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用生物学方法或生化方法测定生理活性物质属
A.含量测定
B.效价测定
C.鉴别反应
D.杂质检查
E.t检验
第2题:
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故称为间接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2)加稀释的受检血清:其中的特异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经洗涤后,固相载体上只留下特异性抗体。其他抗体及血清中的杂质由于不能与固相抗原结合,在洗涤过程中被洗去。 (3)加酶标抗抗体:与固相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从而使该抗体间接地标记上酶。洗涤后,固相载体上的酶量就代表特异性抗体的量。例如欲测人对某种疾病的抗体,可用酶标羊抗人IgG抗体。 (4)加底物显色:颜色深度代表标本中受检抗体的量。 本法主要用于对病原体抗体的检测而进行传染病的诊断。间接法的优点是只要变换包被抗原就可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方法。 间接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抗原的纯度。虽然有时用粗提抗原包被也能取得实际有效的结果,但应尽可能予以纯化,以提高试验的特异性。特别应注意除去能与一般健康人血清发生反应的杂质,例如以E.Coli为工程酶的重组抗原,如其中含有E.Coli成份,很可能与受过E.Coli感染者血清中的抗E.Coli抗体发生反应。抗原中也不能含有与酶标抗人Ig反应的物质,例如来自人血浆或人体组织的抗原,如不将其中的Ig去除,试验中也发生假阳性反应。另外如抗原中含有无关蛋白,也会因竞争吸附而影响包被效果。 间接法中另一种干扰因素为正常血清中所含的高浓度的非特异性抗体。病人血清中受检的特异性IgG只占总IgG中的一小部分。IgG的吸附性很强,非特异IgG可直接吸附到固相载体上,有时也可吸附到包被抗原的表面。因此在间接法中,抗原包被后一般用无关蛋白质(例如牛血清蛋白)再包被一次,以封闭(blocking)固相上的空余间隙。另外,在检测过程中标本须先行稀释(1:40~1:200),以避免过高的阴性本底影响结果的判断。
第3题:
维生素E常用的测定方法有
A.重量法
B.气相色谱法
C.中和法
D.铈量法
E.生物效价法
第4题:
采用法定的化学方法确定某已知药物的真实性
A、含量测定
B、效价测定
C、鉴别反应
D、杂质检查
E、t检验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土壤速效钾常用()溶液浸提,土壤缓效钾常用()溶液浸提,浸提液中的钾含量常采用()方法测定。
第8题:
标准品系指()
第9题:
用生物学方法或生化方法测定生理活性物质()
第10题:
什么是噬菌体效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什么?其优点如何?
第11题:
第12题:
含量测定
效价测定
鉴别反应
杂质检查
t检验
第13题:
化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特点( )。
A.专属性强
B.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C.方便、快速
D.称为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E.与药物作用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第14题:
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的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者是
第15题:
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内容包括
A.药品名称
B.性状
C.鉴别
D.检查
E.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第16题:
生化药物含量测定的结果表示为
A.标示量%
B.ppm
C.含量%
D.ppb
E.效价
第17题:
第18题:
化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特点()。
第19题:
中国药典的附录包括()。
第20题:
用非水滴定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
第21题:
筛选新抗生素产生菌常用哪些方法?微生物法测定抗生素生物效价常用哪些方法?
第22题:
什么是效价?其测定方法有哪些?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间接方法。
第23题:
标示量%
ppm
含量%
ppb
效价
第24题:
专属性强
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方便、快速
称为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与药物作用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