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老年人社区照顾方案的设计需要有明确的介入目的、介入对象、介入内容、预期介入效果、()等。
第5题:
()是指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6题:
以下论述中,不属于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的是()。
第7题:
个人
家庭
小组
社区
宏观社会系统
第8题:
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
基线测量评估
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第9题:
综合介入
直接介入
客观介入
间接介入
第10题:
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
基线测量评估
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第11题:
基本路线测量
对服务对象的最低需求进行测量,即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需要达到的最基本标准
对服务对象发展的基本路线(包括感情、行为、以及周围系统的评价等)进行测量
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
第12题:
利用已有研究资料
利用政策法规资料
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利用服务对象档案进行评估
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对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时,社会工作者应采用的介入活动是()。
第16题:
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服务对象,属于介入行动中的()介入。
第17题:
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以下属于社会工作评估收集资料的途径的是()。
第18题:
基线评估法的操作程序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第19题:
对服务对象表现及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和技巧进行评估
了解服务对象的改变进展,适时修正介入方案,改善工作技巧
评估是什么因素导致服务对象的改变,探索服务对象转变的内在动力及其来源
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
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
第20题:
综合介入
直接介入
客观介入
主观介入
间接介入
第21题:
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
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看法与意见
观察社工机构的变化
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第22题:
预估
基线测量
数据测量
任务测量
第23题:
直接介入
间接介入
综合介入
临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