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研究的样本是5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总体是200名易感儿童
C、该研究的样本是178名阳性人数
D、阳性率是该研究的一个统计指标
E、该资料是计量资料
第1题: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麻疹易感儿数
B.麻疹患儿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数
E.当地适龄儿童人数
第2题:
第3题:
为验证某疫苗在儿童中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500名易感儿童中接种,一段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200名儿童进行接种后效果考察,得阳性人数178名,则可认为()。
第4题:
某地区开展1~7岁儿童随机双盲麻疹疫苗免疫接种效果观察,结果免疫接种组儿童1000人中发病5人,未免疫组1000人中发病25人,该疫苗保护率为()
第5题:
在某新疫苗预防接种试验中,受试儿童被随机地分配到"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儿童接种疫苗,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则()
第6题: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第7题:
该研究的样本是500名易感儿童
该研究的总体是200名易感儿童
该研究的样本是178名阳性人数
阳性率是该研究的一个统计指标
该资料是计量资料
第8题:
乡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1日内上传的儿童数/实际上传儿童数×100%;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任务的乡级防保组织: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2日内上传的儿童数/实际上传儿童数×100%
乡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5日内上传的儿童数/实际上传儿童数×100%;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任务的乡级防保组织: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10日内上传的儿童数/实际上传儿童数×100%
乡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5日内上传的儿童数/实际上传儿童数×100%;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任务的乡级防保组织: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8日内上传的儿童数/实际上传儿童数×100%
乡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10日内上传的儿童数/实际上传儿童数×100%;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任务的乡级防保组织: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10日内上传的儿童数/实际上传儿童数×100%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该疫苗预防效果好,因可预防95%儿童不生病
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5%的儿童生病
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不能下结论,因3年观察时间不够
第12题:
该疫苗效果很好,因为免疫率高
该疫苗并不十分有效,免疫不够理想
该疫苗还需进行临床试验
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随访未接种儿童
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免疫前的发病资料
第13题: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麻疹易感儿童
B.麻疹患儿人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以上均不是
第14题:
第15题:
为评价某疫苗对某病的预防效果,随机选择1000名2岁志愿儿童接种疫苗并随访10年,结果80%的儿童未感染该病。你对该疫苗效果做何评价()
第16题:
随机选择5-9岁儿童1000名进行某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接种后随访10年发现,80%的接种者未得某病。由此,研究者认为此疫苗有效。此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第17题:
为评价某疫苗对某病的预防效果,随机抽取1000名儿童接种疫苗并随访10年,结果80%的儿童未感染该病。你对该疫苗效果做何评价()。
第18题:
麻疹易感儿童
麻疹患儿人数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以上均不是
第19题:
该试验为单盲试验
拒绝接种的儿童应包括在对照组
该试验属双盲试验
拒绝接种疫苗的儿童应被排除
因不是所有的儿童均接种,所以试验无用
第20题:
在登记簿上记录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
在客户端录入个案信息
填写儿童预防接种证
告知家长接种后注意事项
第21题:
麻疹易感儿数
麻疹患儿数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数
当地适龄儿童人数
第22题:
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第23题:
该疫苗效果很好,因为免疫率高
该疫苗并不十分有效,免疫不够理想
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免疫前的发病资料
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随访未接种儿童
该疫苗还需进行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