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ache改善系统性能的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中大部分指令是( )的。设某计算机主存的读/写时间为100ns,有一个指令和数据合一的Cache,已知该Cache的读/写时间为10ns,取指令的命中率为98%,取数的命中率为95%。在执行某类程序时,约有1/5指令需要额外存/取一个操作数。假设指令流水线在任何时候都不阻塞,则设置Cache后,每条指令的平均读取时间约为( )ns。
A.顺序存储、顺序执行 B.随机存储、顺序执行 C.顺序存储、随机执行 D.随机存储、随机执行 A.12.3 B.14.7 C.23.4 D.26.3
第1题:
● 采用Cache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性能,()属于Cache的特征。()A.全部用软件实现 B.显著提高CPU数据输入输出的速率C.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机的主存容量 D.对程序员是不透明的
第2题:
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Cache-主存系统构成,Cache的存取周期为10ns,主存的存取周期为50ns。在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48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00次,则CPU访问存储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是(30)ns,该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是(31)。
A.10
B.11.60
C.11.68
D.50
第3题:
下面是关于嵌入式系统使用的存储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CPU使用最频繁的少量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存放在Cache中
B.系统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大部分数据和代码存放在主存储器(内存)中
C.嵌入式系统使用Cache的优点是只需要增加少许成本,就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D.嵌入式处理器内部的Cache采用DRAM
第4题:
●以下关于程序访问局部性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18)。
(18)A.程序访问具有时间局部性,即最近将要用的信息很可能是正在使用的信息
B.程序访问具有空间局部性,即最近将要用的信息很可能与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存储空间上是相邻的
C.程序访问局部性是构成层次结构的存储系统的主要依据
D.程序访问局部性是确定存储系统的性能指标(命中率、平均访问时间、访问效率等)的主要依据
第5题: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理论依据是(14)。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三级存储体系是(15)。
A.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协调性
B.程序访问的局部性
C.主存和CPU之间的速度匹配
D.程序运行的定时性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及其()完整集合。其中,()是按事先设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是使程序能够正确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第11题:
程序局部性原理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一,程序的局部性包括()和()。
第12题:
5%
9.5%
50%
95%
第13题:
试题(4)
(4)技术利用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把程序中正在使用的部分数据或代码存放在特殊的存储器中,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4)
A.缓存
B.虚拟存储
C.RAID
D.DMA
第14题:
技术利用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把程序中正在使用的部分数据或代码存放在特殊的存储器中,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A.缓存
B.虚拟存储
C.RAID
D.DMA
第15题:
为了提高计算机的性能,采用Cache、虚拟存储器等多项技术。(37)不属于Cache的特征。
A.为了提高速度全部用硬件实现
B.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机的主存速度
C.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机的主存容量
D.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第16题: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高速缓存(Cache)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ache 的容量通常大于主存的存储容量 B.通常由程序员设置 Cache 的内容和访问速度 C.Cache 的内容是主存内容的副本 D.多级 Cache 仅在多核 CPU 中使用
第17题:
● 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Cache-主存系统构成,Cache的存取周期为10ns,主存的存取周期为50ns。在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48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00次,则CPU 访问存储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是 (30) ns,该Cache -主存系统的效率是 (31) 。
(30)
A. 10
B. 11.60
C. 11.68
D. 50
(31)
A. 0.856
B. 0.862
C. 0.958
D. 0.960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下面关于Cache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22题:
以下关于CPU与主存之间增加高速缓存(Cache)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