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的最小帧长是根据(28)来设定的。A.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B.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C.网络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D.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题目

以太网的最小帧长是根据(28)来设定的。

A.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

B.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

C.网络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

D.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相似考题
更多“以太网的最小帧长是根据(28)来设定的。A.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B.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C.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以太网标准中,为了检测冲突而规定的最小帧长是()字节。

    A.1518

    B.40

    C.64

    D.1500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在以太网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帧长是( )字节,最小帧长是根据(请作答此空)设定的。

    A.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
    B.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C.网络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
    D.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

    答案:D
    解析:
    以太网中要求最短帧长是64字节,这个值由以太网的工作速度和最大网段长度共同决定,目标就是要保证CSMA/CD协议的正常工作。

  • 第3题:

    在以太网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帧长是( )字节。最小帧长是根据(请作答此空)来定的。

    A.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
    B.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C.网终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
    D.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以太网帧结构,以太网帧结构如下所示(单位:字节)

    帧头部分包含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类型、帧校验序列,不包含8个字节的前导码,帧头长度为6+6+2+4=18个字节。因此最小帧长为18+46=64个字节,最大帧长为18+1500=1518个字节。 以太网采用CSMA/CD作为冲突检验算法:先听后发、边听边发、随机延迟后重发。一旦发生冲突,必须让每台主机都能检测到。引入最小发送间隙和最小帧长的规定就是是为了避免冲突。考虑如下极限的情况,主机发送的帧很小,而两台冲突主机相距很远。在主机A发送的帧传输到B的前一刻,B开始发送帧。这样,当A的帧到达B时,B检测到冲突,于是发送冲突信号。假如在B的冲突信号传输到A之前,A的帧已经发送完毕,那么A将检测不到冲突而误认为已发送成功。由于信号传播是有时延的,因此检测冲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有个最小帧长的限制。

  • 第4题:

    以太网中的最小帧长是根据(34)来设定的。

    A.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

    B.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C.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

    D.网络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


    正确答案:C
    解析:检测冲突的所需时间如下图所示。
      假设公共总线媒体长度为S,A与B两个站点分别配置在媒体的两个端点上(即A与B站相距S)。 
      图(a)表示A站正开始发送帧fA,沿着媒体向B站传播;图(b)表示fA快到B站前一瞬间,B站发送帧fB;图(c)表示了在B站处发生了碰撞,B站立即检测到碰撞,同时碰撞信号沿媒体向A站回传;图(d)表示碰撞信号返回到A站,此时A站的fA尚未发送完毕,因此A站能检测到碰撞。
      从上面fA发送后直到A站检测到碰撞为止,这段时间间隔就是A站能够检测到碰撞的最长时间,这段时间一过,网络上不可能发生碰撞,Slot time的物理意义就是这样描述的。
     
      A站为了在Slot time上检测到碰撞,它至少要发送的帧长Lmin。为:
      Lmin/R=Slot time
      Lmin称为最小帧长度,由于碰撞只可能发生在小于或等于Lmin范围内,因此Lmin也可理解为媒体上传播的最大帧碎片长度。
      最小帧长度能保证在网络最大跨距范围内,任何站在发送帧后,若碰撞产生,都能检测到。因为任何站要检测到碰撞必须在帧发送完毕之前,否则碰撞产生后,可能漏检,造成传输错误。
      综上所述,以太网中的最小帧长是根据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来设定的。

  • 第5题:

    在以太网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帧长是(请作答此空)字节,最小帧长是根据( )设定的。

    A.20
    B.64
    C.128
    D.1518

    答案:B
    解析:
    以太网中要求最短帧长是64字节,这个值由以太网的工作速度和最大网段长度共同决定,目标就是要保证CSMA/CD协议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