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发生共同延误事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按照延误时间的长短,由责任方共同分担延误带来的损失 B:发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可得到工期和费用补偿,但得不到利润补偿 C:承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但得不到费用补偿 D:客观原因造成的初始延误,承包人可得到工期补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题目
工程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发生共同延误事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按照延误时间的长短,由责任方共同分担延误带来的损失
B:发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可得到工期和费用补偿,但得不到利润补偿
C:承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但得不到费用补偿
D:客观原因造成的初始延误,承包人可得到工期补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相似考题
更多“工程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发生共同延误事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在招投标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在招标过程中邀请投标人进行了现场考察,投标人考察现场后,以书面形式提出质疑,招标人给予了书面解答。事件2:开标时,发现投标人没按要求提供合格的投标保函,在正常履行招投标程序后,中标的施工单位按照要求提交了履约保函。事件3: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承包人负责设计的图纸,经工程师审核签认后使用。但是,由于设计质量缺陷给工程造成了损失。事件4: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承包人采购的材料,使用前已经按工程师的要求进行了抽检试验并表明质量合格。投入使用后,工程师发现由于材料原因已完工工程的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事件5: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部分施工环境有放射、毒害性。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事件2中,施工单位提交的履约保函,属于我国《担保法》规定的( )担保。
    A.留置
    B.保证
    C.定金
    D.质押

    答案:B
    解析:
    B

  • 第2题:

    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模式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 )不可以进行工期索赔。
    A、因发包人原因导致的暂停施工
    B、发包人提供的工程设备延误到货
    C、承包人机械维修暂时停工
    D、发包人提供的基准资料错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进度管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非承包人原因导致合同进度计划工作延误,应给承包人延长工期和(或)增加费用,并支付合理利润。参见教材P119。

  • 第3题: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情形,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是( )。

    A.发生泥石流将拟建工厂选址覆盖
    B.工程经验收不合格
    C.建设单位延期支付工程款,经催告后同意提供担保
    D.施工单位施工组织不力,导致工程工期延误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点是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合同法》第9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第4题:

    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关于工程师的说法,正确的有()

    A、工程师可以行使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权力
    B、工程师无权行使施工合同中隐含的权力
    C、工程师在合同履行期间独立工作
    D、施工合同履行中,工程师属于雇主人员
    E、工程师应当以雇主的名义作出决定

    答案:A,C,D
    解析:
    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工程师属于雇主人员,但不同于雇主雇佣的一般人员,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独立工作。工程师可以行使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或必然隐含的权力,雇主只是授予工程师独立作出决定的权限。通用条款明确规定,除非得到承包商同意,雇主承诺不对工程师的权力做进一步的限制。选项B,工程师可以行使合同中必然隐含的权力。选项E,工程师可以独立作出决定。

  • 第5题:

    根据NEC《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争议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

    A、由施工合同当事人共同选定“评判人”作出决定
    B、由雇主聘请的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协调
    C、由工程师负责裁决
    D、由承包商与项目经理共同处理

    答案:A
    解析:
    [考点]英国NEC合同文本。合同争议首先提交给当事人共同选定的“评判人”,独立、公正地做出处理决定。

  • 第6题:

    工程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发生共同延误事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按照延误时间的长短,由责任方共同分担延误带来的损失
    B.发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可得到工期和费用补偿,但得不到利润补偿
    C.承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但得不到费用补偿
    D.客观原因造成的初始延误,承包人可得到工期补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252
    在共同延误情况下,要具体分析哪一种情况延误是有效的,应依据以下原则:(1)首先判断造成拖期的哪一种原因是最先发生的,即确定“初始延误”者,它应对工程拖期负责。在初始延误发生作用期间,其他并发的延误者不承担拖期责任;(2)如果初始延误者是发包人原因,则在发包人原因造成的延误期内,承包人既可得到工期延长,又可得到经济补偿;(3)如果初始延误者是客观原因,则在客观因素发生影响的延误期内,承包人可以得到工期延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4)如果初始延误者是承包人原因,则在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延误期内,承包人既不能得到工期补偿,也不能得到费用补偿。

  • 第7题:

    按照延误事件之间的时间关联性划分,工程延误包括()

    • A、直接延误
    • B、间接延误
    • C、单一延误
    • D、共同延误
    • E、交叉延误

    正确答案:C,D,E

  • 第8题:

    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出现设计图纸与工程量清单对项目特征描述不符的,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按设计图纸施工,不调整价款
    • B、按设计图纸施工,并重新确定综合单价
    • C、按工程量清单描述施工,不调整价款
    • D、按工程量清单描述施工,并调整价款

    正确答案:B

  • 第9题:

    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模式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不可以进行工期索赔。

    • A、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迟延
    • B、承包人采购的材料没有及时到货
    • C、隐蔽工程重新检验证明质量合格
    • D、监理人的指示延误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出现设计图纸与工程量清单对项目特征描述不符的,处理方式是()。
    A

    按设计图纸施工,不调整价款

    B

    按设计图纸施工,并重新确定综合单价

    C

    按工程量清单描述施工,不调整价款

    D

    按工程量清单描述施工,并调整价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共同延误的处理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初始延误发生作用期间,其他并发延误者按比例承担责任

    B

    若初始延误者是发包人,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可得到经济补偿

    C

    若初始延误者是客观原因,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不能得到经济补偿

    D

    若初始延误者是承包人,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在基准日期后法律变化导致承包人在合同履行中所需要发生的费用和工期发生变化的,正确的处理方式有(  )。
    A

    费用发生约定以外的增加时,由发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

    B

    费用发生约定以外的减少时,应从合同价格中予以扣减

    C

    费用发生约定以外的增加时,由发承包双方共同承担增加的费用

    D

    因法律变化造成工期延误的,工期应予以顺延

    E

    因法律变化造成工期延误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由总监理工程师按约定处理


    正确答案: C,D
    解析:

  • 第13题:

    某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在招投标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在招标过程中邀请投标人进行了现场考察,投标人考察现场后,以书面形式提出质疑,招标人给予了书面解答。事件2:开标时,发现投标人没按要求提供合格的投标保函,在正常履行招投标程序后,中标的施工单位按照要求提交了履约保函。事件3: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承包人负责设计的图纸,经工程师审核签认后使用。但是,由于设计质量缺陷给工程造成了损失。事件4: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承包人采购的材料,使用前已经按工程师的要求进行了抽检试验并表明质量合格。投入使用后,工程师发现由于材料原因已完工工程的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事件5: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部分施工环境有放射、毒害性。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事件3中,由于设计质量缺陷,工程师要求拆除重做,其处理的原则为( )。
    A.由承包人负责拆除
    B.由承包人负责拆除发生的费用
    C.由发包人承担拆除发生的费用
    D.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答案:A,B
    解析:
    A B

  • 第14题:

    以下列举的事件中,承包商可以提出索赔是( )。

    A: 施工期间发生强暴雷雨天气,致使施工中断数日
    B: 工程设计存在缺陷,进行方案修改造成工期拖延
    C: 采用科学管理措施,工程提前完成
    D: 业主在支付期限内,延误了支付
    E: 监理人对于合同文件进行了歧义解释造成费用增加

    答案:A,B,E
    解析:
    承包商可以提起索赔的事件一般包括:发包人或者监理工程师原因,工程设计变更原因,不可抗力原因,物价上涨或政策变化原因,以及其他非承包商原因,造成工程工期延长或者费用增加的各种情况。本题中,A、B、E都符合“非承包商原因,且费用或工期增加”的条件。但选项C和D,没有提及费用增加或工期延后的后果。如果没有造成费用增加或者工期的延误,那么也就构不成索赔。故正确答案是A、B、E

  • 第15题:

    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下列属于工程计量范围的是( )。

    A:工程变更修订的工程定额内容
    B:合同文件中规定的各种费用支付项目
    C:暂列金额中的计日工
    D:擅自超出施工图纸施工的工程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55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计量。工程计量的范围包括:工程量清单及工程变更所修订的工程量清单的内容;合同文件中规定的各种费用支付项目,如费用索赔、各种预付款、价格调整、违约金等。

  • 第16题:

    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关于工程师的说法,正确的有()。

    A.工程师可以行使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权力
    B.工程师无权行使施工合同中隐含的权力
    C.工程师在合同履行期间独立工作
    D.施工合同履行中,工程师属于雇主人员
    E.工程师应当以雇主的名义作出决定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FIDIC合同条件部分条款。选项B,工程师可以行使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或必然隐含的权力。选项E,工程师可以独立作出决定。

  • 第17题:

    某矿山地面选矿厂工程,工程造价约5000万元,建设单位采用公并招标的方式选择 施工队伍。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应在开标前一天下午6点前将投标文件及100万元的投标 保证金提交给招标办公室,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直接转入履约保证金,未招标单位的投 标保证金在开标后6个月内退还。
    某建筑工程公司最终以5100万元中标,该公司中标后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 合同约定:
    (1)施工单位负责工地三通一平工作,延误工程开工需承担责任。
    (2)施工场地发生安全事故,由施工单位负全部责任。
    (3)每月支付工程款,根据工程质量、进度情况由监理签证后进行支付。
    (4)实行工期总承包,无论何种原因发生延误,施工单位承担损失。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础施工发现勘察资料不正确,设计单位进行了变更,工程量增加。
    事件二 :工程施工进人当地雨季,连续6d大雨,造成主体厂房屋面混凝土无法正常 连续浇筑,最终造成工期延误8d。
    事件三:当地雨季发生滑坡,造成供电中断2d,延误工程正常施工。
    为防止安全事故和转移风险,施工单位为每个工人投保了工地意外伤害险,有一名工 人轮休回家探亲,期间发生泥石流事故,该名工人遇难。
    问题
    (1)招标文件中哪些内容不正确?
    (2)所签订合同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3)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事件,应如何索赔?
    (4)轮休工人发生死亡应如何索赔?


    答案:
    解析:
    (1)投标截止时间应与开标时间相同。投标保证金一般不超过投标报价的2%,最高 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开标后未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应尽快退还。
    (2)所签订合同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是:
    1)三通一平工作不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应根据工作内容,具体分析,业主也有责任。
    2)施工场地发生安全事故,一般由施工单位负责,但有时也要看具体原因,应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确定。
    3)要区分发生延误的原因,确定责任单位。
    (3)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事件,索赔情况如下:
    事件一,施工单位可以向建设单位索赔费用和工期,建设单位向勘察设计单位进行 索赔。
    事件二,施工单位应当预测到雨季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或方案, 因此不能索赔。
    事件三,供电中断,不是施工方的责任,可以索赔。
    (4)轮休工人发生死亡,由于施工单位购买的是工地意外伤害险,回家探亲期间发生 事故,不属于工地意外伤害,无法进行索赔。

  • 第18题:

    按照延误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划分,工程延误包括( )。

    A、直接延误
    B、间接延误
    C、单一延误
    D、共同延误
    E、交叉延误

    答案:C,D,E
    解析:
    2018版教材P332
    4.按照延误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划分 (1)单一延误 (2) 共同延误 ( 3 )交叉延误

  • 第19题:

    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出现设计图纸与工程量清单对项目特征描述不符的,处理方式是()。

    • A、按设计图纸施工,不调整价款
    • B、按设计图纸施工,并重新确定综合单价
    • C、按工程量清单描述施工,不调整价款
    • D、按工程量清单描述施工,并调整价款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工程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发生共同延误事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按照延误时间的长短,由责任方共同分担延误带来的损失 
    • B、发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可得到工期和费用补偿,但得不到利润补偿 
    • C、承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但得不到费用补偿 
    • D、客观原因造成的初始延误,承包人可得到工期补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出现设计图纸与工程量清单对项目特征描述不符的,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

    按设计图纸施工,不调整价款

    B

    按设计图纸施工,并重新确定综合单价

    C

    按工程量清单描述施工,不调整价款

    D

    按工程量清单描述施工,并调整价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共同延误的处理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初始烟雾发生的作用时间,其他并发延误者按比例承担责任

    B

    若初始延误者是发包人,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可得到经济补偿

    C

    若初始延误者是客观原因,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不能得到经济补偿

    D

    若初始延误者是承包人,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模式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不可以进行工期索赔。
    A

    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迟延

    B

    承包人采购的材料没有及时到货

    C

    隐蔽工程重新检验证明质量合格

    D

    监理人的指示延误


    正确答案: B
    解析: 合同履行过程中非承包人原因导致合同进度计划工作延误,应给承包人延长工期和(或)增加费用,并支付合理利润。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情形,当事人催告后方可以单方解除的是()。
    A

    发生泥石流将拟建工厂选址覆盖 

    B

    由于报价失误,施工单位在订立合同后表示无力履行 

    C

    建设单位延期支付工程款 

    D

    施工单位施工组织不力,导致工程工期延误,使该项目已无投产价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