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对原告或第三人提供证据的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A.原告不能提供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B.原告或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原告或第三人在一审程序中未提供而在二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法院不予采纳 D.原告或第三人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法院准许,可在法庭调查中提供

题目
行政诉讼中,对原告或第三人提供证据的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

A.原告不能提供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B.原告或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原告或第三人在一审程序中未提供而在二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法院不予采纳
D.原告或第三人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法院准许,可在法庭调查中提供

相似考题
更多“行政诉讼中,对原告或第三人提供证据的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证据若干问题规定的精神和内容,以下有关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行为理解正确的有:( )

    A.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 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B.原告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行政案件中,原告有义务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C.原告在提起行政诉讼时,有义务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以证明其起诉行为符合法定的条件

    D.即使原告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也不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ABCD
    根据《行诉证据规定》第4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因此,B、C正确。第5条规定:“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据此,A正确。第6条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据此,D也正确。

  • 第2题:

    在行政诉讼中,下列证据收集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

    A.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在诉讼过程中,诉讼代理人可向案件的证人收集证据

    C.在诉讼过程中,被告经法院同意可以向原告收集证据

    D.行政诉讼中被告提供的证据必须来自行政程序


    参考答案:C

  • 第3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行政诉讼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B.行政诉讼被告无正当理由不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调查收集相应证据

    C.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

    D.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ACD

  • 第4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精神和内容,以下有关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行为理解正确的有(  )。

    A.在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可以放弃举证,并不会因此而导致败诉的法律后果
    B.原告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行政案件中,原告有义务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C.原告在提起行政诉讼时,有义务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以证明其起诉行为符合法定的条件
    D.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E.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 第5题:

    对于原告在诉讼中的举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告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可以认定该行政行为合法
    B:原告逾期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原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法院绝对不予采纳
    D:对于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原告必须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

    答案:B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行诉解释》第26条第1款规定:“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因而原告对于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承担举证责任,故A项不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是错误的;《行诉解释》第27条第(1)项规定:“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因而原告必须在起诉期限内提供证据,故B项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正确的;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并没有规定法院绝对不得采纳原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故C项是错误的;《行诉解释》第27条第(2)项规定:“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故D项错误。

  • 第6题:

    关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被告应当提供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 B、被告应当提供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 C、原告应当提供被告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证据
    • D、原告应当提供被告有过错的证据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根据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但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即可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收集证据正确的做法是()。

    • A、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 B、被告提供的证据必须来自于行政程序
    • C、被告可以委托代理人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 D、经法院批准,被告可以搜集以前自己未收集的证据

    正确答案:A

  • 第9题:

    行政诉讼中,原告和第三人应当在()提供证据。

    • A、开庭审理前
    • B、法庭调查时
    • C、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
    • D、法庭辩论时

    正确答案:A,C

  • 第10题:

    行政诉讼中,()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 A、原告
    • B、被告
    • C、第三人
    • D、法院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告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可以认定该行政行为合法

    B

    原告逾期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

    被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法院不予采纳

    D

    对于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原告必须举证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行政诉讼法》第37条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B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第1款规定,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0条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当事人对第一审认定的证据仍有争议的,法庭也应当进行质证。这意味着法律并没有规定法院绝对不得采纳被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
    D项,《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1款规定,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②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 第13题: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举证责任的范围包括()。

    A、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B、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

    C、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若因被告原因无法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D、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此项作为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例外


    答案:ABCD

  • 第14题:

    申请保全证据是( )在行政诉讼中的一项权利。

    A.审判人员

    B.第三人

    C.原告

    D.被告


    参考答案:BCD

  • 第15题:

    对于原告在诉讼中的举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告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可以认定该行政行为合法
    B.原告逾期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原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出的证据,法院绝对不予采纳
    D.对于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原告一律必须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

    答案:B
    解析:
    原告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并不免除被告证明自己行为合法的责任;原告逾期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原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出的证据,法院原则上不予采纳,但有例外;对于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原告原则上必须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但存在例外。

  • 第16题:

    对于原告在诉讼中的举证,下列说法正确是:()

    A:原告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可以认定该行政行为合法
    B:原告逾期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原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法院绝对不予采纳
    D:对于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原告一律必须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

    答案:B
    解析:
    举证责任是法律假定的一种后果,指承担该责任的当事人必须对自己的主张举出主要的事实根据,以证明其确实存在,否则将承担败诉后果。举证责任制度是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机关对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原告亦应承担举证责任。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仅限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特别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行诉证据规定》第6条规定,原告提供的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故A项错误。《行诉证据规定》第7条规定,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故B项正确。《行诉法解释》第31条第3款规定,被告在二审中向法院提交一审中未提交的证据,不得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行诉证据规定》第50条规定,二审中,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进行质证。这意味着并没有规定法院绝对不得采纳原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故C项是错误的。《行诉证据规定》第4条第2款规定,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提出过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1)被告应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2)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并能作出合理说明的,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 第17题:

    在行政诉讼中,( )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被告的上级机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法。《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 第18题:

    在行政诉讼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诉讼中被告可以向证人或原告收集证据
    • B、法院不得主动对证据予以保全
    • C、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 D、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行政诉讼中,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被告不得再向证人或原告收集证据
    • B、法院不得主动对有利于被告的证据予以保全
    • C、法院不得自行调取对被告有利的证据
    • D、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在行政诉讼中,下列证据收集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 B、在诉讼过程中,诉讼代理人可向案件的证人收集证据
    • C、在诉讼过程中,被告经法院同意可以向原告收集证据
    • D、行政诉讼中被告提供的证据必须来自行政程序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 B、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一律视为没有相应证据
    • C、行政诉讼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 D、行政诉讼中被告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证据的,无需经人民法院准许,只要能够提供合理说明,即可以延期提供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均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 B、人民法院不能主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 C、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证据保全
    • D、在证据可能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证据保全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行政诉讼中,对原告或第三人提供证据的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 A、原告不能提供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 B、原告或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 C、原告或第三人在一审程序中未提供而在二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法院不予采纳
    • D、原告或第三人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法院准许,可在法庭调查中提供

    正确答案:D

  • 第24题:

    判断题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