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
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隶属性
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D、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第2题:
第3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A.劳动者
B.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C.行为
D.物
第4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有( )。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
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隶属性
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D.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第9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第10题:
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
第11题:
用工权利能力
用工行为能力
劳动休息权利
劳动权利能力
行为能力
第12题:
用工权利能力
用工行为能力
劳动休息权利
劳动权利能力
行为能力
第13题:
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为()
A、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C、工会与企业行政
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第14题: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B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
C劳动者必须适应生产的要求
D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E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第15题:
对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表述正确的是( )。
A.企业工会组织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一
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法律的参与者
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D.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E.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21题:
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
第22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一方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另一方是()。
第23题: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从属性
第24题: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和行政关系
劳动者和行政主体
用人单位和行政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