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元组演算表达式{t|(u)(R(t)∧S(u)∧t[3]>u[1])}的结果为(47)。
A.
B.
C.
D.
第2题:
若R和U是第一组中的两个人,则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人可能分别是
A.S,T,W;V,Y,Z
B.S,W,Z;T,V,X
C.S,X,Y;T,W,Z
D.T,V,W;S,Y,Z
第3题:
A、1NF
B、2NF
C、3NF
D、BCNF
第4题:
设有关系R、S和T如下所示,则元组演算表达式{t| (u)((R(u)∨S(u))∧(v)(T(v)→(w)((R(w)∨S(w))∧w[1]=u[1]∧w[2]=v[1]∧w[3]=v[2]))∧t[1]=u[1])}运算结果是______。
可选择的答案:
第5题:
关系模式W(C,P,S,C,T,R)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课程,P——教师,S——学生, C——成绩,T——时间,R——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
D={ C→P,(S,C)→C,(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码(关键字)是(49),W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50)。若将关系模式 W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W1(C,P),W2(S,C,C),W3(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51),W2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52),W3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53)。
A.(T,P)
B.(T,R)
C.(S,C)
D.(T,S)
第6题:
设有如下关系:
与元组演算表达式{t| (u)(v)(R(u)∧S(v)Au[3]=v[1]∧u[4]=v[2]∧u[1]> v[3]∧t[i]=u[2])}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1) ,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运算结果是 (2) 。
A.πA,B (σA>E (RS))
B.πB (σA>E (R×S))
C.πB (σA>E (RS))
D.πB (σR.C=S.C∧A>E (R×S))
第7题:
设R和S都是二元关系,那么与元组演算表达式 {t| R(t)∧(u)(S(u)∧u[1]≠t[2])} 不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______。
A.π1,2(σ2≠3 (R×S))
B.π1,2 (σ2≠1 (R×S))
C.π1,2 (RS)
D.π3,4(σ1≠4 (S×R))
第8题:
设有关系模式只(C,P,S,G,T,W),各属性含义为:C课程,P老师,S学生,G成绩,T时间,W教室,其函数依赖集为:
F={C→P,(S,C)→G,(T,W)→C,(T,P)→W,(T,S)→W}
则关系模式的关键字为(35),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可达到(36)。若将R分解为关系模式组R1(C,P),R2(S,C,G),R3(S,T,W,C),则R1,R2,R3的规范化程度最高分别可达到(37),(38),(39)。
A.(T,R)
B.(J,C)
C.(T,W)
E.D
第9题:
请判断如下高度是否正确。
T3w(Y),T1R(X),T2R(Y),T3w(X),T2w(X),T3w(Z),T4R(Z),T4w(X)按这种调度产生的事务依赖关系图如图22-20所示。
第10题:
设有如下关系:
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结果集为(17)。
A.u[2]=v[1]t[1]=u[1]t[2]=v[2]
B.u[2]=v[1]t[1]=u[1]t[2]=v[1]
C.u[1]=v[1]t[1]=u[1]t[2]=V[2]
D.u[1]=v[1]t[1]=u[1]t[2]=V[1]
第11题:
设关系R和S都是二元关系,那么与元组表达式 {t|u)(|v)(R(u)∧S(v)∧u[1]=v[1]∧t[1]=v[1]∧t[2]=v[2])} 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______。
A.π3,4 (R|S)
B.π2,3 (R|S)
C.π3,4 (R|S)
D.π3,4 (σ1=1 (R×S))
第12题:
变频器上的R、S、T端子与U、V、W端子的接法为()。
第13题:
设有如下关系:
与元组演算表达式{t|(R(u)∧S(v)∧u[3]=v[1]∧u[4]=v[2]∧u[1]>v[3]∧t[1] u[2]}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43),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运算结果是(44)。
A.πA,B(σA>E(RS))
B.πB(σA>E(R×S))
C.πB(σA>E(RS))
D.πB(σR.C=S.C∧A>E(R×S))
第14题:
A.{t|R(t)∨┐s(t)}
B.{t|R(t)∧┐S(t)}
C.{t|(u)R(t∨┐S(u))
D.{t|(u)R(t)∧┐S(u)}
第15题:
设有关系R、S和T如图16-1所示。则下列元组演算表达式的运算结果是(2)。
A.
B.
C.
D.
第16题: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1,5,6(σ1>5(R×S))=(32),它与元组演算表达式{t|()u(v)(R(u)(∧S(v)∧(33))}等价。
A.
B.
C.
D.
第17题:
设有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元组演算表达式{t|(u)((R(u)∨S(u))∧(v)(T(v)→(w)((R(w)∨S(w))∧W[1]=u[1]∧W[2]=∨[1]∧W[3]=∨[2])∧t[1]=u[l])}的运算结果是(48)。
A.
B.
C.
D.
第18题:
● 关系 R、S 如下图所示,元组演算表达式{t| ( ?u)(R(t) ∧ S (u) ∧[3t] >[1u])} 的结果为 (47 ) 。
第19题:
设有关系模式W(C,P,S,C,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课程,p——教师,S——学生,G——成绩,T——时间,R——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
D={C→4P,(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码(关键字)是(39),W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40)。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3(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41),W2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42),W3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43)。
A.(S,C)
B.(T,R)
C.(T,P)
D.(T,S)
第20题:
设有如下关系:
则与关系代数表达式π1,4(RS)等价的元组演算表达式为:{t|uv(R(u)∧S(v)∧(33))};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结果集为(34)。
A.u[2]=v[1]∧t[1]=u[1]∧t[2]=v[2]
B.u[2]=v[1]∧t[1]=u[1]∧t[2]=v[1]
C.u[1]=v[1]∧t[1]=u[1]∧t[2]=v[2]
D.u[1]=v[1]∧t[1]=u[1]∧t[2]=v[1]
第21题:
经元组演算R={t|u)(v)(A(u)∧B(v)∧u(2)=f∧t[1]=u[3]∧t[2]=u[2]∧t[3]=u[1]∧t[4]=v[2])后的结果为(20)。
A.
B.
C.
D.
第22题:
关系R.S如下表所示,元组演算表达式T={t|R(t)^?u(S(u)→[3]>u[1]运算的结果为()。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