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将自己的一部苹果手机作价4000元出售小李,后小王告诉小李4000元的价款请求权转让给了其朋友张某。但在交货前一天,甲的手机被盗。则小李:( )A.得解除合同并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B.得对小王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C.不得解除合同并不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D.不得解除合同但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题目
小王将自己的一部苹果手机作价4000元出售小李,后小王告诉小李4000元的价款请求权转让给了其朋友张某。但在交货前一天,甲的手机被盗。则小李:( )

A.得解除合同并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B.得对小王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C.不得解除合同并不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D.不得解除合同但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相似考题
更多“小王将自己的一部苹果手机作价4000元出售小李,后小王告诉小李4000元的价款请求权转让给了其朋友张某。但在交货前一天,甲的手机被盗。则小李:(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王和小李是一对情侣,后因一些原因小李提出分手,小王扬言如果分手便要给小李全家人好看,小李报了警。警察在通往小王家路上截获了带着凶器去小李家的小王。小王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
    A 项正确、D 项错误,《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 罪预备。”题干中,小王带着凶器准备行凶被警察截获,属于犯罪预备。
    B 项错误,《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 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题干中,小王在路上还未着手实行犯罪,不符合“犯罪过程中”这一要件; 小王是由于警察的截获而放弃,不符合“自动放弃”这一要件。
    C 项错误,《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题干中,小王在去往小李家的路上被截获,还未着手实行犯罪,因此不属于犯罪 未遂。

  • 第2题:

    下列哪一种情形,行为人小王的意思表示不存在瑕疵?()

    A:小王与朋友小李经过一报刊亭的时候,小王对小李表示说,只要小李敢拿起一本杂志马上跑掉的话,第二天就送小李一辆宝马轿车
    B:小王的母亲病危,临终前要求小王将其经营的酒店转让给妹妹小红,小王虽不情愿,但不愿违背母亲心愿,遂将酒店转让给小红。母亲病逝后小王要求小红返还该酒店
    C:恶老三采取强迫的手段迫使小王购买其种植的苹果,小王虽不情愿但迫于无奈只得购买,后觉得味道还可以遂将苹果全部吃掉
    D:小赵委托小王购买火车票,小王被火车站告知该车次车票已经售完,小王告知小赵该事实后得知小齐欲转让同一车次的车票,遂向小齐购买,购买后小赵告诉小王自己已买到火车票,小王遂向小齐要求退还

    答案:D
    解析:
    A项属于戏谑行为,指表意人根本没有追求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而是以开玩笑的形式作出的意思表示;B项属于真意保留,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追求的效果意思,而为与效果意思相反的表示行为,真意保留作出的意思表示一般发生法律效力,不因保留而无效;C项是因胁迫而为的意思表示,即使小王没有行使撤销权,其当时的意思表示也是不自由的;因此ABC项属于意思表示瑕疵,不当选。D项小王作出的意思表示是其真实、自愿的内心表示,不存在意思表示瑕疵,当选。

  • 第3题:

    老王生子大王、小王,老李生女小李。小王与小李结婚,生子王小李。按照老王的遗嘱,大王、小王各继承了老王遗产的二分之一。现小王死亡。经查,小王未订立遗嘱。如果在小王的遗产分割前,小李也死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王的遗产最终无人可继承
    B.小李的遗产最终无人可继承
    C.小李的遗产只能由王小李转继承
    D.小李可继承的小王的遗产,由老李和王小李转继承

    答案:D
    解析:
    继承人先继承后死亡的情形,适用转继承。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死亡的,由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本题中,小王死亡后,小李为其法定继承人之一,应继承小王的部分遗产份额。但是在小王的遗产分割前,小李也死亡,则小李可继承的小王的遗产,由老李和王小李转继承。

  • 第4题:

    已知“如果小王不上场,那么小李也不上场”与“要么小王不上场,要么小李也不上场”同真,则()为假。

    • A、只有小王上场,小李才上场
    • B、如果小王上场,那么小李也上场
    • C、小王与小李均上场
    • D、小王或小李上场
    • E、小王不上场或小李上场

    正确答案:B,C,E

  • 第5题:

    小王欠小李500元,小李欠小张500元,小李告诉小王由小王向小张支付欠款,结果小王到期未还钱,下列关于还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张应向小王主张债权
    • B、小张应向小李主张债权
    • C、小李没有向小张还钱的义务
    • D、小王没有向小张还钱的义务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不属于合同转让情形的一项是()。

    • A、小李欠小王100元钱,但由于别的原因,让张先生替小李还债
    • B、小李借给小王1000元钱,现在小李不在,小王让邻居帮他收下,等小李回来再交给他
    • C、小李借给小王1000元钱,但小李让小王将钱还给张先生
    • D、公司甲支付10万元帮助公司乙还债给公司丙,公司乙再帮公司甲收回在公司丁的欠款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和”是介词的有()。
    A

    小王和小李都是党员。

    B

    小王和小李谈过一次话。

    C

    小王明天和小李去上学。

    D

    小王和小李是好朋友。

    E

    昨天小王没和小李去看戏。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2006年5月10日,小李借用小王的手机,约定1个月以后归还。5月19日,小李决定将该手机买下,并打电话告诉小王。5月20日,小王同意。5月25日,小李将手机的价款支付给小王。该手机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是(  )。[2006年真题]
    A

    5月10日

    B

    5月19日

    C

    5月20日

    D

    5月25日


    正确答案: A
    解析:
    《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物权法》第25条又对简易交付进行了规定,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占有该动产的情形,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本题构成简易交付,该手机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应当为合同生效的时间。该买卖合同自小王同意买卖合同时生效,即为5月20日,故手机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是5月20日。

  • 第9题:

    问答题
    你和小王、小李组成临时团队。你是负责人。小王平时工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小李平时比较沉默,但在领导面前却积极反馈你们小组的成果,结果领导表扬了小李,还让小王向小李学习,小王很低落,你怎么做?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老王生子大王、小王,老李生女小李。小王与小李结婚,生子王小李。老王订立遗嘱,其遗产由大王、小王各继承二分之一。现小王死亡。经查,小王未订立遗嘱。如果在小王的遗产分割前,小李也死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小王的遗产最终无人可继承

    B

    小李的遗产最终无人可继承

    C

    小李的遗产只能由王小李转继承

    D

    小李可继承的小王的遗产,由老李和王小李转继承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小王和小李是朋友,因此小王可以以小李的房屋为保险标的投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小王对小李的房屋没有可保利益,所以小王不可以以小李的房屋为保险标的投保。

  • 第12题:

    判断题
    小李和小王是好朋友,小李是甲保险公司新入司的营销员,他和小王推荐甲公司的一款新产品,并承诺把这张保单的首期佣金返还给小王。小李的行为是否违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小王将自己的一部苹果手机作价4000元出售小李,后小王告诉小李4000元的价款请求权转让给了其朋友张某。但在交货前一天,甲的手机被盗。则小李:( )

    A.得解除合同并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B.得对小王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C.不得解除合同并不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D.不得解除合同但得拒绝张某的给付请求

    答案:A
    解析:
    本题涉及合同解除以及债权让与中债务人的抗辩权问题。本题中,小王与小李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小王负有将手机交付给小李的义务,但在交付前该手机被盗,已经形成履行不能,小李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故可以向小王主张合同解除权。由于合同可以解除,则债务人小李可向债权让与中的受让人张某主张合同已消灭的抗辩权,故本题答案为A。

  • 第14题:

    已知“要么小王不去北京,要么小李不去北京”与“如果小王不去北京,那么小李也不去北京”同时为真,则下列判断为假的是()。

    A.如果小王去北京,那么小李也去北京
    B.只有小王去北京,小李才去北京
    C.小王与小李均去北京
    D.小王去北京或小李去北京
    E.小王不去北京或小李不去北京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假言推理。由两已知条件真可推出“小王去北京,小李不去北京”。此时为假的判断为AC。

  • 第15题:

    小王和小李是朋友,因此小王可以以小李的房屋为保险标的投保。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若“小李去但小王不去”为真,则下列命题中为假的是()。

    • A、或者小李不去,或者小王去
    • B、或者小李去,或者小王去
    • C、只有小李去,小王才去
    • D、如果小李去,那么小王去
    • E、并非“小李去且小王去”

    正确答案:A,D

  • 第17题:

    某作业现场,小王与小李进行施工支护拆除,需要用锤击钢钎,小王是抡锤人,小李是扶钎人,则锤击时,小王应站在小李的正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下列句子中“和”是介词的有()。

    • A、小王和小李都是党员。
    • B、小王和小李谈过一次话。
    • C、小王明天和小李去上学。
    • D、小王和小李是好朋友。
    • E、昨天小王没和小李去看戏。

    正确答案:B,C,E

  • 第19题:

    单选题
    2012年5月10日,小李借用小王的手机,约定1个月以后归还。5月19日,小李决定将该手机买下,并打电话告知小王。5月20日,小王同意。5月25日,小李将手机价款支付给小王。该手机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是(  )。
    A

    5月10日

    B

    5月19日

    C

    5月20日

    D

    5月25日


    正确答案: C
    解析:
    《物权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本题中,小李已经依法占有了手机,其买卖的合同行为自小王表示同意时成立。

  • 第20题:

    多选题
    已知“如果小王不上场,那么小李也不上场”与“要么小王不上场,要么小李也不上场”同真,则()为假。
    A

    只有小王上场,小李才上场

    B

    如果小王上场,那么小李也上场

    C

    小王与小李均上场

    D

    小王或小李上场

    E

    小王不上场或小李上场


    正确答案: E,B
    解析: 设“小王不上场”为p,“小李不上场”为q。首先,假设P为真,根据“要么小王不上场,要么小李也不上场”为真,则q为假,根据“如果小王不上场,那么小李也不上场”为真,这种假设不成立。其次,假设P为假,根据“要么小王不上场,要么小李也不上场”为真,则q为真,根据“如果小王不上场,那么小李也不上场”为真,这种假设成立。所以,p、q的真假情况应当是p假(即“小王不上场”为假或“小王上场”为真)q真(即“小李不上场”为真或“小李上场”为假)。A是前件真后件假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所以不选;B是前件真后件假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假的,所以要选;C是联言判断,肢判断一真一假,所以是假的,所以要选;D是相容选言判断,肢判断一真一假,所以是真的,所以不选;E是相容选言判断,肢判断都是假的,所以是假的,所以要选。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种情形,行为人小王的意思表示不存在瑕疵?(  )
    A

    小王与朋友小李经过一报刊亭的时候,小王对小李表示说,只要小李敢拿起一本杂志马上跑掉的话,第二天就送小李一辆宝马轿车

    B

    小王的母亲病危,临终前要求小王将其经营的酒店转让给妹妹小红,小王虽不情愿,但不愿违背母亲心愿,遂将酒店转让给小红。母亲病逝后小王要求小红返还该酒店

    C

    恶老三采取强迫的手段迫使小王购买其种植的苹果,小王虽不情愿但迫于无奈只得购买,后觉得味道还可以遂将苹果全部吃掉

    D

    小赵委托小王购买火车票,小王被火车站告知该车次车票已经售完,小王告知小赵该事实后得知小齐欲转让同一车次的车票,遂向小齐购买,购买后小赵告诉小王自己已买到火车票,小王遂向小齐要求退还车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意思表示有瑕疵包括意思表示不真实和不自由,意思表示不真实分为有意的不真实(真意保留、戏谑行为、虚伪表示、隐藏行为)与无意的不真实(重大误解)。
    A项,属于戏谑行为,是指表意人根本没有追求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而是以开玩笑的形式作出的意思表示。
    B项,属于真意保留,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追求的效果意思,而为与效果意思相反的表示行为,真意保留作出的意思表示一般发生法律效力,不因保留而无效。
    C项,是因胁迫而为的意思表示,即使小王没有行使撤销权,其当时的意思表示也是不自由的。
    D项,小王作出的意思表示是其真实、自愿的内心表示,不存在意思表示瑕疵。

  • 第22题:

    多选题
    若“小李去但小王不去”为真,则下列命题中为假的是()。
    A

    或者小李不去,或者小王去

    B

    或者小李去,或者小王去

    C

    只有小李去,小王才去

    D

    如果小李去,那么小王去

    E

    并非“小李去且小王去”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某作业现场,小王与小李进行施工支护拆除,需要用锤击钢钎,小王是抡锤人,小李是扶钎人,则锤击时,小王应站在小李的正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老王生子大王、小王,老李生女小李。小王与小李结婚,生子王小李。老王订立遗嘱,其遗产由大王、小王各继承二分之一。现小王死亡。经查,小王未订立遗嘱。如果在小王死亡后,小李、老王也相继死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老王的遗产最终无人可继承

    B

    大王可继承老王的全部遗产

    C

    老王遗产中应由小王继承的部分,由王小李转继承

    D

    老王遗产中应由小王继承的部分,由王小李代位继承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