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第4题:
1999年MIT Auto-ID Center提出了网络RFID系统,成为()的开端,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第5题:
“智慧地球”是通过在物体中嵌入和装备感应器,然后与现有互联网整合,实现()的整合。
第6题:
将物品通过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体现了物联网的()主要本质。
第7题:
物联网
互联网
电信网
数字联网
第8题:
错
对
第9题: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BIM与物联网集成应用,实质上是建筑全过程信息的集成与融合。BIM技术发挥上层信息集成、交互、展示和管理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则承担底层信息感知、采集、传递、监控的功能
目前BIM在设计阶段应用较多,并开始向建造和运维阶段应用延伸
物联网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设计阶段,BIM技术与物联网的集成应用将会产生极大的价值
第10题:
RFID标签
条形码
二维码
手写标签
第11题:
互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
物流信息网概念
物体识别网
第12题:
联网
说话
改进
创新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第16题:
物联网是指通过某种感知设备,把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处理,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下列选项中不宜用来标识物联网中物体的是()。
第17题:
物联网是将各种信息传感器设备按约定的协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第18题:
物体和网络
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
人类社会和网络
物理系统和网络
第19题:
“智能物体”是对连接到物联网中的人与物的一种抽象
智能物体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
要实现全球范围智能物体之间的互联与通信就必须解决智能物体标识问题
物联网中统一采用IPv6地址标识智能物体
第20题:
互联网着重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解决的是人与人的信息沟通问题
互联网和物联网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网络系统
物联网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联,解决的是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和决策控制问题
物联网应用系统将根据需要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应用系统接入互联网
第21题:
互联网特征
商业利益特征
识别与通信特征
快捷物流特征
智能化特征
第22题:
SaaS
GPRS
GPS
M2M
第23题:
第24题:
标签
标识
名称
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