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有( ),解决的办法是并发控制,主要技术是(请作答此空)。A.加密 B.封锁 C.转储 D.审计”相关问题
  • 第1题:

    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

    A 丢失修改

    B 不可重复读

    C 读“脏”数据

    D 封锁机制


    参考答案ABC

  • 第2题:

    要解决对数据库并发操作所带来的读“脏数据”问题,可以采用()

    A. 一级封锁协议

    B. 二级封锁协议

    C. 三级封锁协议

    D. 都可以


    正确答案:BC

  • 第3题:

    对数据库并发操作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 )。

    A.读出“脏数据”

    B.带来数据的冗余

    C.未被授权的用户非法存取数据

    D.破坏数据独立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数据库的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丢失更新问题,不一致分析问题和“脏数据”的读出问题。

  • 第4题:

    并发操作会带来哪些数据不一致性【】

    A.丢失修改

    B.不可重复读

    C.死锁

    D.脏读


    正确答案:ABD

  • 第5题:

    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有(请作答此空),解决的办法是并发控制,主要技术是( )。

    A.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B.丢失修改、死锁、故障
    C.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冗余
    D.故障、死锁、冗余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如右图所示的并发调度,假设事务T1、T2执行前数据项X、Y的初值为X=100,Y=200。该调度执行完成后,X、Y的值为( );此类不一致性称为(请作答此空)。

    A.丢失修改
    B.读脏数据
    C.不可重复读
    D.破坏事务原子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并发调度知识。事务并发执行能够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系统吞吐量。并发事务的执行,可能会因为冲突而产生数据的不一致。根据调度语句计算运行结果,是理解并发事务执行过程和对不一致性认识所必须的。根据上述调度,事T1的前三句执行后,A的值70写入缓冲区中(可理解为写入了数据库中)X的数据位;随后T2的两句将X、Y的值读入变量A(=70)、B(=200)中;之后T1将B的值230写入数据库中Y的数据位;再之后T2将B的值(=270)写入数据库中Y的数据位。上述调度执行后,X=70,Y=270。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正确的必要条件是其执行结果与某一种串行执行的结果相同。上述两个事务的串行执行过程为T1执行完后执行T2或T2执行完后执行T1,即T1→T2:X=70,Y=300和T2→T1:X=70,Y=330。上述并发调度的结果与任一串行结果都不同,故并发执行产生了数据的不一致。该调度中事务T1对Y的修改被T2所覆盖,未能体现T1对Y曾进行过修改,即T1对Y的修改丢失了,故该不一致性属于丢失修改。

  • 第7题:

    软件概要设计将软件需求转化为(请作答此空)和软件的( )。

    A.算法流程
    B.数据结构
    C.交互原型
    D.操作接口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 A、用户标识与鉴别、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数据加密
    • B、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数据加密、防火墙
    • C、用户标识与鉴别、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防火墙
    • D、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数据加密、数据转储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一级封锁协议解决了事务的并发操作带来的()不一致性的问题。

    • A、数据丢失修改
    • B、数据不可重复读
    • C、读脏数据
    • D、数据重复修改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并发操作带来数据不一致性包括:()、()和()。


    正确答案:丢失更新;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 第11题:

    单选题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普遍采用()。
    A

    恢复

    B

    重写

    C

    D

    存取控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
    A

    封锁

    B

    存取控制

    C

    恢复

    D

    协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进行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是()

    A. 备份

    B. 建立日志文件

    C. 封锁

    D. 完整性检查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主要方法是采用( )机制。

    A.中断

    B.改为串行

    C.封锁

    D.同步


    正确答案:C
    解析:所谓并发控制就是要用正确的方法调度并发操作,以保证数据库一致性。最常用的方法是封锁,即当一个事务访问某个数据项时,以一定的方式锁住该数据项,从而限制其他事务对该数据项的访问。

  • 第15题:

    一级封锁协议解决了事务的并发操作带来的哪种不一致性的问题?______

    A.读脏数据

    B.数据重复修改

    C.数据丢失修改

    D.数据不可重复读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一级封锁协议解决了事务的并发操作带来的_( )_不一致性的问题。

    A.数据丢失修改
    B.数据不可重复读
    C.读脏数据
    D.数据重复修改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一般采用( )

    A.封锁
    B.恢复
    C.授权
    D.协商

    答案:A
    解析:
    小编正在快马加鞭来的路上(详见视频讲解)

  • 第18题:

    基于数论原理的RSA算法的安全性建立在 ( )的基础上。RSA广泛用于(请作答此空)。

    A. 档案文本数据加密
    B. 视频监控数据加密
    C. 视频流数据加密
    D. 秘钥分发

    答案:D
    解析:
    现在主要的两大类算法是:建立在基于“分解大数的困难度”基础上的算法,和建立在“以大素数为模来计算离散对数的困难度”基础上的算法。基于数论原理的RSA算法的安全性建立在分解大数的困难的基础上。但是使用RSA来加密大量的数据则速度太慢了,因此RSA一般广泛用于密钥的分发。

  • 第19题:

    DES是一种(请作答此空)加密算法,其密钥长度为56位,3DES是基于DES的加密方式,对明文进行3次DES操作,以提高加密强度,其密钥长度是( )位

    A.共享密钥
    B.公开密钥
    C.报文摘要
    D.访问控制

    答案:A
    解析:
    多年重复考察常用的算法包括DES、3DES、IDEA、AES等。

  • 第20题:

    简述并发操作带来的三类数据不一致性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产生以上三种的原因是:并发操作并没有保证食物的隔离性,并发控制就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调度并发操作,是一个用户的执行不受其他用户的干扰,从而避免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封锁。

  • 第21题: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

    • A、封锁
    • B、存取控制
    • C、恢复
    • D、协商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一级封锁协议解决了事务的并发操作带来的()不一致性的问题。
    A

    数据丢失修改

    B

    数据不可重复读

    C

    读脏数据

    D

    数据重复修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并发操作带来数据不一致性包括:()、()和()。

    正确答案: 丢失更新,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