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案例:
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你发现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急需社会工作的介入。这一群体由于家庭贫困,或多或少地给他们的精神、心理、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部分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针对这一群体,你打算利用小组工作的形式为他们开展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以帮助他们鼓起走出贫困的勇气,并相信自身的能力。
问题:
请以小组活动为例,书写本节活动的小组计划书。
本题无标准答案,小组计划书内容完整、活动设计合理、符合整个小组活动进程即可。举例如下:
【提示】本题考点是学校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方法的组织与运用,小组活动的设计要结合案主的问题和需要,要与服务目标一致。结合《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小组工作方法的小组计划书部分进行设计。
第4题:
第5题:
小鹏,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经常上课不集中精力,也和其他同学委疏离。一次,小鹏的班主任王老师发现他的身上有被打的外伤,又有一次在学校门口看到来送小鹏上学的爸爸在打他。于是老师请来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小李约见了小鹏的爸爸,进行了初次的会谈。这时小李的工作还处于()阶段。
第6题:
某中学的社工小李在督导指导下开展了学生小组辅导活动。小李下列做法中,体现“学生为主、社会工作者推动”思路的是()。
第7题:
开始阶段
结束阶段
中期转折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第8题:
开展厌学学生的情绪疏导小组
协助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
开展临近毕业学生的就业辅导
推动设立学校开放日
开展住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第9题:
第10题:
朋辈群体
学校
家庭系统
社区
第11题:
发展模式
治疗模式
互动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
第12题:
通过向老人介绍小组目标和内容,消除老人心理顾虑
设计有趣易记的小组名称,以引发老人对小组的关注
向性格矜持的老人进行个别介绍,让其感到小组有趣
向老人子女介绍小组计划,让他们鼓励老人参与小组中
在小组中与老人忆唱老歌,激发老人参加小组的兴趣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某中学位于城乡结合部,该学校有部分农民工子女在读,他们分布在不同的班级。这些学生对于自己来自农村和父母在城市打工的身份比较敏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而他们很少和城里的学生交往。由于教学方式、生活环境的差异,也导致他们在学习上遇到较大困难。学校社会工作者了解后,准备开始介入。假如你是学校的社会工作者,针对这批特殊的群体开展服务,应该怎么介入?
第17题:
社会工作者小李计划为社区独居老人开展小组活动,目的是提高独居老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进他们的相互交流。小李最宜采用的小组工作模式是()。
第18题:
心理教育小组
家庭治疗小组
家庭支持小组
家庭互助小组
第19题:
组织破冰活动
联系企业为学校捐赠物资
组织在校志愿者为学校举办趣味运动会
呼吁教育部门在学校设立社会工作岗位
第20题:
让学生讨论并建立辅导目标
更多地向学生讲解做人的道理
社工在小组辅导讨论中成为讨论中心
采取评比排名方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
第21题:
向小李传授应对压力的技巧
动员志愿者为小李提供感情慰藉服务
启发小李察觉到当前压力来自环境而非个人
引导小李认识到应对压力的经历对人生具有积极意义
第22题:
预估阶段
计划阶段
接案阶段
评估阶段
第23题:
向小李传授应对压力的技巧
动员志愿者为小李提供感情慰藉服务
启发小李察觉到当前压力来自环境而非个人
引导小李认识到应对压力的经历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