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兰公司与法国香纳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皮具的合同。贸易术语为CFR,香纳公司依合同的规定于2016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海兰公司在目的港接收货物后,经检验发现皮具的质量低于合同规定的要求。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海兰公司可以要求香纳公司减价 B.只要交付的货物与合同不符,海兰公司即可要求香纳公司交付替代物 C.海兰公司应当为货物办理保险 D.即使货物与合同不符,海兰公司也需先从承运人处接收货物

题目
中国海兰公司与法国香纳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皮具的合同。贸易术语为CFR,香纳公司依合同的规定于2016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海兰公司在目的港接收货物后,经检验发现皮具的质量低于合同规定的要求。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海兰公司可以要求香纳公司减价
B.只要交付的货物与合同不符,海兰公司即可要求香纳公司交付替代物
C.海兰公司应当为货物办理保险
D.即使货物与合同不符,海兰公司也需先从承运人处接收货物

相似考题
更多“中国海兰公司与法国香纳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皮具的合同。贸易术语为CFR,香纳公司依合同的规定于2016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海兰公司在目的港接收货物后,经检验发现皮具的质量低于合同规定的要求。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此题估分】:0 分 【参考解析】:暂无


    答案:C
    解析:2010年国际商会修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称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以下本题中简称《2010年通则》),《2010年通则》于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新通则生效,并不是代替旧通则,新通则只有在当事人选择时才适用,当事人没有具体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自动适用《2000年通则》。A选项称“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不对的,因为当事人并没有明确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B选项是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但本题当事人选择适用FOB术语,因公约的适用是任意性的,因此,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故B选项错误。C选项是关于FOB买方义务的描述,属于正确选项。D选项不正确,因为,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因此,不能说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就不再适用了。

  • 第2题:

    中国甲公司和英国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电脑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P(上海)术语。中国和英国均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成员国。依照上述通则和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批电脑由上海最终运到英国交货
    B.中国甲公司有义务为该批货物购买保险
    C.中国甲公司有义务为该批货物办理进口手续并承担相关费用
    D.当货物装上船后风险转移

    答案:C
    解析:
    选项A错误。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C组术语后加注的地点应为“目的地”,所以该批电脑应该是从英国运到中国交货。也可以确定在整个合同中甲公司为“买方”,乙公司为“卖方”。选项B错误。如A项解析所述,甲公司为买方。CIP术语中的I为Insurance,保险的意思。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应该由卖方即英国乙公司负责购买保险。选项C正确。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C组术语下买方负责货物进口手续的办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甲公司作为买方应该承担上述义务。选项D错误。这个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大家一看“装上船”就认为是对的,坑了不少人。2010年《通则》中的准确表述是,强调在FOB、CFR和CIF下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口被“装上船”时为界。注意,只有这三个是“装上船”,不是全部都装上船。

  • 第3题: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FOB术语。A项,2000年通则与2010年通则两个版本并存,选用哪个版本须由当事人约定,并非一定适用2010年通则,A项错误。
    B项,对于FOB术语,2000年通则规定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风险转移,2010年通则将风险转移时间改为货物装上船时,无论依哪个通则,B项表述均为错误。
    CD项,FOB术语下,买方负责运输,C项正确。双方选择适用贸易术语,并不排除公约的适用,D项错误。

  • 第4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圉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由C公司承运。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虽然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联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但AB公司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合同必须具有书面形式
    D.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术语没涉及的部分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任意性。A正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具有任意性,在当事人选择了国际贸易惯例时,则依当事人的选择适用国际惯例。B错,该合同既适用公约,又选择了惯例,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C错,因为中国已撤销了加入公约时进行的书面形式的保留。D对,因为,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例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因此,不能说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就不再适用了。

  • 第5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服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两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是:

    A.因本合同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B.在CIF条件下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答案:D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本公约,或者除第12条的规定外,可以减损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因此,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涉及的权利义务部分依据贸易术语的规定,贸易术语不涉及的部分,依然可以适用《公约》的规定。贸易术语的选择可以部分排除《公约》的适用。A项错误。CIF条件下,由卖方法国以公司办理保险,货物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转移给买方,途中的风险应由买方中国甲公司承担。B项错误。《公约》规定,买方有接收货物的义务,声称另一方违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由于违约引起的损失,如不采取措施,则违约一方可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甲公司即使拒收货物,也应保全货物,而不是扩大损失。C项错误。《公约》规定,货物按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本题中卖方乙公司包装不当,应当承担因此而造成的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D项正确。

  • 第6题:

    中国甲公司从法国乙公司进口了一批货物,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检验和交货不符合同约定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货物不符合同情形在风险转移时已经存在,在风险转移后才显现的,乙公司应当承担责任
    • B、甲公司在任何时间发现货物不符合同均可要求卖方赔偿
    • C、甲公司有权依自己习惯的时间安排货物的检验
    • D、如甲公司须再发运货物,则检验应在发运前进行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礼品,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术语解释通则》,后礼品运至中国。依《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如该批礼品因未依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 B、货物的风险在货物由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甲公司转移至乙公司
    • C、如该批礼品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应承担责任
    • D、乙公司应自行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正确答案:A,C,D

  • 第8题:

    多选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依CIF安特卫普价格订立了出口一批布料的合同。货物运输途中,乙公司将货物转卖给丙公司。关于这批布料两次交易的风险转移时间,依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C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D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B两项,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F术语下,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的转移于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发生。
    CD两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8条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移转到买方承担。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服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两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
    A

    因本合同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B

    在CIF条件下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

    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

    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9条规定,①双方当事人业已同意的任何惯例和他们之间确立的任何习惯做法,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②除非另有协议,双方当事人应视为已默示地同意对他们的合同或合同的订立适用双方当事人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惯例,而这种惯例,在国际贸易上,已为有关特定贸易所涉同类合同的当事人所广泛知道并为他们所经常遵守。因此公约与贸易术语可以同时适用
    BC两项,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CIF意为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指定目的港),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但卖方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并办理运输中的保险,卖方仅需投保最低险别。本题中,货物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乙公司承担,而自货物交付时起风险转移至甲公司。因甲公司拒收货物而造成的损失,其风险仍应由甲公司承担。甲公司针对货物不符的情况可以拒绝接受货物,但不得拒绝接收。
    D项,在CIF条件下,卖方负责对货物查对、包装、标记,卖方必须支付交货所需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核对货物品质、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卖方必须自付费用,提供符合其安排的运输所要求的包装(除非按照相关行业惯例该合同所描述货物无需包装发运)。本题中,乙公司包装不当导致货物损失,应当对此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

  • 第10题:

    问答题
    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6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承运人的“希望”号轮按时抵达乙国装货,H公司提供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在“希望”号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同遇台风使部分白糖受损。B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物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巾的承运人是否应对该批白糖的损失进行赔偿?为什么?

    正确答案: 承运人也不赔。因为本案货损是由于天灾引起的,依《海牙规则》的规定,承运人对于因此而引起的货物损失是可以免责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6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承运人的“希望”号轮按时抵达乙国装货,H公司提供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在“希望”号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同遇台风使部分白糖受损。B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物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白糖损失的风险在哪一方当事人?

    正确答案: 由于本案选用了FOB术语,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货港船舷转移的,因此途中的风险是由买方承担的,即风险由A公司承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设备,约定贸易术语为“FOB(Incoterms 2010)”,后设备运至中国。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B

    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C

    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D

    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规定,FOB术语下,卖方没有义务为买方订立运输合同。除应由买方支付的以外,卖方必须支付货物有关的一切费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货物出口需要办理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时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因此,甲公司没有义务订立货物运输合同。
    B项,FOB术语自货物于船上交付之时起,买方要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失的全部风险。因此,风险自“船上交货”时转移,而不是“越过船舷”时转移。
    C项,FOB术语中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除非按照相关行业惯例,所售类型的货物通常无需包装发运。卖方应该按照有关货物运输所要求的方式包装货物,除非买方在订立合同前已经通知卖方特殊的包装要求。因此,如果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包装造成损失的,甲公司应承担责任
    D项,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2条第1款的规定,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①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则根据货物将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的国家的法律;②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因此,如果该批设备侵害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第13题:

    中国甲公司与西班牙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皮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三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并弃之码头,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虽然双方当事人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仍然需要适用《公约》
    B.因西班牙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和惯例的适用。A正确,由于公约适用的任意性。如当事人有其他规则的选择,则当事人的选择优先,当事人选择了CIF贸易术语,但由于贸易术语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适用公约。B错,在CIF术语下,虽由卖方办理保险,但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卖方完成交货时,已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了,因此,途中的风险应由甲公司承担。C错,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7条,声称另一方违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由于违约引起的损失,如不采取措施,则违约一方可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即使甲公司拒收,也应保全货物,而不能将货物弃之码头,扩大损失。D对,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2)D的规定,货物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本题卖方提供的包装不当,则应承担因此而造成的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

  • 第14题:

    甲国伊桑公司向中国回春公司出售一批文具,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后文具运至中国。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因合同未规定包装的方式,则伊桑公司对包装不承担责任
    B.货物的风险在货物由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雨果公司转移给回春公司
    C.如该批文具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伊桑公司对回春公司应承担责任
    D.回春公司应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A错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规定,卖方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合同没规定,则应依同类货物通用的包装,如果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包装造成损失的,卖方应承担责任。B错,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术语自货物按照上述规定交付之时起,买方要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失的全部风险。因此,风险自“船上交货”时转移,而不是“越过船舷”时转移。C对,依上述公约第42条第1款的规定,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因此,如该批设备侵害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卖方应当承担侵权责任。D对,依上述通则的规定,FOB术语下,卖方没有义务为买方订立运输合同。因此,买方得自行订立货物运输合同。

  • 第15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通则的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虽然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但A、B公司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合同必须具有书面形式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答案:A
    解析:
    A正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具有任意性,在当事人选择了国际贸易惯例时,则依当事人的选择适用国际惯例。B选项是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但本题当事人选择适用FOB术语,因公约的适用是任意性的,因此,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故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因为中国已撤销了加入公约时进行的书面形式的保留。D选项不正确,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例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因此,不能说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就不再适用了。

  • 第16题:

    中国海兰公司与法国香纳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皮具的合同。贸易术语为CFR,香纳公司依合同的规定于2016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海兰公司在目的港接收货物后,经检验发现皮具的质量低于合同规定的要求。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海兰公司可以要求香纳公司减价
    B.只要交付的货物与合同不符,海兰公司即可要求香纳公司交付替代物
    C.海兰公司应当为货物办理保险
    D.即使货物与合同不符,海兰公司也需先从承运人处接收货物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及《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A正确。当货物与合同不符时,无论货款是否已付,买方都可以要求降低价格。B错误,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只有货物的不符达到根本违反的程度,买方才可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C正确,在CFR术语下,是由买方办理保险。D正确,依公约,由于买方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减轻对方违约造成的损失,因而应当接收货物,但接收不等于接受,买方可以拒绝接受货物。

  • 第17题:

    共用题干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请回答第97—100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答案:C
    解析:
    【考点】毗连区【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是指在领海外而又与领海毗连,由沿海国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个海域。它不是国家领土,国家对毗连区不享有主权,只是在毗连区范围行使上述方面的管制,而且国家对于毗连区的管制不包括其上空。毗连区的其他性质取决于其所依附的海域,或为专属经济区或为公海。所以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考点】物权的法律适用【详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动产物权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律。所以B、D选项正确。
    【考点】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贸易术语【详解】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于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后2000年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两个版本并存,由当事人选择人使用。故A错误。FOB指“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所以B选项错误。FOB交货术语法运输合同,买方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的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所以C选项正确。贸易术语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可以共同适用,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权利担保【详解】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2条的规定,(1)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它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它知识产权为基础的:(a)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它使用,则根据货物将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它使用的国家的法律;或者(b)在任何其它情况下,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2)卖方在上一款中的义务不适用于以下情况:(a)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或者(b)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它规格。所以A选项错误,B、C选项正确。第39条规定,(1)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2)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他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所以D选项正确。

  • 第18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虽然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但A、B公司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
    •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 C、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合同必须具有书面形式
    •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巴西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一级食糖的合同。贸易术语为CIF,巴西卖方按照合同的规定于2006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中国甲公司在目的港接收货物时,发现食糖的质量实际上仅为二级,低于合同所规定的要求。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 A、甲公司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故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 B、甲公司应先从承运人处接收货物
    • C、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减价
    • D、只有在食糖与合同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甲公司才可以要求乙公司交付替代物

    正确答案:B,C,D

  • 第20题:

    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从法国乙公司进口了一批货物,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检验和交货不符合同约定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货物不符合同情形在风险转移时已经存在,在风险转移后才显现的,乙公司应当承担责任

    B

    甲公司在任何时间发现货物不符合同均可要求卖方赔偿

    C

    甲公司有权依自己习惯的时间安排货物的检验

    D

    如甲公司须再发运货物,则检验应在发运前进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风险转移。A正确,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6条,如果货物不符合合同情形在风险转移时就已经存在的,则卖方应当承担责任。B错误,当事人需要在检验后发现不合格及时或者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要求损害赔偿。C错,依第38条(1),买方必须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或由他人检验货物,而不是依自己的习惯安排检验。D错误,依38条,如已知有新的目的地,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

  • 第21题:

    多选题
    中国甲公司与新加坡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从中国出口一批瓷器的合同,采用CFR贸易术语,甲公司按期在装运港装船,但忘记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此时,货物在运输途中因海上风险而损毁,买方来函称未办理货物保险,因此向甲公司提出索赔。依2000年《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相关国际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A

    甲公司依CFR术语没有安排投保的义务

    B

    货物的损失应由其向保险公司索赔

    C

    甲公司可以拒绝乙公司的索赔,因为风险已转移至乙公司

    D

    甲公司应对货损负责,因其没有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导致乙公司未办理保险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投保。A对,在CFR术语下,卖方没有义务安排投保。但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是其重要义务,如果卖方未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导致买方未能及时办理保险手续,由此引起的损失由卖方负担,所以D正确。B错,本题没有投保,因此,乙公司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C错,由于甲公司在通知上违约,对此造成的损失,甲公司还得承担责任。

  • 第22题:

    问答题
    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6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承运人的“希望”号轮按时抵达乙国装货,H公司提供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在“希望”号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同遇台风使部分白糖受损。B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物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的保险公司是否应对该批白糖的损失进行赔偿?为什么?

    正确答案: 本案中的保险公司不应赔偿。因为本案A公司投保的是平安险,本案货损是因为台风引起,台风属于自然灾害,本案台风引起的是货物的部分损失,而不是全损,平安险不包括内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因此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货主希望得到此种情况下的赔偿,应当投保水渍险,因为水渍险对自然灾害引起的部分损失是赔偿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的买方与古巴的卖方签订了一份一级食糖买卖合同,选择的贸易术语为FOB。古巴卖方按照合同的规定于2011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中国买方在目的港接收货物时,发现食糖的质量实际上仅为二级,低于合同所规定的要求。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
    A

    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故卖方不承担责任

    B

    买方应先从承运人处接收货物

    C

    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减价

    D

    只有在食糖与合同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才可以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货物的质量存在问题,属于卖方的品质担保责任问题,对卖方违反义务的行为,买方可以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

  • 第24题:

    多选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

    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

    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

    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

    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贸易术语通则的商事惯例,意味着要求当事人选择才适用,但是新的2010年通则的生效并不意味着2000年通则的废止,而是二者并行,由当事人选择适用
    B项,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有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但本题当事人选择适用FOB术语,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的规定,公约的适用是任意性的,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中,当事人已经约定适用FOB术语,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2000年贸易术语中FOB意味着“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
    C项,适用FOB术语时,由买方负责运输。在本题中,B公司作为买方,应负责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项,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不是选择了贸易术语,就排除公约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