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秩序
B.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规定,不征或者少征税款的行为
C.犯罪主体不限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过失也可构成此罪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下列有关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构成要件,表述正确的是()。
第6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徇私舞弊型涉税渎职犯罪的是()。
第8题: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和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主体是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逃税罪和逃避缴纳税款罪的犯罪主体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
骗取出口退税罪和抗税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第9题:
纳税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免税导致不征或少征税款
税务人员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不征或少征税款
税务人员为照顾朋友违规决定不征或少征税款
税务人员因税收业务不熟造成不征或少征税款
第10题: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税收法规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犯罪主体不限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过失也可构成此罪
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11题:
涉税渎职犯罪分为徇私舞弊型渎职罪、滥用职权型渎职罪、玩忽职守型渎职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主体都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如果行为人与其他犯罪分子有欺骗的共同故意,在办理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帮助骗取抵扣税款或者出口退税的,可构成诈骗罪或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共犯,按照共同犯罪定罪处罚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任何自然人或单位都能成为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在主观方面都表现为故意
第12题:
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应当按照逃税罪或者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共犯论处
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在主体上的区别是,前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区别滥用职权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标志是主体是否是税务人员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什么是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罪?
第17题:
简述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刑事处罚。
第18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第19题: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侵犯的客体相同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主体都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任何自然人或单位都能成为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在主观方面都表现为故意
第20题:
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应当按照逃避缴纳税款罪或者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共犯论处
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上的区别是,前者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
区别滥用职权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标志是主体是否是税务人员
第21题: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玩忽职守罪
第22题:
第23题: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而渎职罪则是过失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侵害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活动秩序和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司法活动秩序
非法出售发票罪的客体是国家发票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如果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纳税人财物,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应以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