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因此,死刑能够减少犯罪。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质疑上述推断?
A.犯罪的少年,较之守法的少年更多出自无父亲的家庭。因此,失去了父亲能够引发少年犯罪。
B.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冈此经常流窜犯罪。
C.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间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一些政治人物也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竞选中承诺废除死刑了。
D.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监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酝酿进一步犯罪的温室。
E.调查结果表明:犯罪分子在犯罪时多数都曾经想过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死刑或常年监禁的惩罚。
第1题: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有入狱前未被发现的犯罪情况被发现的,应当被执行死刑。判断对错
第2题:
某教授就死刑问题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严厉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预防重大犯罪,例如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因此死刑能减少犯罪。
以下选项最有可能质疑该教授观点的是( )。
A.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在刑罚体系中是最严厉的
B.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废除了死刑
C.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因此经常流窜作案
D.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间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我国的死刑政策是()
第6题:
中国古代社会的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第7题:
关于死刑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8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关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9题:
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0年有期徒刑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第10题:
第11题:
废除死刑表现了对人类生命的尊重
许多其他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
死刑反映了社会的复仇心态,而不是仁慈思想
死刑并未能制止凶杀
被害人已经被杀,对凶手实施死刑也于事无补
第12题:
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在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废除了死刑
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因此经常流窜作案
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间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
第13题: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
A.无期徒刑
B.死刑,缓期一年执行
C.死刑,缓期皿年执行
D.死刑,缓刑二年
第14题:
某教授就死刑问题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严厉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预防重 大犯罪,例如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因此死刑能减少犯 罪。 以下选项最有可能质疑该教授观点的是( )。
A.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在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 B.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废除了死刑 C.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阏此经常流窜作案 D.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问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
第15题:
第16题: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犯罪,经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
第17题:
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8题:
你是否赞成“废除死刑”,实行“废除死刑”国家的理由是什么?
第19题:
关于死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少杀、慎杀
废除死刑
多用死刑,惩罚犯罪
以死缓代替死刑
第22题: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如果确有立功表现,两年期满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立即执行死刑
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第23题:
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
明清时期的朝审制度取代了死刑复奏制度
死刑复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