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87~90 题
2001年1月,我国甲公司以CIF价格条件从美国乙公司进口一批化工原料,该批化工原料在运输途中国船舶内淡水管道漏水致使部分化工原料被水浸泡受损。
分析该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第 87 题 本案中,应当就该批化工原料在运输途中的风险投保的是( )。
A.甲公司
B.乙公司
C.甲公司和乙公司
D.该批化工原料的最终用户
第1题:
第2题:
甲公司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一批设备,乙公司以最低价中标。在签订正式采购合同前,乙公司发现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突然暴涨,如果继续以中标价格签订合同,公司将蒙受重大损失。乙公司与甲公司商议能否提高合同价格,遭到甲公司拒绝。于是乙公司放弃了该项目,甲公司则根据约定没收了乙公司的投标保证金。在上述案例中,甲公司采购设备时面临的风险是()。
A.市场风险
B.运营风险
C.法律风险
D.财务风险
第3题:
某进出口公司从美国进口一批化工原料共500吨,货物以境外口岸离岸价格成交,单价折合人民币2万元,关税税率为10%,则该批化工原料应纳关税为()万元。
A.110
B.1100
C.100
D.1000
第4题:
第5题:
我国某公司从德国进口一批电冰箱,以CIF上海成交,运货船只在途经马六甲海峡附近时遭海盗洗劫,货物尽失,而该货物只投保了平安险。这种损失的责任方是()。
A.卖方
B.买方
C.保险公司
D.运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