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此题估分】:0 分 【参考解析】:暂无
答案:C
解析:2010年国际商会修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称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以下本题中简称《2010年通则》),《2010年通则》于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新通则生效,并不是代替旧通则,新通则只有在当事人选择时才适用,当事人没有具体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自动适用《2000年通则》。A选项称“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不对的,因为当事人并没有明确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B选项是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但本题当事人选择适用FOB术语,因公约的适用是任意性的,因此,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故B选项错误。C选项是关于FOB买方义务的描述,属于正确选项。D选项不正确,因为,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因此,不能说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就不再适用了。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中国甲公司从法国乙公司进口了一批货物,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检验和交货不符合同约定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第7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礼品,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术语解释通则》,后礼品运至中国。依《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第8题: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第9题:
因本合同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在CIF条件下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19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巴西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一级食糖的合同。贸易术语为CIF,巴西卖方按照合同的规定于2006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中国甲公司在目的港接收货物时,发现食糖的质量实际上仅为二级,低于合同所规定的要求。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第20题:
货物不符合同情形在风险转移时已经存在,在风险转移后才显现的,乙公司应当承担责任
甲公司在任何时间发现货物不符合同均可要求卖方赔偿
甲公司有权依自己习惯的时间安排货物的检验
如甲公司须再发运货物,则检验应在发运前进行
第21题:
甲公司依CFR术语没有安排投保的义务
货物的损失应由其向保险公司索赔
甲公司可以拒绝乙公司的索赔,因为风险已转移至乙公司
甲公司应对货损负责,因其没有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导致乙公司未办理保险
第22题:
第23题:
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故卖方不承担责任
买方应先从承运人处接收货物
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减价
只有在食糖与合同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才可以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
第24题:
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