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主体仅限于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
第4题:
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罪的主观要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犯罪主体包括()。 Ⅰ.证券交易所 Ⅱ.期货交易所 Ⅲ.证券公司 Ⅳ.基金管理公司
第6题:
Ⅰ、Ⅲ、Ⅳ
Ⅰ、Ⅱ、Ⅲ
Ⅰ、Ⅱ、Ⅲ、Ⅳ
Ⅰ、Ⅱ、Ⅳ
第7题:
Ⅰ、Ⅲ、Ⅳ
Ⅰ、Ⅱ、Ⅲ
Ⅰ、Ⅱ、Ⅲ、Ⅳ
Ⅰ、Ⅱ、Ⅳ
第8题:
侵犯的客体相同;
两者都是主观故意犯罪;
犯罪主体相同;
利用的信息不同。
第9题: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
第10题:
情节不严重可能不构成犯罪
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
情节严重的构成内幕交易罪
第11题:
Ⅰ、Ⅱ、Ⅲ、Ⅳ
Ⅰ、Ⅱ、Ⅲ
Ⅰ、Ⅱ、Ⅳ
Ⅰ、Ⅲ、Ⅳ
第12题:
行为人利用了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
行为人利用了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公开信息
行为人违反规定,从事与未公开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
构成本罪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第13题:
第14题:
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掌握的客户资金动向信息,属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中的“非公开信息”。()
第15题: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基本犯罪构成是()
第16题:
利用未公开信息罪与内幕交易罪相比较:()
第17题:
下列属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犯罪主体的是()。 Ⅰ.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 Ⅱ.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 Ⅲ.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 Ⅳ.基金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18题:
犯罪人利用的信息尚处于秘密状态而未予公开;
犯罪人利用的是尚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犯罪人利用的信息有可能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犯罪人利用的是不能公开的内幕信息。
第19题:
该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保险公司从业人员可以构成该罪主体
主观方面不知道是未公开信息而加以利用也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内幕交易罪和利用未公开信息罪的信息范围相同
第20题:
Ⅰ、Ⅱ、Ⅲ、Ⅳ
Ⅰ、Ⅱ、Ⅳ
Ⅱ、Ⅲ、Ⅳ
Ⅰ、Ⅱ、Ⅲ
第21题:
Ⅰ、Ⅲ、Ⅳ
Ⅰ、Ⅱ、Ⅲ
Ⅰ、Ⅱ、Ⅲ、Ⅳ
Ⅰ、Ⅱ、Ⅳ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侵犯的客体不同;
犯罪主体不同;
利用信息的内容不同;
犯罪主观方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