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1岁,右膝肿痛1年余。X线片:股骨下端骨骺端有一直径约3 cm的偏心性、肥皂泡样溶骨性病变。最不可能的诊断是A、软骨肉瘤
B、骨巨细胞瘤
C、恶性淋巴瘤
D、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E、软骨母细胞瘤
肉眼检查见肿瘤周围有菲薄的骨壳,质软而脆。切面灰红色,肿瘤内的骨质被破坏溶解,并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镜下见肿瘤主要由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的单核基质细胞和大量破骨样多核巨细胞组成,多核巨细胞均匀散布在基质细胞之间。最可能的诊断是A、软骨肉瘤
B、骨巨细胞瘤
C、恶性淋巴瘤
D、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E、软骨母细胞瘤
关于骨巨细胞瘤,叙述正确的是A、肿瘤主要位于骨的干骺端
B、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具有肿瘤性质
C、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
D、易局部复发,可见远处转移
E、属于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
关于软骨母细胞瘤,叙述错误的是A、肿瘤主要位于长骨骨骺和干骺端
B、瘤组织中可见格子样钙化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
C、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
D、常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E、免疫组织化学软骨母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均呈S-100蛋白阳性
第1题:
A、X线片示:骨膜板层状或葱皮状反应性骨形成和骨破坏
B、X线片示:长骨干骺端骨破坏和日光射线现象,有Codman三角
C、X线片示:自长骨干骺端突出的骨性病变
D、X线片示:骨端膨胀性溶骨性破坏
E、X线片示:短骨膨胀,有蜂窝状骨吸收区夹杂钙化斑块
第2题:
患者男性,20岁。右膝内侧肿块7年,生长缓慢,无明显疼痛。X线片显示股骨下端内侧干骺端杵状肿块,边缘清楚,应首先考虑为
A、骨肉瘤
B、骨巨细胞瘤
C、软骨肉瘤
D、骨软骨瘤
E、骨样骨瘤
第3题:
第4题:
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
A.外生性,可见明显骨破坏
B.偏心性,位于骨端,溶骨性破坏、肥皂泡样改变
C.位于干骺端,可见有分格
D.骨破坏,可见Codman三角
E.骨质破坏,可见片状钙化
第5题:
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