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避免考评者误差的方法。
为了有效避免、防止和解决在绩效考评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偏误,以及其他方面不利的情况和问题,应注意采取以下各种必要措施和方法:
(1)以工作岗位分析和岗位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客观准确的数据资料和各种原始记录为前提,明确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制定出科学合理、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评价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
(2)从企业单位的客观环境和生产经营条件出发,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特点,充分考虑本企业员工的人员素质状况与结构特征,选择恰当的考评工具和方法,更加强调绩效管理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认真汲取失败的教训,从而有效地避免各种考评误差和偏颇的出现。
(3)绩效考评的侧重点应当放在绩效行为和产出结果上,尽可能建立以行为和成果为导向的考评体系。虽然,一般来说,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素质的员工,能带来较好的业绩,但大量事实证明,能力潜力只是一种可能性,并非现实性,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在于他有多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投身到实际工作中去,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因此,绩效管理必须不图虚名,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一步一步去推动。
(4)为了避免个人偏见等错误,可以采用360度的考评方式,由多个考评者一起来参与,由较多的考评者参与,虽然可能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以使绩效考评作出更准确可靠的判断。此外,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的组织联系越紧密,层次距离越近,对考评的结果越有利,只有在考评者自己对考评标准和内容,以及考评的对象比较熟悉,而且容易观察到被考评者的行为和绩效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避免和防止一些不必要的误差偏误出现。
(5)在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绝大多数是因考评者引起的,考评者自身的素质和绩效管理的水平,对绩效考评工作的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单位必须重视对考评者的培养训练,定期总结考评的经验并进行专门的系统性培训,使他们不断地增长绩效考评及其各种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绩效考评的各种方法,具有实际运作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地调整、处理绩效考评中出现的偏误和问题。
(6)为了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还应当重视绩效考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如加强组织沟通和反馈,消除被考评者的紧张、抵触等不良心理;重视绩效考评的各种见面会谈活动的开展;注意不断地调整劳动关系,完善薪酬奖励制度等。
第2题:
考评的偏误和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3题:
避免考评者误差的方法
第4题:
简述在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误,并提出避免绩效误差的方法。
第5题:
表现为考评者按照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评价,导致偏离评价标准的绩效考评偏误为()。
第6题:
显性偏误
隐性偏误
前系统偏误
后系统偏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消除被考评者的紧张、抵触等不良心理
对考评者的培养训练
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
选择恰当的考评工具和方法
考评的侧重点应当放在绩效行为和产出结果上
第12题:
分布误差
自我中心效应
个人偏见
优先和近期效应
标准误差
第13题:
第14题:
说明在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误,并对20种考评方法的性能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第15题:
在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偏误包括
第16题:
以下做法中,()可以有效防止绩效考评可能出现的各种偏误。
第17题:
绩效考评中的强制分配法,可以避免考评者过分偏宽或偏严。
第18题:
考评标准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
行政程序不合理、不完整
被考评者不了解相关考评规定
信息不对称,资料数据不准确
第19题:
考评者不能坚持原则
观察不全面
行政程序不合理、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
资料数据不准确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以岗位分析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加强对考评者的培养训练,使其掌握绩效考评方法
提髙绩效管理质量和水平,加强考评各个环节的管理
尽可能建立以品质、行为为导向的综合型指标体系
采用自下而上的考评方法,提高考评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