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我者见而讶之,忌我者闻而议之"中,"议"之义为( )
A、讥议
B、非议
C、谈论
D、密议
第1题: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闻:
答案:第一个“闻”是听说,第二个“闻”是学问。
第2题:
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
(1) 文中“授之柄而处其下”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
A.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
B.授予他权柄让他指挥自己的部下;
C.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的部下;
D.授予他权柄让自己处于他之下
(2) 这一语段的主旨及其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
A.为张巡辩诬,叙议结合、叙议结合
B.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C.为张巡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D.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第3题:
第4题: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少”的用法是()
A、对动
B、使动
C、意动
D、为动
第5题:
盐铁之议
西汉昭帝时召开的辩论盐铁官营等国家政策的会议。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收入,但其弊端也日益显著。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辅政,继续遵行汉武帝末年与民休息的政策。始元六年(前81),令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至京师,问以百姓疾苦及施政教化的要务。贤良文学请罢盐铁酒肆均输,而桑弘羊则以盐铁官营等为国家大业,反对废止。双方展开论战,除盐铁问题外,还涉及对匈奴的关系、德教与法治之得失等问题。结果,桑弘羊作出某些让步,奏罢郡国榷酤及关内铁官。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据会议资料,结合汝南朱子伯的追述,推衍增广而成《盐铁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