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void rcr(int a[],int n,int k)的功能是:将数组a中的元素a[0]~a[n-1]循环向右平移k个位置。
为了达到总移动次数不超过n的要求,每个元素都必须只经过一次移动到达目标位置。在函数rcr中用如下算法实现:首先备份a[0]的值,然后计算应移动到a[0]的元素的下标p,并将a[p]的值移至a[0];接着计算应移动到a[p]的元素的下标q,并将a[q]的值移至a[p];依次类推,直到将a[0]的备份值移到正确位置。
若此时移动到位的元素个数已经为n,则结束;否则,再备份a[1]的值,然后计算应移动到a[1]的元素的下标p,并将a[p]的值移至a[1];接着计算应移动到a[p]的元素的下标q,并将a[q]的值移至a[p];依次类推,直到将a[1]的备份值移到正确位置。
若此时移动到位的元素个数已经为n,则结束;否则,从a[2]开始,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所有的元素都移动到目标位置时为止。
例如,数组a中的6个元素如图1(a)所示,循环向右平移两个位置后元素的排列情况如图1(b)所示。
【函数】
void rcr(int a[],int n,int k)
{int i,j,t,temp,count;
count=0;/*记录移动元素的次数*/
k=k%n;
if( (1) ){/*若k是n的倍数,则元素无须移动;否则,每个元素都要移动*/
i=0;
while(count<n){
j=i;t=i;
temp=a[i];/*备份a[i]的值*/
/*移动相关元素,直到计算出a[i]应移动到的目标位置*/
while((j= (2) )!=i){
a[t]=a[j];
t= (3) ;
count++;
}
(4) =temp;count++;
(5) ;
}
}
}
第1题:
●试题二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2.1】
L为一个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函数deletenode(LinkList L,int c)的功能是删除L中数据域data的值大于c的所有结点,并由这些结点组建成一个新的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其头指针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2.1】
LinkList deletenode(LinkList L,int c)
{
LinkList Lc,p,pre;
pre=L;
p= (1) ;
Lc=(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
Lc->next=Lc;
while(p!=L)
if(p->data>c)
{
(2) ;
(3) ;
Lc->next=p;
p=pre->next;
}
else
{
pre=p;
p=pre->next;
}
return Lc;
}
【说明2.2】
递归函数dec_to_k_2(int n,int k)的功能是将十进制正整数n转换成k(2≤k≤9)进制数,并打印。
【函数2.2】
dec_to_k_2(int n,int k)
{∥将十进制正整数n转换成k(2≤k≤9)进制数
if(n!=0)
{
dec_to_k_2( (4) ,k);
printf("%d", (5) );
}
}
●试题二
【答案】(1)pre->next或L->next(2)pre->next=p->next(3)p->next=Lc->next
(4)n/k(5)n%k
【解析】这一题共有两个函数,第一个函数是考查链表的删除和插入操作,第二个函数是考查递归函数。
先看第一个函数。(1)空所在语句是对指针p赋初值,通过下面的程序可以判断指针pre所指的结点是指针p所指的结点前驱结点,因此(1)空处应填写"pre->next"或"L->next"。(2)、(3)空所在的语句块是处理当指针p所指的结点是一个大于c的结点,则将该结点从链表L中删除,再将它插入到链表Lc中。由指针pre和指针p的关系,从链表中删除指针p所指结点很简单,只需将指针pre的next域修改为指针p的next域即可,因此(2)空处应填写"pre->next=p->next"或其等价形式。将指针p所指的结点插入到链表Lc的过程是,先将指针p的next域指向指针Lc的next所指的结点,再将指针Lc的next指向指针p所指的结点。因此(3)空处应填写"p->next=Lc->next"或其等价形式。
再来分析第二个函数。将十进制正整数转换成k进制数,采用除k取余法。最开始得到余数作为k进制数的最低位,最后得到的余数作为k进制数的最高位。用n不断地除以k,直到商为0。转换所得到的k进制数是从低位开始生成,而输出则应该从高位开始。根据这一特点,用递归法求解时,先应将n/k转换成k进制,再输出n%k。因此(4)空、(5)空处分别填写"n/k"、"n%k"。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非递归的算法来完成,这样在转换过程中,需要一个栈来暂存n除以k所得到的各位余数。
第2题:
●试题三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move(int*a,int n)用于整理数组a[]的前n个元素,使其中小于0的元素移到数组的前端,大于0的元素移到数组的后端,等于0的元素留在数表中间。
令a[0]~a[low-1]小于0(初始为空);a[low]~a[i-1]等于0(初始为空);a[i]~a[high]还未考察,当前考察元素为a[i]。a[high+1]~a[n-1]大于0(初始为空)。
【函数】
move(int*a,int n)
{
int i,low,high,t;
low=i=0;high=n-1;
while( (1) )
if(a[i]<0)
{
t=a[i];a[i]=a[low];a[low]=t;
(2) ;i++;
}
else if( (3) )
{t=a[i];a[i]=a[high];a[high]=t;
(4) ;
}
else (5) ;
}
●试题三
【答案】(1)i<=high(2)low++(3)a[i]>0(4)high--(5)i++
【解析】程序的说明已经对程序的功能和相关变量解释得很清楚了,这儿就不再重复了。由变量i、变量low和变量high的含义和初值可以判断,i至high之间的元素还未处理,因此while循环条件是"i<=high"或其等价形式,这就是(1)空所填写的内容。
(2)空所在语句块是处理当a[i]<0的情况,显然这时需要将a[i]与a[low]进行交换,交换后需要将i和low都要向后移动,因此(2)空处应填写"low++"或其等价形式。
(3)空需要填写执行(4)空所在语句块的条件,由(4)空所在语句块的可以判断,它是处理当a[i]>0的情况,因此(3)空处应填写"a[i]>0"或其等价形式。当a[i]>0时,需要将a[i]与a[high]进行交换,交换后需要将high都要向前移动,因此(4)空处应填写"high--"或其等价形式。注意这时i不能向后移动,因为交换后的a[i]还没有处理,需要循环的下一趟进行处理。
当a[i]=0情况,当a[i]=0时,不需要进行元素交换,只需将i向后移动就可以了,因此(5)空处应填写"i++"或其等价形式。
第3题:
阅读下列程序说明和C代码,把应填入其中n处的字句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说明】
程序利用选择排序算法对数组a中的N个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将排序结果显示出来。
【程序】
define N 10
main()
{
void (1);
int i,a[N];
for(i=0;i<10,i++) /*输入*/
scanf(“%d”,&a[i]);
(2);
for(i=0;i<N,i++) /*输出*/
printf(“%3d”,a[i]);
}
void selectSon(int x[],int n)
{
int i,j,k,t;
for(int i=0; (3);i++)
{
k=i;
for(j=i+1;j<n;j++)
if (4) k=j;
if (5)
{t=x[i];x[i]=x[k];x[k] =t;}
}
}
第4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1]
函数int fun1(int m, int n)的功能是:计算并返回正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
[函数1]
int fun1(int m, int n)
{
while ((1)) {
if (m>n) m=m-n;
else n=n-m;
}
(2);
}
[说明2]
函数long fun2(char*str)的功能是:自左至右顺序取出非空字符串str中的数字字符形成一个十进制整数(最多8位)。
例如,若字符串str的值为“f3g8d5.ji2e3p12fkp”,则函数返回值为3852312。
[函数2]
long fun2(char *str)
{
int i=0;
long k=0;
char *p=str;
while (*p!='\0' &&(3)) {
if (*p>='0' && *p<='9') {
k=(4)+ *p - '0';
++i;
}
(5);
}
return k;
}
第5题: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QuickSort是在一维数组A[n]上进行快速排序的递归算法。
【函数】
void QuickSort( int A[ ],int s,int t)
{ int i=s,j=t+1,temp;
int x=A[s];
do{
do i ++ ;while (1);
do j -- ;while(A[j]>x);
if(i<j){temp=A[i];(2);(3);}
}while(i<j);
A[a] =A[j];A[j] =x;
if(s<i-1) (4);
if(j+1<t) (5);
}
第6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有n个整数,使其前面各数顺序向后移m个位置,最后m个数变成最前面的m个数。
【函数】
main()
{
int number[20],n,m,i;
printf("the total numbers is:");
scanf("%d",&n);
printf("back m:");
scanf("%d",&m);
for(i=0;i<=n-1;i)
scanf("%d,",&number[i]);
(1);
for(i=0;i<=n-1;i)
printf("%d,",number[i]);
}
move(array,n,m)
int n,m,array[20];
{
int *p,array_end;
array_end=(2);
for(p=array[n-1];(3);p--)
*p=(4);
*array=array_end;
m--;
if(m>0) (5);
}
第7题: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函数1.1说明]
函数int factors(int n)的功能是判断整数n(n>=2)是否为完全数。如果n是完全数,则函数返回0,否则返回-1。
所谓“完全数”是指整数n的所有因子(不包括n)之和等于n自身。例如28的因子为1、2、4、7、14,而28=1+2+4+7+14,因此28是“完全数”。
[函数1.1]
int factors(int n)
{
int i,s;
for(i=1,s=0;i<=n/2;i++)
if(n%i==0) (1) ;
if( (2) )return 0;
return -1;
}
[函数1.2说明]
函数int maxint(int a[], int k)的功能是用递归方法求指定数组中前k个元素的最大值,并作为函数值返回。
[函数1.2]
int maxint(int a[],int k)
{
int t;
if( (3) ) return (4) ;
t=maxint(a+1, (5) );
return (a[0]>t)?a[0]:t;
第8题: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2.1】
L为一个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函数deletenode(LinkList L, int c)的功能是删除L中数据域data的值大于c的所有结点,并由这些结点组建成一个新的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其头指针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2.1】
LinkList deletenode(LinkList L, int c)
{
LinkList Lc,p,pre;
pre=L;
p=(1);
Lc=(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 );
Lc->next=Lc
while(p!=L)
if(p->data>c)
{
(2);
(3);
Lc->next=p;
p=pre->next;
}
else
{
pre=p;
p=pre->next;
}
return Lc;
}
【说明2.2】
递归函数dec_to_k_2(int n, int k)的功能是将十进制正整数n转换成k<2≤k≤9)进制数,并打印。
【函数2.2】
dec_to_k_2(int n, int k)
{ /*将十进制正整数n转换成k(2≤k≤9)进制数*/
if(n!=0)
{
dec_to_k_2((4),k);
printf("%d",(5));
}
}
第9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已知r[1...n]是n个记录的递增有序表,用折半查找法查找关键字为k的记录。若查找失败,则输出“failure",函数返回值为0;否则输出“success”,函数返回值为该记录的序号值。
[C函数]
int binary search(struct recordtype r[],int n,keytype k)
{ intmid,low=1,hig=n;
while(low<=hig){
mid=(1);
if(k<r[mid].key) (2);
else if(k==r[mid].key){
printf("succesS\n");
(3);
}
else (4);
}
printf("failure\n");
(5);
}
第10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填补代码中的空缺(1)~(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1】 函数isPrime(int n)的功能是判断n是否为素数。若是,则返回1,否则返回0。素数是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的正整数。例如,最小的5个素数是2,3,5,7,11。 【C函数】 int isPrime (int n) { int k, t; if (n==2) return 1; if(n<2|| (1) ) return 0; /* 小于2的数或大于2的偶数不是素数 */ t=(int)sqrt(n)+1; for (k=3; k<t; k+=2) if ( (2) ) return 0; return 1; } 【说明2】 函数int minOne(int arr[], int k)的功能是用递归方法求指定数组中前k个元素中的最小者,并作为函数值返回。 【C函数】 int minOne (int arr[], int k) { int t; assert (k>0) ; if(k==1) return (3) ; t=minOne(arr+1, (4) ; if (arr[0]<t) return arr[0]; return (5) ; }
第11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int psort(int a[],int n)实现将含n个整数的数组a[]的不同元素按从小到大顺序存于数组a[]中。实现方法是从未确定的元素列中找到最小元素并将a[]的第i最小元素交换至a[i]位置。如该最小元素比已确定的最后一个最小元素大,则将它接在已确定的元素序列的后面;否则,忽视该元素。
[C函数]
int psort(int a[],int n)
{int i,J,k,P;
for(i=0,k=0;i<(1);i++){
for(j=i+1, (2) ;j<n; j++)
if(a[p]>a[j])
p=j;
if(p!=i){
t=a[p];
a[p]=a[i];
a[i]=t;
}
if( (3) ) k++;
else if( (4) <a[i])
(5)=a[i];
}
return k;
}
int a[]={5,7,5,6,4,3,4,6,7};
main()
{int k,n;
for(k=0;k<(Sizeof a)/Sizeof(int);k++)
printf("%5d",a[k]);
printf ("\n\n");
n=psort(a,(sizeof(a))/sizeof(int));
for(k=0;k<n;k++)
printf("%5d",a[k]);
printf("\n\n");
}
第12题:
第13题:
●试题二
阅读下列程序或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函数2.1说明】
函数strcmp()是比较两个字符串s和t的大小。若s<t函数返回负数;若s=t函数返回0;若s>t,函数返回正数。
【函数2.1】
int strcmp(char *s,char *t)
{ while(*s && *t && (1) ){
s++;t++;
}
return (2) ;
}
【程序2.2说明】
在n行n列的矩阵中,每行都有最大的数,本程序求这n个最大数中的最小一个。
【程序2.2】
#includestdio.h
#define N 100
int a[N][N];
void main()
{ int row ,col,max,min,n;
/*输入合法n(<100),和输入n×n个整数到数组a的代码略*/
for (row=0;row<n;row++){
for(max=a[row][0],col=1;col<n;col++)
if( (3) )max=a[row][col];
if( (4) )min=max;
else if( (5) )min=max;
}
printf ("The min of max numbers is %d\n",min);
}
●试题二
【答案】(1)*s == *t(2) *s - *t
【解析】*s 和 *t相等才执行循环体。返回二者差值,恰好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3) a[row][col]>max (4) row == 0(5) max<min
【解析】当前值比max大,则把它赋给max。max是本行最大值。初始化min为第一行的max。该行的max比min小,则将max赋给min。
第14题:
阅读下列程序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Printprime(int UpBound)的功能是输出1到UpBound以内的全体素数。
[函数2.1]
void PrintPrime(int UpBound)
printf("2," );
for(i=3; i<UpBound; i+ =2) {
int k = sqrt(i);
for(j=3; j<= k;(1)) /*检查i是否有3到k以入的奇因数*/
if((2)) break;
fi((3)) printf("%d", i);
[函数2.2说明]
递归函数invert(int a[],int k),int k)的功能是将数组a中的前k个元素逆置。
[函数2.2]
void invert(int a[ ], int k)
{ int t;
if ((4)) {
invert((5));
t=a[0];
a[0] =a[k-1];
a[k-l]=t;
}
}
第15题:
已知a所指的数组中有N个元素。。函数fun的功能是,将下标k(k>0)开始的后续
元素全部向前移动一个位置填空。
void fun(int a[N],int k)
{int i:
for(i=k;i ]=—a[i];
}
第16题: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void rcr(int a[],int n,int k)的功能是:将数组a中的元素s[0]~9[n-1]循环向右平移k个位置。
为了达到总移动次数不超过n的要求,每个元素都必须只经过一次移动到达目标位置。在函数rcr中用如下算法实现:首先备份a[0]的值,然后计算应移动到a[0]的元素的下标 p,并将a[P]的值移至a[0];接着计算应移动到a[p]的元素的下标q,并将a[q]的值移至 a[p];依次类推,直到将a[0]的备份值移到正确位置。
若此时移动到位的元素个数已经为n,则结束;否则,再备份a[1]的值,然后计算应移动到a[1]的元素的下标p,并将a[p]的值移至9[1];接着计算应移动到a[p]的元素的下标q,并将a[q]的值移至a[p];依次类推,直到将a[1]的备份值移到正确位置。
若此时移动到位的元素个数已经为n,则结束;否则,从a[2]开始,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所有的元素都移动到目标位置时为止。
例如,数组a中的6个元素如图1(a)所示,循环向右平移两个位置后元素的排列情况如图1(b)所示。
void rcr( int a[] ,int n,int k)
{ int i,j,t,temp,count;
count =0; /*记录移动元素的次数*/
k=k%n;
if((1)){ /*若k是n的倍数,则元素无须移动;否则,每个元素都要移动*/
i=0
while(count<n) {
j=i;t=i;
temp =a[1]; /*备份a[i]的值*/
/*移动相关元素,直到计算出a[i]应移动到的目标位置*/
while((j=(2))! =i){
a[t]=a[j];
t=(3);
count++;
}
(4)= temp;count ++;
(5);
}
}
}
第17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1]
L为一个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函数LinkList deletenode(LinkList L,int c)的功能是删除L中数据域data的值大于C的所有结点,并由这些结点组建成一个新的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其头指针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C函数1]
LinkList deletenode(LinkList L,int c)
{LinkList Lc,P,pre;
pre=L;
p=(1);
Lc=(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
Lc->next=Lc;
while(P!=L)
if(p->data>C){
(2);
(3);
Lc->next=p;
p=pre->next;
}
else{
pre=p;
p=pre->next;
}
return Lc;
}
[说明2]
递归函数dec_to_k_2(int n,int k)的功能是将十进制正整数n转换成k(2≤k≤9)进制数,并打印。
[C函数2]
dec to k 2(int n,int k)
{ if(n!=O){
dec to k 2( (4) ,k);
printf("%d", (5) );
}
}
第18题:
阅读以下说明,以及用C++在开发过程中所编写的程序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在下面函数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字句,使其输出结果为:
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
1,2
5,6
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
【C++代码】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AA
{ public;
AA(int i,int j)
{A=i; B=j;
cout<<"构造函数.\n";
}
~AA(){(1);}
void print();
private:
int A, B;
};
void AA∷print()
{cout<<A<<","<<B<<endl;}
void main()
{
AA *a1, *a2;
(2)=new AA(1, 2);
a2=new AA(5, 6);
(3);
a2->print();
(4) a1;
(5) a2;
}
第19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函数2.1说明】
递归函数sum(int a[], int n)的返回值是数组a[]的前n个元素之和。
【函数2.1】
int sum (int a[],int n)
{
if(n>0) return (1);
else (2);
}
【函数2.2说明】
有3个整数,设计函数compare(int a,int b,int c)求其中最大的数。
【函数2.2】
int compare (int a, int b, int c )
{ int temp, max;
(3) a:b;
(4) temp:c;
}
【函数2.3说明】
递归函数dec(int a[],int n)判断数组a[]的前n个元素是否是不递增的。不递增返回 1,否则返回0。
【函数2.3】
int dec( int a[], int n )
{
if(n<=1) return 1;
if(a[0]<a[1]) return 0;
return (5);
}
第20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填写在对应栏内。
[函数2.1说明]
函数fun1 (int m, int k, int xx [])的功能是:将大于整数m且紧靠m的k个素数存入数组xx中传回。例如:若输入17,5,则应输出:19,23,29,31,37。
[函数2.1]
fun1 (int m, int k, int xx [] )
{
inti, j, s=0;
for ( i=m+1; k>0; i++ )
{for (j=2; j<i; j++ )
if ( i %j=0 )
(1)
if( i==j )
{
(2)
k--; }
}
}
[函数2.2说明]
函数void fun 2 ()的功能是:打印出杨辉三角形(要求打印出10行)。
[函数2.2]
void fun2 ( )
{
int i, j;
int a[10][10];
printf ("\n" );
for (i=0; i<10; i++
{a [i] [0]=1;
(3))
for (i=2; i<l0; i++ )
for (j=1; j<i; j++)
(4)
for (i=0; i<10; i++ )
{for (j=0; j<=i; j++ )
(5)
printf ( "\n" );
}
}
第21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输入数组,最大的与第一个元素交换,最小的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输出数组。
【函数】
main ( )
{
int number[10];
input (number);
max min (number);
output (number);
}
input (number)
int number[10];
{int i;
for ( i=0;i<9;i++ )
scanf ( "%d,",&number[i] );
scanf ( "%d",&number[9] );
}
max_min ( array )
int array[10];
{int *max,*min,k,1;
int *p,*arr_end;
arr end=(1);
max=min=array;
for ( p=(2);p<arr_end;p++ )
if((3)) max=p;
else if ( *p<*min ) min=p;
(4);
l=*min;
(5);array[0]=1;1=*p;
*p=array[9];array[9]=k;k=*p;
return;
}
output ( array )
int array[10];
{ int *p;
for ( p=array;p<array+9;p++ )
printf ( "%d,",*p );
printf ( "%d\n",array[9] );
}
第22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1]
函数int function(int a)的功能是判断指定的正整数是否为素数,若是,返回1,否则返回0。
[C函数1]
int function(int a)
{ int yes,i;
i=2;yes=1;
while(i<=a/2 && (1) ){
if( (2) ) yes=0;
i++;
}
return yes;
}
[说明2]
函数int deleteARR(int*arr,intn)的功能是指定的有序数组压缩成各元素互不相同的有序数组,即相同数只保留一个,多余的被删除。函数返回值是互不相同的元素个数。
[C函数2]
int deleteARR(int*arr,int n)
{ int k,j;
k=0;j=1;
while(j<n){
if( (3) )
(4)=arr[j];
j++;
}
return (5);
}
第23题:
(11)己知a所指的数组中有N个元素。函数fun的功能是,将下标k(k>0)开始的后续元素全部向前移动一个位置。请填空。
void fun(int a[N],int k)
{ int i;
for(i=k;i<N;i++) a[ 【11】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