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产品的有效作业时 间是指( )A.工人的纯工作时 间B.工人从上班到下班之间的时 间C.工人的准备时 间、操作时 间、吃饭、休息时 间D.工人在企业逗留的全部时 间

题目

生产产品的有效作业时 间是指( )

A.工人的纯工作时 间

B.工人从上班到下班之间的时 间

C.工人的准备时 间、操作时 间、吃饭、休息时 间

D.工人在企业逗留的全部时 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生产产品的有效作业时 间是指( ) A.工人的纯工作时 间 B.工人从上班到下班之间的时 间 C.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第一车间汇集的本月制造费用总额为20 000元,该车间本月实际完成生产工人工时500小时,其中M产品200小时,N产品300小时,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本月M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计算结果错误的有()元。

    A.4 000

    B.8 000

    C.13 333. 33

    D.10 000


    正确答案:ACD
    【答案】ACD
    【考点】会计核算
    【解析】制造费用分配率=20 000/500=400.M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40×200=8 000(元)。

  • 第2题:

    某企业8月份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一车间发生制造费用24000元,要求按照生产工人的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本月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80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40000元。则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元。

    A.16000

    B.8000

    C.12000

    D.24000


    A

  • 第3题:

    1、某企业8月份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一车间发生制造费用24000元,要求按照生产工人的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本月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80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40000元。则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元。

    A.16000

    B.8000

    C.12000

    D.24000


    A

  • 第4题:

    甲公司是制造业企业,生产A产品,基本生产工人人数为20人,生产工人每月工作25.5天,每天工作8小时,出勤率为98%,生产工人平均总月薪36000元,该产品的理想的作业时间为1.5小时,设备调整时间为0.3小时,工间休息0.1小时,其他必要间歇0.1小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  )元。

    A.20
    B.18
    C.36
    D.9

    答案:B
    解析:
    每小时工资=36000/(25.5×8×98%×20)=9(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1.5+0.3+0.1+0.1=2(小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9×2=18(元)。

  • 第5题:

    某企业一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 甲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2000时,乙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800小时,丙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1200小时,该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600元。 该企业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甲产品分担制造费用是()元。


    (1)甲产品销售比重=50×30000/(50×30000+40×50000+25×20000)=37.5% 乙产品销售比重=40×50000/(50×30000+40×50000+25×20000)=50% 丙产品销售比重=25×20000/(50×30000+40×50000+25×20000)=12.5% 甲产品边际贡献率=(50-30)/50=40% 乙产品边际贡献率=(40-28)/40=30% 丙产品边际贡献率=(25-10)/25=6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40%×37.5%+30%×50%+60%×12.5%=37.5% 综合保本销售额=1260000/37.5%=3360000(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额=3360000×37.5%=1260000(元) 乙产品保本销售额=3360000×50%=1680000(元) 丙产品保本销售额=3360000×12.5%=420000(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量=1260000/50=25200(件) 乙产品保本销售量=1680000/40=42000(件) 丙产品保本销售量=420000/25=16800(件) (2)产品销量比=3:5:2 联合单价=50×3+40×5+25×2=40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30×3+28×5+10×2=250(元) 联合保本量=1260000/(400-250)=8400(件) 甲产品保本销售量=8400×3=25200(件) 乙产品保本销售量=8400×5=42000(件) 丙产品保本销售量=8400×2=16800(件) (3)三种产品边际贡献总和=30000×(50-30)+50000×(40-28)+20000×(25-10)=1500000(元) 固定成本分配率=1260000/1500000=0.84 甲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30000×(50-30)×0.84=504000(元) 乙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50000×(40-28)×0.84=504000(元) 丙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20000×(25-10)×0.84=252000(元) 甲产品的保本量=504000/(50-30)=25200(件) 乙产品的保本量=504000/(40-28)=42000(件) 丙产品的保本量=252000/(25-10)=16800(件) (4) 顺序分析表 序号 品种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 累计的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损益 1 乙 30% 600000 600000 600000 600000 -660000 2 甲 40% 600000 1200000 600000 1200000 -60000 3 丙 60% 300000 1500000 -60000 1260000 240000 固定成本由三种产品补偿,那么企业要想达到保本状态,乙产品的销量要达到50000件,甲产品的销售量要达到30000件,丙产品的销售量要达到=60000/(25-10)=4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