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 )。
A. 姓“资“姓“社”的标准
B. 姓“公”姓“私”的标准
C. 真理与谬误的标准
D. 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第2题:
第3题:
《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的“其置也若弃”类比治民要()
第4题:
撒拉人称()姓为根子姓,这说明其它姓都是外族之姓,后来与撒拉人融合为一族的。
第5题:
卫灵公,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代国君。
第6题:
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第7题:
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第8题: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第9题: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百姓皆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第10题:
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让老百姓得到安置
对老百姓弃之不顾
对老百姓置之不理
第11题:
第12题:
汉水北岸的诸多妇人
汉水南岸的诸多姬姓国家
汉水北岸的诸多姬姓国家
汉水南岸的诸多妇人
第13题: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第14题:
第15题:
《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总集,收录了四五百个姓,缘何以“赵”字开头:()
第16题:
商鞅,姓公孙氏,名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
第17题:
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第18题:
战国时期辅助秦孝公实施变法改革的一位政治家,他有三个不同称呼,下列哪一个选项在这三个称呼之外?()
第19题: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第20题:
母姓;父姓;母姓
父姓;母姓;母姓
母姓;父姓;父姓
父姓;母姓;父姓
第21题:
姬
姜
风
赢
第22题:
①②
②④
①③
③④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