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小燕首先帮助小组中的成员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问题;其次帮助小组中的成员树立新的观念和新的视野;再次小燕开展干预服务,降低组员的问题行为特征,从而达到改变组员自我的目的。小燕开展的是()类型的小组。
第6题:
在开展青少年习惯养成的专业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除了开展行为治疗、规范教育外,培养青少年的(),也是重要的服务内容。
第7题:
某社区属老旧小区,社区居民中下岗工人多,经济收入低,社区内青少年初中毕业辍学在家或读职业中专的比较多,他们经常出没网吧或游戏厅。社会工作者走访了几个青少年家庭,发现亲子冲突较多,不少家庭担心孩子学历低,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也可能会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带坏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这一现状,社会工作者适合开展的服务有()。
第8题:
现实我
理想我
客观我
主观我
未来我
第9题:
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改变偏差扭曲的心理结构
了解合法公民应具有的素养
为自己行为负起完全的责任
第10题:
支持小组
教育小组
成长小组
学习小组
第11题:
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协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提高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引导青少年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某社会工作者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开展了各类个案及小组服务,在服务中该社会工作者发现很多网络成瘾的孩子家长都面临着如何管教子女、如何克服自己的焦躁情绪、如何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等共同难题。该社会工作者及时把这些家长组织起来并成立的工作小组属于()。
第18题:
社会工作者小刘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长开展小组服务。在小组过程中,小刘引导和协助家长表达自己面对孩子网络成瘾时的情绪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经验。小刘的做法体现了()的特点。
第19题:
开展改善亲子关系的教育活动
组织提升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交友小组
开展提升青少年职业意识和技能的职业交流
组织减少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小组
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网络
第20题: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约束能力
自我反思能力
第21题:
任务小组
自助小组
焦点小组
教育小组
第22题:
培养青少年的行为决策能力
协助青少年有效地自我约定
协助青少年对自我行为进行评价
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力
培养青少年对自我行为负责的态度
第23题:
娱乐小组
教育小组
服务小组
自助小组
交朋友小组
第24题:
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接触联系
关注普通青少年向有不良行为青少年转化的边界,避免青少年受外界不良行为影响产生不正常的社会化倾向
为青少年提供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
协助青少年开展自我探索
构建和睦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