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谢某与赵某于2004年结婚,2005年谢某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款20万元购买商品房一套,夫妻共同居住。2008年,谢某与赵某协议离婚,家具电器归谢某所有,房产归赵某所有。谢某向朋友所借的钱在离婚时应如何处理?( )
A.由谢某偿还
B.由赵某偿还
C.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D.主要由谢某偿还,赵某承担连带责任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刘某夫妻与杨某是大学同学,关系甚密。后来刘某与杨某在生意中发生纠纷,刘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杨某给付货款4000元。法院受理后依法开庭审理,在审理中杨某提出刘某的妻子曾向其借款5(100元,至今未还,要求刘某夫妻用货款抵债并偿还其余1000元。法院对此应如何处理()
第6题:
刘某为现役军人,刘某的妻子与其丈夫感情不和提出离婚,刘某表示不同意,则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第7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集体的鱼塘投放农药,致两万余尾活鱼死亡谢某的行为构成()
第8题:
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故意伤害的是()。
第9题:
下列关于犯罪认定,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贩卖毒品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
强迫他人吸毒罪
欺骗他人吸毒罪
第13题:
刘某欠赌债不还,钱某邀朋友林某、涂某一起将刘某骗到一空房内捆绑起来吊在房梁上,用竹板抽打,逼其还钱。两天后,刘某被闻讯赶来的公安人员解救。经法医鉴定,刘某为轻微伤。对钱某等三人的行为应当( )。
A.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B.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
D.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2005年5月,刘某与赵某登记结婚。婚前,刘某花费50万元购置房产一套,婚后两人共同居住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装修费6万元。2006年12月,夫妻二人以丈夫刘某的名义投资设立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一直由刘某经营。2008年10月,由于企业经营缺少资金,刘某以自己的名义向其朋友王某借款10万元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妻子赵某是一位作家,婚后得稿酬2万元。刘某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与企业员工李某产生感情,并与之同居。赵某发现这个情况后,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如果赵某要求离婚,而刘某不同意,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第17题:
谢某、刘某因小孩矛盾发生纠纷,进而大打出手,民警小王、老田接到报警到达现场时,谢某正用菜刀砍刘某,刘某到处躲闪。此时,()。
第18题:
刘某得知谢某身体不适,便用掺有海洛因的香烟骗谢某吸食,称其有强身健体功效。谢某因长期吸食不知不觉染上毒瘾,不得不向刘某购买毒品。刘某以此还导致王某、张某等数十人吸毒上瘾,并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刘某的行为构成()。
第19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鱼塘投放农药,致两万余尾活鱼死亡。谢某的行为构成()。
第20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经营的鱼塘投放农药,致2万余尾活鱼死亡,造成损失15万元。谢某的行为构成()。
第21题:
刘某系某市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妻子陆某嗜赌成性,经常欠下赌债,几次尝试戒赌均未成功,其子刘某某在家待业,整日外出喝酒。由于陆某与刘某某的恶习,刘某决定控制他们的开销,减少给他们的生活费。陆某难耐戒赌痛苦遂决定利用刘某的地位获得经济收入,由于经常有求刘某办事的人登门拜访,陆某总是趁刘某不在家中时,与这些人"洽谈"。对所求之事,陆某都一一允诺,陆某根据所办之事难易开出不同条件。对请托人所求之事,陆某没有直接找刘某办理,而是找到刘某的下属,并利用刘某的地位威逼利诱让其办事,到案发前收受财物共计300万元。刘某某由于生活费锐减,只能自谋出路,他同样利用刘某的地位获得收入。于是刘某某到处宣扬自己是市长儿子,要办事找他,他一定能够办好。来求办事的人也不少,截至案发时刘某某因此获得财物共计80万元,但是刘某某从来没打算为请托人办事,只是想打着父亲幌子获得财物而已。刘某得知陆某和刘某某行为后,命令他俩去自首,交待犯罪事实并积极退赃。刘某、陆某和刘某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并说明理由。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