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问题导向
B、促使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C、矫正对象参与矫正过程
D、平等尊重
第2题:
以“三岁看到老”等观念看待矫正对象,是违背了矫正社会工作中的( )原则。
A.接纳
B.可塑性
C.个别化
D.案主自决
E.非批判
第3题:
第4题:
社会上有许多人用“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观念来看待犯罪者,这跟矫正社会工作关于人的()性的信念相悖。
第5题:
以“三岁看到老”等观念看待矫正对象,是违背了矫正社会工作中的()原则
第6题: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体现的人格特征是()。
第7题:
职员看待社会的方法是:()。
第8题: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统摄意义的价值理念是()。
第9题:
法治观念
效率观念
服务价值
协调理念
第10题:
稳定性
人道性
可塑性
积极性
第11题:
接纳
可塑性
个别化
监督
第12题:
法治观念
效率观念
服务价值
协调理念
第13题:
社区矫正工作的工作主体是专职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该如何正确对待社区中的热心人士?( )
A.矫正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不能由非专业人士来承担
B.热心的非专业人士会降低矫正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C.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D.只要有心,都应该接受热心人士参与到矫正社会工作中来
E.只能挑选具有与被矫正者具有相似经历的热心人士参与到矫正工作中来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社会上有许多人用“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三岁看到老”等观念来看待犯罪者,这跟社会工作中关于人的()信念相背。
第17题:
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包括()。
第18题: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包括企业哲学理念、经营观念、企业目标等,强调追求下列哪些选项()
第19题: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是()很难变化。
第20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统摄意义的价值理念是()。
第21题:
人罪分离
社会观念
以人为本
人格平等、与人为善
第22题:
稳定
人道
可塑
积极
发展
第23题:
接纳
可塑性
个别化
案主自决
非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