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某地6~16岁学生近视人数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表,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用的图表形式是______。A.散点图B.直方图C.曲面图D.雷达图

题目

根据某地6~16岁学生近视人数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表,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用的图表形式是______。

A.散点图

B.直方图

C.曲面图

D.雷达图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某地6~16岁学生近视人数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表,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用的图表形式是____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某地小学生近视情况进行调查,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可选用的统计图为( )

    A.线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构成图

    E.散点图


    正确答案:C
    线图表示的是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直条图表示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用于按质量分组的资料;构成图用于全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散点图用于表示两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年龄是连续性变量,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的统计图应为直方图。

  • 第2题:

    (141~142题共用题干)

    某地调查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抽查小学生400名,近视患者105名,抽查中学生340名,近视患者60名。

    该资料属于

    A.配对计量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成组分类资料

    D.配对资料

    E.等级资料


    正确答案:C
    (答案:C)略。

  • 第3题:

    常用医学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答案:
    解析:
    统计表与统计图是统计描述的重要方法,是对比、分析事物的重要工具。在科技报告或论文中,常把统计数据或统计指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称为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它常用来集中、浓缩、简洁地概括说明某类被研究事物,代替冗长、单调的文字叙述,并能够鲜明、清晰地表达该事物,便于进一步比较和计算。统计图(statistical chart)是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表达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把资料的变化趋势、分布特征、数据之间的关联等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统计图容易理解,能醒目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缺点是不能精确地表达数字的大小.故常与统计表一同使用,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1.编制统计表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制作统计表总的原则:重点突出,简单实用;逻辑合理,条理清晰。即一个统计表最好只包含一个中心内容,不要面面俱到;纵、横标目的安排既要符合专业要求,又要逻辑分明。
    (1)标题: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表的中心内容;必要时写明时间和地点;标题写在表体的上端中部,前面加表序号。注意标题不要过长,也不要太简略,更不要不写。
    (2)标目:分横、纵标目。纵标目常用精炼的文字或术语写明各项指标或某种分类;位于表的上部;有单位的指标要注明单位,如"体重(kg)"、"死亡率(%)"等;纵标目上可以再列总标目,二者用一短线分隔。注意标目不宜过多;纵标目不宜划分过多层次。横标目常为被研究或要说明的事物名称;位于表的左中部;横标目上部常列事物的性质或类别,如"类型"、"年份"、"组别"等;横标目下部可列合计项;合计与横标目之间一般不用短线分隔。
    (3)表线:表线有顶线、分隔线、合计线、底线等;顶线和底线一般用粗线,其余用细线;表线只能用横线,不能用竖线,也不能用斜线;表线不宜过多。最基本的统计表为三线表、四线表。
    (4)数字:表内数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的数字应该个数位对齐,小数位数要一致;数字不标明单位;表内不宜有空项。如遇数据缺失、不详或未记录时,可用"…"表示,不该有数字处可用"一"表示。数字是"0"均填"0"。数字应位于所属纵标目的正下方,横标目的右侧同一行;合计数字与分数据之间可用短线分隔。
    2.统计表的种类 统计表分为简单统计表和复合统计表两种。简单表只按一个特征分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结合起来分层,称为复合表,表2-3是简单表,表2-4是复合表。


    注:表中人数为调查人数
    3.常用统计图 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表达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线图、半对数线图、散点图、直方图、统计地图等。
    (1)绘制统计图的原则: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适当的统计图。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2)统计图的基本结构
    1)标题: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图的中心内容,必要时写明时间和地点;标题常写在图体的下端中部。
    2)标目:纵、横标目分别代表分析指标和分析事物有单位的标目要注明单位,标目常写在坐标轴的外侧中部。
    3)刻度及坐标:条图、线图、半对数线图、散点图、直方图都有纵、横坐标轴。坐标轴要注明尺度,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横轴尺度自左而右,数量都从小到大,并等距标明。条图与直方图的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并标明0点。统计图的纵、横轴比例一般为5:7或7:5。
    4)图例:比较不同事物时,应选用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区别表示,并附图例(legend)说明,图例放置的位置以不影响图的主要内容为前提,可放在图的空隙处。
    (3)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1)直条图(条图):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数值大小。有单式和复式条图两种。单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一个分组因素,如图2-1;复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多个分组因素,如图2-2。


    绘制条图时应注意:①一般以横轴为基线,表示被研究的事物,纵轴表示研究指标,也可颠倒设置;②表示指标数值的坐标尺度必须从0开始,一般为等间距,中间不能折断,否则会改变各直条长短的比例,使人产生错觉;③各直条间宽度应相等,间隙宽度也应一致,一般与直条的宽度相同或为直条宽度的一半;④为了便于对比,一般将被比较的指标按大小顺序排列;⑤复式条图每组内的直条间不留间隙,各直条应以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区别表示,并附图例说明。
    2)百分条图:用一个长条的面积代表事物的全部,条内分段的面积代表事物的构成比。百分条图绘制时先绘制一个标尺,一般以横轴为标尺,尺度必须从0到100标记。绘制一直条,长度必须与标尺一致,宽度可任意,全长代表全部构成。以各自构成比的大小划分各自条宽。各条段需用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区分,并附图例说明(图2-3)。

    3)圆图:用圆的面积代表事物的全部,用各扇形的面积代表事物的构成比。先绘制一个圆形,1%相当于3.6。每个构成比乘以3.6即得该构成比应占的圆心角度数。将每个构成比换算成圆心角度数,利用量角器绘制出各个构成比的扇形面积。扇面一般以9点或12点位置作始点,顺时针排列。各扇面需用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区分,并附图说明,如图2-4。

    4)线图:用线段的升降表示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或某现象随另一现象变动的情况。适用于连续型资料。有单式和复式线图两种,见图2-5和2-6。线图的纵、横轴都为算术尺度,半对数线图的纵轴为对数尺度,横轴为算术尺度。适用于两组相差悬殊的数据比较变化速度。线图与半对数线图各自反映数据变化的角度不同,线图体现数据之间的绝对差,半对数线图体现数据之间的对数差。


    普通线图纵轴一般以0点作为起点,否则需作特殊标记或说明;不同指标或组别可以用不同的线段如实线、虚线等表示,各测定值标记点间以直线连接,不可修匀成光滑曲线。
    5)直方图:用各矩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各矩形的面积总和为总频数或100%,用以表示连续型资料的频数分布情况。适用于连续型的频数分布表资料,见图2-7。横轴表示组段,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绘制直方图应注意:纵轴的刻度必须从0点开始;各矩形的高度为频数或频率,宽度为组距。各组段的组距必须相等,若不等,要折合成等组距,只能由多化少;各矩形(直条)之间不留空隙,可用直线分隔,也可不绘制分隔直线。

    6)散点图:用点的密集程度和变化趋势表示两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适用于双变量资料,见图2-8。

  • 第4题:

    对某地小学生近视进行调查,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可选用的统计图为

    A.线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构成图
    E.散点图

    答案:C
    解析:
    线图表示的是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直条图表示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用于按质量分组的资料;构成图用于全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散点图用于表示两事物间的相关关系;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年龄是连续性变量,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的统计图应为直方图。

  • 第5题:

    在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中,关于分区统计图表与分级统计图表这两种表示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都死以统计资料为基础的表示方法

    B分区统计图的分区往往以相对数量指标的分级为划分区域根据

    C在同一幅分区统计图表上,可以明显地反映出现象几种指标的结构

    D分级统计图可以与其他精确制图方法配合使用


    B

  • 第6题:

    统计整理阶段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 B、统计分组
    • C、资料汇总
    • D、编制统计图表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根据某地7岁~12岁小学生的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宜绘制哪种图形()

    • A、 直条图
    • B、 线图
    • C、 直方图
    • D、 散点图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A、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 C、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 D、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 E、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

    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

    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

    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调查某地中学生的近视情况,若描述近视学生的年龄分布可用(  )。
    A

    普通线图

    B

    直方图

    C

    半对数线图

    D

    圆图

    E

    条图


    正确答案: E
    解析:
    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年龄是连续性变量,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的统计图应为直方图。

  • 第11题:

    单选题
    对某地小学生近视进行调查,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可选用的统计图为()
    A

    线图

    B

    直条图

    C

    直方图

    D

    构成图

    E

    散点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线图表示的是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直条图表示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用于按质量分组的资料;构成图用于全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散点图用于表示两事物间的相关关系;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年龄是连续性变量,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的统计图应为直方图。

  • 第12题:

    单选题
    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
    A

    统计研究调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

    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

    统计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

    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正确答案: A
    解析: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统计工作分为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四个基本步骤;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和统计图表是分析资料的内容。

  • 第13题: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A.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D.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欲用统计图表示某地1998年5种不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人数的比重,宜采用()
    A.直方图
    B.直条图
    C.线图
    D.圆形图
    E.散点图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A.圆形图
    B.直条图
    C.散点图
    D.直方图
    E.线图

    表示某地1990~1994年肝炎病例的年龄分布,宜采用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用图表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

    • A、条图
    • B、百分条图
    • C、线图
    • D、圆图
    • E、直方图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

    • A、普通线图
    • B、半对数线图
    • C、直方图
    • D、直条图
    • E、复式直条图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

    • A、判断资料类别
    • B、选择分组标志
    • C、确定分组界限
    • D、赋予各组数码
    • E、制作统计图表

    正确答案:A,B,C,E

  • 第20题:

    单选题
    根据某地7岁~12岁小学生的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宜绘制哪种图形()
    A

     直条图

    B

     线图

    C

     直方图

    D

     散点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
    A

    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

    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

    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

    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中,关于分区统计图表与分级统计图表这两种表示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死以统计资料为基础的表示方法

    B

    分区统计图的分区往往以相对数量指标的分级为划分区域根据

    C

    在同一幅分区统计图表上,可以明显地反映出现象几种指标的结构

    D

    分级统计图可以与其他精确制图方法配合使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
    A

    普通线图

    B

    半对数线图

    C

    直方图

    D

    直条图

    E

    复式直条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