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4】(3分)根据问题3的测试结果,试分析该系统的可能瓶颈。

题目

【问题4】(3分)

根据问题3的测试结果,试分析该系统的可能瓶颈。


相似考题

2.试题二(20 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 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针对某公司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负载压力测试,采用专业的负载压力测试工具来执行测试。系统采用Browse/Server 架构,服务器是一台PC Server (4 路2.7GHz 处理器,4GB 内存),安装的平台软件包括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ASP.NET,SQLServer 2000。使用2 台笔记本电脑安装测试工具模拟客户端执行“登录”业务操作。测试目标分别为以下两个:第一,测试系统分别在2M、4M 网络带宽下,能够支持用户登录的最大并发用户数;第二,测试服务器的吞吐量(即:每秒可以处理的交易数),主要包括服务器CPU平均使用率达到85%时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吞吐量和服务器CPU 平均使用率达到100%时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吞吐量。本次测试的性能需求是:指标“响应时间”合理范围为 0~5 秒。测试结果如下:案例 1网络环境:2M 带宽客户端性能测试结果:注:图中登录响应时间的纵坐标单位是 0.1 秒[问题1](3 分)简述软件系统交易执行响应时间(“RT”,Response Time)的概念。[问题2](3 分)分析案例 1 的测试结果数据,指出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需求时,系统能够承受的并发用户登录的最大数量,并说明理由。[问题3](4 分)分析案例 1 的测试结果数据,说明服务器CPU 资源使用率是否合理,以及带宽是否是系统瓶颈,并陈述理由。[问题4](4 分)分析案例 2 的测试结果数据,说明服务器CPU 资源使用率是否合理,以及增加带宽是否是提高系统性能的有效方法,并陈述理由。[问题5](6 分)论述 CPU 使用率成为系统性能瓶颈时,如何制定解决方案?论述网络带宽成为系统性能瓶颈时,如何制定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问题4】(3分)

1)数据接收模块软件没有采用合适的并发/并行策略

2)服务器CPU性能不足

3)数据库设计不足或者优化不够

更多“【问题4】(3分) 根据问题3的测试结果,试分析该系统的可能瓶颈。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图A、B、c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


    答案:
    解析:
    (1)该实验的目的:该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健忘症被试与控制组被试在自由回忆(直接测量外显记忆)和词汇辨认(间接测量内隐记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任务分离)。或者健忘症被试是否保留有内隐记忆。 (2)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一个是被试类型,包括健忘症被试和控制组被试两个水平。另一个是任务类型,包括内隐的词汇辨认任务(间接测量)和外显的自由回忆任务(直接测)两个水平。因变量是自由回忆的正确率和词汇辨认的正确率。 (3)图A显示,控制组被试无论是在外显记忆测验(自由回忆)还是在内隐记忆测验(词汇辨认)中,其作业成绩都比健忘症被试好。这表明被试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存在任务类型与被试组之间的交互作用。图B显示,控制组被试在外显记忆测验(自由回忆)中,其作业成绩要优于健忘症患者;而在词汇辨认测验(词汇辨认)时,两者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任务类型与被试组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图c显示,控制组被试在外显记忆测验(自由回忆)中,其作业成绩优于健忘症患者;而在词汇辨认测验(词汇辨认)中健忘症患者的作业成绩要优于控制组被试。这说明,被试类型和测量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 第2题:

    在引入自动化测试工具以前,手工测试遇到的问题包括( )。
    ①工作量和时间耗费过于庞大 ②衡量软件测试工作进展困难
    ③长时间运行的可靠性测试问题 ④对并发用户进行模拟的问题
    ⑤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问题 ⑥软件测试过程的管理问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在引入自动化测试之前手工测试的缺点。
    手工测试全部依靠人手工完成,因此工作量大且耗时,难以衡量测试工作的进展。手工测试无法模拟软件的长时间运行和大量并发用户的访问,因此难以胜任可靠性测试和性能测试。当测试规模较大时,纯人工的测试过程的管理也会面临困难。
    根据上述描述,题目中的6项都属于手工测试的缺点。应选择选项A。

  • 第3题:

    某酒店预订系统有两个重要功能,检索功能和预订功能。检索功能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字检索出符合条件的酒店列表,预订功能是对选定的某一酒店进行预订,现需要对该系统执行负载压力测试。
    该酒店预订系统的性能要求为:
    1交易执行成功率100%;
    2检索响应时间在3s以内;
    3检索功能支持900个并发用户;
    4预订功能支持100个并发用户;
    5CPU利用率不超过85%;
    6系统要连续稳定运行72小时
    1、[问题1] 简述该酒店预订系统在生产环境下承受的主要负载类型。(3分)
    2、[问题2] 对系统检索功能执行负载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1所示。请指出响应时间和交易执行成功率的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性能需求并说明原因。(5分)
    表1-1 检索功能测试结果



    3、[问题3] 对系统检索功能及预订功能执行负载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2所示。请指出服务器资源利用情况cpu占用率的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性能需求并说明原因。(5分)
    表1-2 系统测试结果



    4、[问题4] 根据[问题2]和[问题3]的测试结果,试分析该系统的可能瓶颈。(6分)


    答案:
    解析:
    1、该酒店预订系统在生产环境下承受的主要负载类型:
    (1)检索功能、预订功能并发用户的操作是属于并发执行负载;
    (2)连续运行72小时是属于疲劳强度负载;
    (3)大量“稿件查询”操作是属于大数据量负载。
    2、对系统检索功能执行负载压力测试,响应时间和交易执行成功率的测试结果不能满足性能需求。
    因为:
    (1)、系统检索功能执行并发用户数为900时,其响应时间为3.7s与检索响应时间在3s以内不能满足性能需求,交易执行成功率为100%满足性能需求。
    (2)、系统检索功能执行并发用户数为1000时,其响应时间为6.6s与检索响应时间在3s以内不能满足性能需求,交易执行成功率为98%不能满足性能100%需求。
    3、暂缺答案
    4、根据[问题2]和[问题3]的测试结果,该系统的存在瓶颈。
    服务器资源利用情况:
    (1)、在执行检索功能测试时并发用户为900、1000时响应时间超过3s;
    (2)、在检索功能并发用户为900,预订功能并发用户数为100时,CPU占用率(%)(平均值)达到87.3超过85%;
    (3)、在检索功能并发用户为1000,预订功能并发用户数为120时,CPU占用率(%)(平均值)达到92.6超过85%;
    可能的瓶颈如下: (1)服务器CPU 性能不足; (2)数据库设计不足或者优化不够; (3)检索功能预订功能应用软件设计不足或没有优化; (4)网络带宽不足。
    【解析】
    问题1解析:本小题考查系统的负载类型。 参考答案如下: (1) 并发用户的操作是属于并发执行负载;(2) 连续运行72小时是属于疲劳强度负载;(3) 大量检索操作是属于大数据量负载。
    问题2解析:本题考查负载压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测试结果不能满足性能需求。 原因如下:1、系统检索功能执行并发用户数为900时,其响应时间为3.7s,不能满足检索响应时间在3s以内的需求;2、系统检索功能执行并发用户数为1000时,其响应时间为6.6s,交易执行成功率为98%。但是检索功能并发用户要求中最多只提到900,所以当用户为1000时,并不能体现出是否符合要求,因为要求中没有涉及1000的并发量。

    问题3解析:本题考查负载压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测试结果不能满足性能指标,原因如下:1、在检索功能并发用户为900,预订功能并发用户数为100时,CPU占用率达到87.3%,超过85%;2、在检索功能并发用户为1000,预订功能并发用户数为120时,不能算不满足要求。因为要求检索功能只提到支持900个并发用户和100个预定并发用户的情况;

    问题4解析:本题考查对系统瓶颈的初步判断。 l服务器资源利用情况分析:1、在执行检索功能测试时并发用户为900、1000时响应时间超过3s;2、在检索功能并发用户为900,预订功能并发用户数为100时,CPU占用率达到87.3%,超过85%;因此可能的瓶颈如下:(1)服务器CPU性能不足;(2)数据库设计不足或者优化不够;(3)系统没有采用合适的并发/并行策略;(4)服务器的网络带宽不足。

  • 第4题:

    某数据管理系统有两个重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查询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从多个不同数据源接收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后存入数据库中;数据查询模块根据用户请求从数据库中查询相应的数据并返回给用户。现需要对该系统执行负载压力测试。
    该数据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为:
    13交易执行成功率100%;
    14接收间隔最小为200ms;
    15查询响应时间在3s以内;
    16查询功能支持至少10个并发用户:
    17数据接收模块CPU利用率不超过40%;
    18数据查询模块CPU利用率不超过20%。
    13、简述负载压力测试的主要目的。(3分)
    14、对该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时,主要关注哪些性能指标?(3分)
    15、该系统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查询模块的测试结果如表5-1、表5-2所示,请分别指出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性能需求并说明原因。(6分)
    16、根据问题3的测试结果,试分析该系统的可能瓶颈。(3分)




    答案:
    解析:
    13、
    1)在真实环境下检测系统性能,评估系统性能以及服务等级的满足情况 2)预见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在应用实际部署之前,评估系统性能
    3)分析系统瓶颈、优化系统

    14、
    1)并发用户数 2)响应时间 3)资源利用率

    15、
    数据接收模块的测试结果不满足性能指标。当接收间隔为200ms时,存数据库交易成功率为80%,不满足交易成功率100%的要求;当接收间隔为200ms时,CPU利用率为43.8%,不满足不超过40%的要求。
    数据查询模块的测试结果满足性能指标。要求至少支持10个并发用户,所以在15个并发用户的时候响应时间超出3s不能算作不满足。

    16、
    1)数据接收模块软件没有采用合适的并发/并行策略
    2)服务器CPU性能不足
    【解析】
    13、
    本问题考查负载压力测试的测试目的。
    负载压力测试的目的包括:在真实环境下检测系统性能,评估系统性能以及服务等级的满足情况;预见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在应用实际部署之前,评估系统性能;分析系统瓶颈、优化系统。

    14、
    本问题考查性能测试的性能指标。性能测试指标包括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
    该系统涉及的性能指标包括: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

    15、
    本问题考查能否正确判断测试指标是否合理。
    对数据接收模块来说,当接收频率为200ms时,存数据库交易成功率为80%,不满足交易成功率100%的要求;当接收频率为200ms时,CPU利用率为43.8%,不满足不超过40%的要求。因此数据接收模块的测试结果不满足性能指标。
    对数据查询模块来说,要求至少支持10个并发用户的情况下响应时间在3秒以内,这样在15个并发用户的时候响应时间超出3秒不能算作不满足。数据查询模块的测试结果满足性能指标。

    16、
    本问题考查工程师对系统瓶颈的初步判断。
    根据问题3可以看出,当接收频率过高时,存数据库交易成功率和CPU剩用率均不满足需求。存数据库交易成功率问题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该模块程序没有采用合适的并发/并行策略,二是数据库本身的设计或者优化不够;而CPU利用率的问题则是因为服务器CPU本身性能不够。 因此,可能瓶颈为:数据接收模块软件没有采用合适的并发/并行策略;服务器CPU性能不足;数据库设计不足或者优化不够。

  • 第5题:

    在引入自动化测试工具以前,手工测试遇到的问题包括( )。①工作量和时间耗费过于庞大②衡量软件测试工作进展困难③长时间运行的可靠性测试问题④对并发用户进行模拟的问题⑤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问题⑥软件测试过程的管理问题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手工测试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工作量和时间耗费过于庞大;衡量软件测试工作进展困难;长时间运行的可靠性测试问题;对并发用户进行模拟的问题;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问题;软件测试过程的管理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