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元组演算表达式{t|(Eu)((R(u)VS(u))^(Av)(T(v→(Ew)((R(w)vs(w))^w[1]^w[3]=v[2]))^t[1]=u[1]))运算结果是( )。关系R A

题目
设有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元组演算表达式{t|(Eu)((R(u)VS(u))^(Av)(T(v→(Ew)((R(w)vs(w))^w[1]^w[3]=v[2]))^t[1]=u[1]))运算结果是( )。关系R A



相似考题
更多“设有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元组演算表达式{t|(Eu)((R(u)VS(u))^(Av)(T(v→(Ew)((R(w)vs(w))^w[1]^w[3]=v[2]))^t[1]=u[1]))运算结果是( )。关系R A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元组演算表达式{t|(u)(R(t)∧S(u)∧t[3]>u[1])}的结果为(47)。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关系代数运算和元组演算的基本知识。
      题干中的元组演算表达式所构成的关系为:从关系R中选择的元组t应满足该元组在C列上的分量大于关系S中的任意一个元组u在A列上的分量。
      关系R中的第一个元组(1,2,3)中的第三个分量t[3]=3,由于3不满足大于S关系的第一个元组u[1]=3以及S关系的第二个元组u[1]=4,故关系R中的第一个元组 (1,2,3)不在新构成的关系中;
      关系R中的第二个元组(4,5,6)中的第三个分量t[3]=6,由于6不满足大于S关系的第四个元组u[1]=6,故关系R中的第二个元组(4,5,6)不在新构成的关系中;
      关系R中的第三个元组(7,8,9)中的第三个分量t[3]=9,由于9大于S关系的任何一个元组,故关系R中的第三个元组(7,8,9)在新构成的关系中;
      关系R中的第四个元组(10,11,12)中的第三个分量t[3]=12,由于12大于S关系的任何一个元组,故关系R中的第四个元组(10,11,12)在新构成的关系中。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新构成的关系中有元组(7,8,9)和(10,11,1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2题:

    若R和U是第一组中的两个人,则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人可能分别是

    A.S,T,W;V,Y,Z

    B.S,W,Z;T,V,X

    C.S,X,Y;T,W,Z

    D.T,V,W;S,Y,Z


    正确答案:D
    解析:用排除法:A项中的S和T同组违背了条件(1)相同性别的成年人不能在同一组中;B项违背了条件(3)X必须与S,或U,或S和U,同组这一条件;C项中XY和WZ分别分到二、三组,导致第一组中有两个成年男性U和V,违背了条件(1)。

  • 第3题: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C→P,(S,C)→G,(T,R)→C,(T,P)→R,(T,S)→R},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2(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

    A、1NF

    B、2NF

    C、3NF

    D、BCNF


    参考答案:D

  • 第4题:

    设有关系R、S和T如下所示,则元组演算表达式{t| (u)((R(u)∨S(u))∧(v)(T(v)→(w)((R(w)∨S(w))∧w[1]=u[1]∧w[2]=v[1]∧w[3]=v[2]))∧t[1]=u[1])}运算结果是______。

    可选择的答案: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关系模式W(C,P,S,C,T,R)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课程,P——教师,S——学生, C——成绩,T——时间,R——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

    D={ C→P,(S,C)→C,(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码(关键字)是(49),W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50)。若将关系模式 W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W1(C,P),W2(S,C,C),W3(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51),W2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52),W3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53)。

    A.(T,P)

    B.(T,R)

    C.(S,C)

    D.(T,S)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设有如下关系:

    与元组演算表达式{t| (u)(v)(R(u)∧S(v)Au[3]=v[1]∧u[4]=v[2]∧u[1]> v[3]∧t[i]=u[2])}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1) ,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运算结果是 (2) 。

    A.πA,B (σA>E (RS))

    B.πB (σA>E (R×S))

    C.πB (σA>E (RS))

    D.πB (σR.C=S.C∧A>E (R×S))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设R和S都是二元关系,那么与元组演算表达式 {t| R(t)∧(u)(S(u)∧u[1]≠t[2])} 不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______。

    A.π1,2(σ2≠3 (R×S))

    B.π1,2 (σ2≠1 (R×S))

    C.π1,2 (RS)

    D.π3,4(σ1≠4 (S×R))


    正确答案:B

  • 第8题:

    设有关系模式只(C,P,S,G,T,W),各属性含义为:C课程,P老师,S学生,G成绩,T时间,W教室,其函数依赖集为:

    F={C→P,(S,C)→G,(T,W)→C,(T,P)→W,(T,S)→W}

    则关系模式的关键字为(35),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可达到(36)。若将R分解为关系模式组R1(C,P),R2(S,C,G),R3(S,T,W,C),则R1,R2,R3的规范化程度最高分别可达到(37),(38),(39)。

    A.(T,R)

    B.(J,C)

    C.(T,W)

    E.D


    正确答案:D

  • 第9题:

    请判断如下高度是否正确。

    T3w(Y),T1R(X),T2R(Y),T3w(X),T2w(X),T3w(Z),T4R(Z),T4w(X)按这种调度产生的事务依赖关系图如图22-20所示。


    正确答案:此调度是一个可串行化的调度所以是一个正确的调度。
    此调度是一个可串行化的调度,所以是一个正确的调度。

  • 第10题:

    设有如下关系:

    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结果集为(17)。

    A.u[2]=v[1]t[1]=u[1]t[2]=v[2]

    B.u[2]=v[1]t[1]=u[1]t[2]=v[1]

    C.u[1]=v[1]t[1]=u[1]t[2]=V[2]

    D.u[1]=v[1]t[1]=u[1]t[2]=V[1]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设关系R和S都是二元关系,那么与元组表达式 {t|u)(|v)(R(u)∧S(v)∧u[1]=v[1]∧t[1]=v[1]∧t[2]=v[2])} 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______。

    A.π3,4 (R|S)

    B.π2,3 (R|S)

    C.π3,4 (R|S)

    D.π3,4 (σ1=1 (R×S))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变频器上的R、S、T端子与U、V、W端子的接法为()。

    • A、R、S、T与U、V、W可任意接线
    • B、R、S、T接电源.U、V、W接电动机
    • C、R,S、T接电动机,U、V、W接电源
    • D、R与U、S与V、T与W连接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设有如下关系:

    与元组演算表达式{t|(R(u)∧S(v)∧u[3]=v[1]∧u[4]=v[2]∧u[1]>v[3]∧t[1] u[2]}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43),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运算结果是(44)。

    A.πA,B(σA>E(RS))

    B.πB(σA>E(R×S))

    C.πB(σA>E(RS))

    D.πB(σR.C=S.C∧A>E(R×S))


    正确答案:C
    解析:上述两题是考查应试者对关系代数运算和元组演算的掌握。题干中的元组演算表达式所确定的关系:关系R中有一些元组u,它在CD两列上的分量与关系S中的某些个元组v在CD两列上的分量相等,且u在A列上的分量大于v在E列上的分量,取 t在B列上的分量构成的关系。用关系代数运算来实现,即R与S的自然连接(或R与S的迪卡尔积再施加选择R.A>S.E运算)的结果,再投影第二列。故(43)答案为C。 R÷S的运算过程:确定R与S的公共属性为CD,关系S在CD属性组上的投影为 {(a,c),(b,d)},关系R在AB列的投影为:{(2,1),(2,2),(3,2)},其在 CD列的上像集分别为{(a,c),(b,d)},{(a,c)},{(b,d),(b,c)}。根据除运算的定义,运算结果为R中元组在AB列上的像集包含S在CD列上的投影,运算结果为{(2,1)},故(44)答案为B。

  • 第14题:

    设有关系R和S,与R-S等价的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是( )。

    A.{t|R(t)∨┐s(t)}

    B.{t|R(t)∧┐S(t)}

    C.{t|(u)R(t∨┐S(u))

    D.{t|(u)R(t)∧┐S(u)}


    答案:B

  • 第15题:

    设有关系R、S和T如图16-1所示。则下列元组演算表达式的运算结果是(2)。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元组演算表达式的前半部分是求U=R∪S,后半部分是求U÷T。

  • 第16题: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1,5,6(σ1>5(R×S))=(32),它与元组演算表达式{t|()u(v)(R(u)(∧S(v)∧(33))}等价。

    A.

    B.

    C.

    D.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设有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元组演算表达式{t|(u)((R(u)∨S(u))∧(v)(T(v)→(w)((R(w)∨S(w))∧W[1]=u[1]∧W[2]=∨[1]∧W[3]=∨[2])∧t[1]=u[l])}的运算结果是(48)。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应试者对元组演算与关系代数运算的掌握。题目给出的元组演算表达式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为:R∪S÷T,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8题:

    ● 关系 R、S 如下图所示,元组演算表达式{t| ( ?u)(R(t) ∧ S (u) ∧[3t] >[1u])} 的结果为 (47 ) 。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设有关系模式W(C,P,S,C,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课程,p——教师,S——学生,G——成绩,T——时间,R——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

    D={C→4P,(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码(关键字)是(39),W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40)。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3(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41),W2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42),W3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43)。

    A.(S,C)

    B.(T,R)

    C.(T,P)

    D.(T,S)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设有如下关系:

    则与关系代数表达式π1,4(RS)等价的元组演算表达式为:{t|uv(R(u)∧S(v)∧(33))};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结果集为(34)。

    A.u[2]=v[1]∧t[1]=u[1]∧t[2]=v[2]

    B.u[2]=v[1]∧t[1]=u[1]∧t[2]=v[1]

    C.u[1]=v[1]∧t[1]=u[1]∧t[2]=v[2]

    D.u[1]=v[1]∧t[1]=u[1]∧t[2]=v[1]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系代数和元组演算的基本知识。关系代数表达式π1,4(RS)的运算意义为:取关系R与关系S中在公共属性组B上取值相同的元组拼接成新元组,并投影出第1、4列构成结果集中的元组。与此对应,元组演算表达式应该是R中的元组u的第2个分量值与S中的元组v的第1个分量相等,取u的第1列和v的第2列构成结果集中的元组。根据除运算的定义,R÷S的结果集为在R的非公共属性组AC上取值相同的元组在公共属性组B上的分量集合,包含S在公共属性组B上的投影集合时,取R中元组在非公共属性组AC上的分量作为结果集中的元组。R在AC上的分量值为(a1,c1)时,对应B上的投影集合为{b1,b2},包含R在B上的投影集{b1,b2},故(a1,c1)为结果集中的元组。

  • 第21题:

    经元组演算R={t|u)(v)(A(u)∧B(v)∧u(2)=f∧t[1]=u[3]∧t[2]=u[2]∧t[3]=u[1]∧t[4]=v[2])后的结果为(20)。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数据库中的关系运算。关系演算运算是以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为基础,用公式表示关系运算的条件。关系演算按所用到的变量不同,可以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题目中给出的是元组关系演算。根据题目给出的演算R,我们很容易可以求得结果为C。

  • 第22题:

    关系R.S如下表所示,元组演算表达式T={t|R(t)^?u(S(u)→[3]>u[1]运算的结果为()。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关系R.S如下表所示,元组演算表达式T={t|R(t)??u(S(u)→t[3]>u[1]}运算的结果为( )。



    答案:C
    解析:
    考查关系代数运算和元组演算的基本知识。题干中的元组演算表达式所构成的关系为:从关系R中选择的元组t应满足该元组在C列上的分量大于关系S中的任意一个元组u在A列上的分量。关系R中的第一个元组(1,2,3)中的第三个分量t[3]=3,由于3不满足大于S关系的第一个元组u[1]=3以及S关系的第二个元组u[1]=4,故关系R中的第一个元组 (1,2,3)不在新构成的关系中;关系R中的第二个元组(4,5,6)中的第三个分量t[3]=6,由于6不满足大于S关系的第四个元组u[1]=6,故关系R中的第二个元组(4,5,6)不在新构成的关系中;关系R中的第三个元组(7,8,9)中的第三个分量t[3]=9,由于9大于S关系的任何一个元组,故关系R中的第三个元组(7,8,9)在新构成的关系中;关系R中的第四个元组(10,11,12)中的第三个分量t[3]=12,由于12大于S关系的任何一个元组,故关系R中的第四个元组(10,11,12)在新构成的关系中。根据上述分析可见,新构成的关系中有元组(7,8,9)和(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