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良性循环是指不过分依靠政府的投资,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增长。近几年,我国之所以会出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是靠政府加大投资实现的。如果以上陈述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只靠经济自身所产生的投资势头和消费势头就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B.经济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的先决条件。
C.某一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不意味着这一时期的经济已经转入良性循环。
D.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
第1题: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总量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的基本平衡.
A总供给与总需求
B.总供给与总消费
C.总供给与总投资
D.总供给与总出口
第2题:
经济的良性循环是指,不过分依赖政府的投资,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增长。近几年,我国之所以会出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是靠政府加大投资实现的。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只靠经济自身所产生的投资势头和消费势头就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B.经济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的先决条件
C.某一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不一定意味着这一时期的经济已经转入良性循环
D.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
[答案]C。[解析]题干断定:第一,经济的良性循环不过分依赖政府的投资;第二,我国近年出现经济稳定增长依靠政府加大投资。由此可推出,我国近年出现的经济稳定增长不一定是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某一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不一定意味着这一时期的经济已经转入良性循环,即C项正确。
第3题: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实现经济增长
B.促进充分就业
C.实现外贸平衡
D.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首先要保持()的基本平衡。
第8题:
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2008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行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目的是()
第9题:
()是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抑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10题:
经济总量
经济结构
国民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
第11题:
物价水平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第12题: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投资年增长率必须大大低于经济增长率。低税率能够遏制货币资产资本化,促进投资,增加就业。因此提高税率是加速资本形成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投资年增长率必须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低税率能够加速货币资产资本化,促进投资,增加就业。因此降低税率是加速资本形成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投资年增长率必须大大低于经济增长率。低税率能够加速货币资产资本化,促进投资,增加就业。因此降低税率是加速资本形成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投资年增长率必须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低税率能够遏制货币资产资本化,促进投资,增加就业。因此提高税率是加速资本形成
第13题: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总量目标,就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第14题:
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实现( )。
A.外汇储备增加
B.国际收支平衡
C.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总支出的平衡
D.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种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 ①解决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给经济“降温” ②解决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矛盾,防止经济增长滞缓 ③实现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义好义快发展 ④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防止财政赤字
第19题: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中,我国政府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治理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运用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目的是()。
第20题:
我国进行宏观调控,及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共同目的是()
第21题:
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以实现()的目标。
第22题:
第23题:
物价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促进充分就业
平衡部门预算
经济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