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压缩技术使原始的声音和图像数据减小,其可能性在于(61)。(1)人的听觉具有掩蔽效应(2)数据中存在大量空间冗余(3)数据中存在时间冗余(4)数据中存在结构冗余(5)数据中存在知识冗余A.(1)(2)(3)(4)(5)B.(1)(2)(4)(5)C.(1)(2)(3)(4)D.(1)(3)(5)

题目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压缩技术使原始的声音和图像数据减小,其可能性在于(61)。

(1)人的听觉具有掩蔽效应

(2)数据中存在大量空间冗余

(3)数据中存在时间冗余

(4)数据中存在结构冗余

(5)数据中存在知识冗余

A.(1)(2)(3)(4)(5)

B.(1)(2)(4)(5)

C.(1)(2)(3)(4)

D.(1)(3)(5)


相似考题
更多“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压缩技术使原始的声音和图像数据减小,其可能性在于(61)。(1)人的听觉具有掩蔽效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关声音的掩蔽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5)。

    A.一种频率的声音阻碍听觉系统感受另一种频率的声音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B.掩蔽效应可以分为频域掩蔽和时域掩蔽

    C.低频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纯音

    D.声音的掩蔽曲线是线性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掩蔽效应。一种频率的声音阻碍听觉系统感受另一种频率声音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前者称为隐蔽声音(masking tone),后者称为被掩蔽声音(masked tone)。掩蔽效应可以分为频域掩蔽和时域掩蔽。一个强纯音会掩蔽在其附件同时发声的强纯音,这种特性称为频域掩蔽,一般说宋,低频纯音可以有效的掩蔽高频纯音。另外,声音的基于频率的掩蔽曲线不是线性的。除了同时发出的声音之间具有掩蔽现象外,在时间上相邻的声音之间也有掩蔽现象,称为时域掩蔽。综上,答案D是错误的。

  • 第2题: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 )。
    (A)听觉适应 (B)声音掩蔽
    (C)听觉对比 (D)听觉疲劳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要表示、传输和处理大量的声音、图像甚至影视频信息,其数据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因此必须研究高效的____________技术。

    A.流媒体

    B.数据压缩

    C.数据仓库

    D.图像融合


    B

  • 第4题:

    把图像(或声音)数据中超过人眼(耳)辨认能力的细节去掉的数据压缩方法属于( )。

    A、无损数据压缩

    B、有损数据压缩

    C、LZW压缩

    D、RLE压缩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当快速行驶的汽车从远处朝向我们行驶,经过我们身边和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朝向我们时听觉感受加强、声音频率提高,而当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受到听觉感受减弱、声音频率降低。这种现象是

    A.多普勒效应
    B.听觉疲劳现象
    C.听觉适应现象
    D.听觉掩蔽效应

    答案:A
    解析:
    当声源相对于声波的传播媒质而运动、观察者(或听者)相对于媒质而运动或声源和观察者之间以及与媒质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声源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的实际频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