②社会关系问题。黄凯是个小学生,正处在娱乐需求很强的阶段,而其父母在校门口争着接他回家,导致他失去了同小伙伴玩耍的机会,缺少同龄朋友。③情感问题。黄凯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被父母的过分关心剥夺,使其产生了逆反厌恶心理,他对父母的行为逐渐厌恶,并进行报复。为了惩罚父母,他半夜偷偷离家出走,被追回后仍然气愤不平,整日把自己锁在屋里,不吃不喝,一个人发呆。
2.面对黄凯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用的介入策略内容如下:
(1)与黄凯进行沟通
社会工作者需要主动接触黄凯,与其建立信任关系,对黄凯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向黄凯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引导黄凯说出他对父母的意见和想法,舒缓其压抑已久的逆反和厌恶情绪。
(2)与黄凯父母进行沟通
①社会工作者需要分别与黄凯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让其了解黄凯的困境和想法,认识到先前的做法不利于黄凯的顺利成长;②协助黄凯父母进行面对面沟通,进行换位思考,一起制定探望儿子的合适方法以及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与技巧。③鼓励黄凯与小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黄凯自身有强烈的交朋友的欲望,只是其父母的行为妨碍了他与小伙伴的玩耍,失去了与同辈群体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机会。社会工作者需要鼓励黄凯积极参与学校及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小伙伴快乐交往,使其内心产生快乐感和归属感。
第16题:
刘某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后,他又收养了一个儿子。后来,刘某因病去世,留下了3套房子和15万的遗产,但没有立遗嘱。依据法律规定,刘某的遗产应该由()
第17题:
家长刘某在当地很有影响,家教严格,在邻里之间颇受尊重。可有一天,邻居跑来告状,说刘的儿子怂恿他儿子偷家里的钱一起去歌厅玩了,刘某生气的把儿子叫出来对质,儿子也是个爱面子的人,当着许多人的面,一直低着头不肯承认,可是刘某硬逼着儿子说清楚,还当着邻居的面打了儿子一耳光。儿子委屈极了,一气之下就从楼上窗户跳了下去,等刘某反应过来,儿子已经奄奄一息了……请分析,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第18题:
刘某生前住重庆市江北区,在该区有1幢100平方米的房屋,共4间,刘某有二子一女:大儿子、二儿子系其后夫和后夫前妻所生,女儿系刘某与前夫所生。刘某一直和大儿子共同生活,二儿子和女儿均在外市工作。刘某虽然和大儿子住在一起,但大儿子对她不孝敬,所以刘某生前暗地立下遗嘱交给其女儿,写明其死后房屋由女儿一人继承。在刘某死后,大儿子没有通知其弟、妹回重庆料理后事。他认为其母生前一直由自己赡养,房子应由他一人继承。但又怕弟、妹与其相争,遂在办完丧事后将该房以5000元的低价卖给张三,并已办好过户手续。二儿子知道后,即从外市赶回重庆,向江北区人民法院起诉,要与其兄共同继承母亲遗产,平分房屋。法院立案后,刘某女儿闻讯亦从外市赶回重庆,向江北区人民法院递交了其母的亲笔遗嘱,并请求法院按遗嘱判决自己继承全部房屋。问:刘某的大儿子、二儿子、女儿以及张三的诉讼地位如何?为什么?
第19题:
刘某9岁的儿子刘甲将单某7岁的儿子单甲打伤,受害方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刘某、刘甲、单某、单甲各是何种诉讼地位?()
第20题:
亲生儿子
继子
养子
私生子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