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非注视眼出现缓慢的上斜视伴有外旋转
B、常为双眼发病,但是程度不同
C、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大部分可以根治
D、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为患眼上直肌的超常量后徙
E、可以同时行双眼手术
第1题:
A.遮盖试验用于鉴别显性斜视和隐性斜视
B.去遮盖试验用于诊断隐性斜视
C.遮盖试验可判断显性斜视的方向
D.去遮盖试验不能判断隐性斜视的方向
第2题:
A、水平斜视
B、垂直斜视
C、滚动斜视
D、旋转斜视
第3题:
A、获得性内斜视
B、麻痹性斜视
C、间歇性外斜视
D、垂直斜视
E、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第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5题:
RLredlens表示红色滤光镜.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平面融合功能及()等。
第6题:
关于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说法错误的是()。
第7题:
狭颅症的临床表现可有()
第8题:
关于内眦赘皮错误的描述有()
第9题:
下列斜视中,一般不会引起弱视的是()
第10题:
是上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眦部的垂直性皮肤皱襞
常被误认为共同性外斜视
可覆盖内眦及泪阜
须用交替遮眼法仔细鉴别
属于一种先天异常
第11题:
单眼恒定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恒定性垂直斜视
交替性斜视
第12题:
健眼为注视眼,测得的偏斜度称为第二斜视角
测量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可鉴别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通常第一斜视角大于第二斜视角
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相差大于5△可诊断麻痹性斜视
第13题:
A、由于斜视引起
B、可出现复视和视混淆
C、大脑延髓可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
D、黄斑功能长期抑制
第14题:
A、斜视度比较稳定
B、屈光度多为轻、中度远视
C、多为双眼交替性注视
D、几乎全部发生弱视
E、可以伴发分离性垂直偏斜、下斜肌功能亢进等
第15题:
A、舟状头
B、视盘水肿
C、视野缺损
D、分离性斜视
E、智力低下
第16题:
患儿女性,5岁,学龄前。由家长代诉其1岁后经常出现左眼向上方斜视现象,以疲劳或生病时最为明显。患儿足月顺产。其母孕期无特殊疾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1.0。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位:33cm角膜映光正位,遮盖后左眼上斜视伴有向外旋转,去除遮盖后缓慢下落;遮盖左眼后,右眼也有类似情况,但是程度较轻。6m注视大致同33cm,但上斜视的角度较为明显。三棱镜检查:垂直斜视角有波动,右眼注视L/R最大时30Δ,左眼注视时R/L最大时10Δ。眼球运动:双眼各方向运动均正常。Titmus立体视检查100s,同视机检查有二级功能。问题:为明确诊断,患儿最有必要进行的检查是( )A、反复多次检查眼球运动
B、头部MRI
C、眼眶CT
D、斜视角度的准确测量
E、散瞳验光
F、血常规检查
问题:该患儿初步诊断为( )A、左眼上斜视
B、左眼垂直分离性斜视
C、双眼垂直分离性斜视
D、左眼上斜肌麻痹
E、双眼上斜肌麻痹
F、左眼下直肌不全麻痹
问题:垂直分离性斜视需要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A、双眼上斜肌麻痹
B、Helveston综合征
C、左眼上斜肌麻痹
D、左眼下直肌麻痹
E、左眼外肌纤维化
F、左眼双下转肌不全麻痹
问题:目前该患儿的治疗方案是( )A、左眼有明显自发出现的上斜视,需要手术治疗
B、手术方式宜采用左眼上直肌后徙术
C、右眼无明显自发出现的上斜视,可以不予处理
D、左眼上直肌可以后徙7~8mm
E、可以首选左眼上直肌后徙联合下直肌加强术
F、可以行左眼下斜肌后徙转位术
第17题:
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端向颞侧转,称为()。
第18题:
哪种斜视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第19题:
关于隐斜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先天性内斜视与获得性内斜视的区别要点是()
第21题:
获得性内斜视
麻痹性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
垂直斜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第22题:
隐斜就是微小斜视
垂直隐斜以训练为主
外隐斜以戴三棱镜为主
隐斜视是一种能被双眼融合机能控制的潜在的眼位偏斜
复视
第23题:
单眼恒定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恒定性垂直斜视
交替性斜视
以上都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