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是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要制订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设备看管工和维修工有725人,行政文秘有103人,中层干部有59人,技工有58人,销售人员有43人。黄某在制订计划书时还收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平均离职率为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公司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15%,工程技术新增5%~6%,其他不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2)在核定定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题目
黄某是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要制订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设备看管工和维修工有725人,行政文秘有103人,中层干部有59人,技工有58人,销售人员有43人。黄某在制订计划书时还收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平均离职率为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公司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15%,工程技术新增5%~6%,其他不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2)在核定定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相似考题
更多“黄某是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要制订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设备看管工和维修工有725人,行政文秘有103人,中层干部有59人,技工有58人,销售人员有43人。黄某在制订计划书时还收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平均离职率为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公司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15%,工程技术新增5%~6%,其他不变。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二)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于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84.关于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正确的是( )。

    A.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补充2人

    B.销售人员需要补充4人

    C.文职人员需要补充5人

    D.生产维修人员补充111人


    正确答案:AD

     

    计算过程如下表:


     

    期初人数

    离职情况 

    明年增加情况 

    补充人数 

    生产及维修工人 

    850 

    8%
    68) 

    5%
    43

    111 

    文职人员

    56

    4%
    3

    10%
    6

    9

    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

    38

    3%
    2

    0
    0

    2

    销售人员

    24

    6%
    2

    15%
    4

    6

     

  • 第2题:

    黄某是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要制定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设备看管工、维修工有725人,行政文秘有103人。中层干部有59人,技工有58人,销售人员有43人。黄某在制定计划书时还收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平均离职率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公司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l0%~15%,工程技术人员增5%~6%,其他不变。(考点:教材第23页31~32)(8分)

    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正确答案:

  • 第3题:

    材料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5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小王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称为( )。查看材料

    A.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B.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C.培训规划
    D.晋升规划

    答案:A,B
    解析:
    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指3年以内的人力资源计划,又被称为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 第4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 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于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小王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称为( )。
    A.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 B.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C.培训规划 D.晋升规划


    答案:A,B
    解析:
    答案为AB。本题考查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指三年以内的人力资源计划,又被称为是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 第5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 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于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小王在编制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 10年后组织人员的总需求 B.现有人员数量
    C. 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率 D. 5年后可能离职人员数量


    答案:B,C
    解析:
    答案为BC。小王编制的是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所以其需要收集的信息有现有人员数量和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率。

  • 第6题:

    共用题干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5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个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正确的是()。
    A: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补充2人
    B:销售人员需要补充4人
    C:文职人员需要补充5人
    D:生产及维修工人需要补充111人

    答案:A,D
    解析:
    预测期需要补充的人数=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增加比例+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离职率。
    在编制下一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现有人员数量和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例。
    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是指3年以内的人力资源计划,又被称为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 第7题:

    共用题干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5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个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王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称为()。
    A: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B: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C:培训规划
    D:晋升规划

    答案:A,B
    解析:
    预测期需要补充的人数=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增加比例+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离职率。
    在编制下一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现有人员数量和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例。
    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是指3年以内的人力资源计划,又被称为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 第8题:

    黄某是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要制订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设备看管工和维修工有725人,行政文秘有103人,中层干部有59人,技工有58人,销售人员有43人。黄某在制订计划书时还收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平均离职率为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公司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15%,工程技术新增5%~6%,其他不变。?
    (1)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2)在核定定员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答案:
    解析:
    (1)设备看管工应采用接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设备定员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员工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按设备定员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
    类似设备看管工一类工种的定员人数,主要取决于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员工在同一时间内能够看管设备的台数,所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维修工应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岗位定员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按岗位定员适合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
    维修工这一岗位与以上论述相符,故应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2)在核定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①定员必须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②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③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④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⑤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⑥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 第9题:

    何人现任和平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11月中旬,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12月初的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盛将此任务交给了何人,并指出必须考虑和处理好下列的关键因素:  -------公司的现状。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秘和行政职员56人,工程技术人员40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高层管理人员10人。 -------统计数字表明,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离职率高达8%, 销售人员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离职率为4%,工程技术人员离职率为3%,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离职率为3%,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率只有1%,预计明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按企业已定的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加6%,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 要求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为明年提出合理可行的人员补充规划,其中要列出现有的、可能离职的,以及必须增补的各类人员的数目。


    正确答案:(1)假设你是何人,将如何编制这份人力资源规划。
    ①——现有人员数量;②——可能离职人员数量;③——预测期人员总需求;④——必须增补人员数量。(2)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流程
    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收集企业经营环境的相关信息。
    1、盘点现有人力资源:
    核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这一部分工作需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职务分析的有关信息来进行。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这一步工作与人力资源核查可同时进行,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的内外部条件选择预测技术,然后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和数量、质量进行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分两类:即直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和数学方法预测(定量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也称为人员拥有量预测,是人力资源预测的又一个关键环节,只有进行人员拥有量预测并把它与人员需求量相对比之后,才能制定各种具体的规划。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拥有量预测,即根据现有人力资源及其未来变动情况,预测规划各时间点上的人员拥有量;另一部分是对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量进行预测,确定在规划时间点上的各类人员的可供量。
    4、起草计划匹配供需。起草计划匹配供需包括:
    ①确定人员需求量。这步主要是把预测到的各规划时间点上的供给与需求进行比较,确定人员在质量、数量、结构及分布上的不一致之处,从而得到纯人员需求量。
    ②制定匹配政策以确保需求与供给的一致。这步实际是制定各种具体的规划和行动方案,保证需求与供给在规划各时间点上的匹配。主要包括: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需求计划、人员供给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人力资源费用计划等具体行动方案。
    5、执行规划和实施监控。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 第10题:

    黄某是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要制定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设备看管工、维修工有725人,行政文秘有103人,中层干部有59人,技工有58人,销售人员有43人,黄某在制定计划书时还收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平均离职率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公司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15%,工程技术增5%-6%,其它不变。 ①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②在核定定员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①答:1)设备看管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设备定员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按设备定员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公种。
    类似设备看管工一类公种的定员人数,主要取决于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看管设备的台数,所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2)维修工应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岗位定员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按岗位定员适合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
    维修工这一岗位与以上论述相符,故应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②答:1)定员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比例关系要协调。
    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创造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适时修订。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I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小王在编制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

    10年后组织人员的总需求

    B

    现有人员数量

    C

    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率

    D

    5年后可能离职人员的数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编制下一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现有人员数量和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例。

  • 第12题:

    问答题
    何仁现任和平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11月中旬,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12月初的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生将此任务交付给阿仁,并指出必须考虑和处理好下列关键因素: 1、公司的现状。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秘和行政职员56人,工程技术人员40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高层管理人员10人。 2、统计数字表明,近五年来,生产工人的离职率高达8%,销售员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为4%,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3%,高层管理人员只有1%,预计明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3、按企业已定的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员要增加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加6%,而生产及维修工人则要增加5%,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 要求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明年人员补充规划,其中要列出现有的、可能离职的,以及必需增补的各类人员的数目。 假设你是何仁,请针对上述情况和前提条件,编制一份人力资源规划。

    正确答案: 人员分类现有
    人数离职率离职
    人数增长率增长
    人数预测需求数
    (含替离职人员)明年
    人数
    生产及维修工人8508%685%43111893
    文秘和行政职员564%310%6962
    工程技术人员403%26%3543
    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3%2238
    销售人员246%215%4628
    高层管理人员101%1110
    合计10187856134107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黄鹏是某化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该公司副总要求他提出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该公司有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725人,行政文秘类职员103人,中层干部59人,技术人员58人,销售员43人。黄鹏在编制定员计划书时,采集到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的平均离职率为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照公司的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到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加5%到6%,其他人员结构不变。

    请您说明:

    (1)该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2)在核定定员时应当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①该公司设备看管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设备定员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按设备定员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类似设备看管工一类工种的定员人数,主要取决于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看管设备的台数,所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②维修工应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岗位定员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按岗位定员适合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维修工这一岗位与以上论述相符,故应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2)搞好劳动定员工作,核心是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故在核定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定员的科学标准应是保证整个生产过程连续、协调进行所必须的人员数量,因此,定员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所需的人员为依据。
    ②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应做好以下工作:
    a.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在制定产品方案时,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不要为了多
    留人或多用人而有意加大生产任务或工作量;
    b.提倡兼职。兼职既可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节约用人,又可以扩大员工的知识面,掌握多种技能,使劳动内容丰富多彩;
    c.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新的岗位的设置必须和新的劳动分工、协作关系相适应,即在原有的岗位上无法完成的职责出现的时候,才能产生新的定员。
    ③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关系;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产人员内部各类人员以及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在编制定员中,应处理好这些比例关系。
    ④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了解劳动者的基本状况,包括年龄、工龄、体质、性别、文化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进行工作岗位分析,即对每项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⑤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⑥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随着生产任务的变动,技术的发展,劳动组织的完善,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定员标准应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 第14题:

    黄某是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要制定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设备看管工、维修工有725人,行政文秘有103人,中层干部有59人,技工有58人,销售人员有43人,黄某在制定计划书时还收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平均离职率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公司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15%,工程技术增5%~6%,其他不变.

    (1)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8分)


    正确答案:
    (1)①设备看管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按设备定员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讦算定员人数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类似设备看管工一类工种的定员人数,主要取决于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看管设备的台数,所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②维修工应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按岗位定员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按岗位定员适合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维修工这一岗位与以上论述相符,故应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 第15题:

    材料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5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有( )。查看材料

    A.经济因素
    B.企业规模
    C.人口统计趋势
    D.组织文化

    答案:B,D
    解析:
    AC选项为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环境因素。

  • 第16题:

    共用题干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5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个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王在编制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A:10年后组织人员的总需求
    B:现有人员数量
    C: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率
    D:5年后可能离职人员的数量

    答案:B,C
    解析:
    预测期需要补充的人数=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增加比例+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离职率。
    在编制下一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现有人员数量和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例。
    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是指3年以内的人力资源计划,又被称为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 第17题:

    材料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5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小王在编制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查看材料

    A.10年后组织人员的总需求
    B.现有人员数量
    C.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率
    D.5年后可能离职人员的数量

    答案:B,C
    解析:
    在编制下一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现有人员数量和l年后人员的留任比例。

  • 第18题:

    材料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5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关于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补充2人
    B.销售人员需要补充4人
    C.文职人员需要补充5人
    D.生产维修人员需要补充111人

    答案:A,D
    解析:
    预测期需要补充的人数=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增加比例+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离职率。

  • 第19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于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小王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称为( )。
    A.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B.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C.培训规划
    D.晋升规划

    答案:A,B
    解析:

  • 第20题:

    黄鹏是某化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该公司副总要求他提出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该公司有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725人,行政文秘类职员1 03人,中层干部59人,技术人员5 8人,销售员43人。黄鹏在编制定员计划书时,采集到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的平均离职率为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照公司的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到1 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加5%到6%,其他人员结构不变。[ 2009年5月三级真题]


    请您说明:


    (1)该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2)在核定定员时应当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答案:
    解析:

    (1)该公司采用的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分别是:


    ①该公司设备看管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设备定员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按设备定员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类似设备看管工一类工种的定员人数,主要取决于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看管设备的台数,所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②维修工应采用按工作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岗位定员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按工作岗位定员适合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维修工这一岗位与以上论述相符,故应采用按工作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2)搞好劳动定员工作,核心是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故在核定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定员必须以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定员的科学标准应是保证整个生产过程连续、协调进行所必需的人员数量,因此,定员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所需的人员为依据。


    ②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应做好以下工作:


    a.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在制订产品方案时,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不要为了多留人或多用人而有意加大生产任务或工作量;


    b.提倡兼职。兼职既可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节约用人,又可以扩大员工的知识面,掌握多种技能,使劳动内容丰富多彩;


    c.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新的岗位的设置必须和新的劳动分工与协作关系相适应,即在原有的岗位上无法完成的职责出现的时候,才能产生新的定员。


    ③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关系,基本生产员工和辅助生产员工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产员工内部各类人员以及基本生产员工和辅助生产员工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在编制定员中,应处理好这些比例关系。


    ④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了解劳动者的基本状况,包括年龄、工龄、体质、性别、文化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进行工作岗位分析,即对每项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⑤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⑥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随着生产任务的变动,技术的发展,劳动组织的完善,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定员标准应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 第21题:

    [综合分析题] 何仁现任和平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11月中旬,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12月初的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生将此任务交给何仁,并指出必须考虑和处理好下列的关键因素: --公司的现状。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秘和行政职员56人,工程技术人员40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高层管理人员10人。 --统计数字表明,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离职率为4%,工程技术人员离职率为3%,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离职率为3%,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率只有1%,预计明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按企业已定的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加6%,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 (1)要求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为明年提出合理可行的人员补充规划,其中要列出现有的、可能离职的,以及必需增补的各类人员的数目。 (2)假设你是何仁,将如何编制这份人力资源规划?


    正确答案:(1)明年人员补充规划(见下表)
    ①--现有人员数量;②--可能离职人员数量;③--预测期人员总需求;④--必须增补人员数量。
    (2)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流程了解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收集本企业经营环境的相关信息。
    1)盘点现有人力资源:核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这一部分工作需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职务分析的有关信息来进行。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这一步工作与人力资源核查可同时进行,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本企业的内外部条件选择预测技术,然后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和数量、质量进行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分两类:即直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和数学方法预测(定量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也称为人员拥有量预测,是人力资源预测的又一个关键环节,只有进行人员拥有量预测并把它与人员需求量相对比之后,才能制定各种具体的规划。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拥有量预测,即根据现有人力资源及其未来变动情况,预测规划各时间点上的人员拥有量;另一部分是对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量进行预测,确定在规划时间点上的各类人员的可供量。
    4)起草计划匹配供需。起草计划匹配供需包括:①确定人员需求量。这步主要是把预测到的各规划时间点上的供给与需求进行比较,确定人员在质量、数量、结构及分布上的不一致之处,从而得到纯人员需求量。②制定匹配政策以确保需求与供给的一致。这步实际是制定各种具体的规划和行动方案,保证需求与供给在规划各时间点上的匹配。主要包括: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需求计划、人员供给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人力资源费用计划等具体行动方案。
    5)执行规划和实施监控。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 第22题: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I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小王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称为( )。

    • A、战术性入力资源规划
    • B、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 C、培训规划
    • D、晋升规划

    正确答案:A,B

  • 第23题:

    问答题
    黄鹏是某化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该公司副总要求他提出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该公司有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725人,行政文秘类职员103人,中层干部59人,技术人员58人,销售员43人。黄鹏在编制定员计划书时,采集到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的平均离职率为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照公司的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到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加5%到6%,其他人员结构不变。[2009年5月三级真题] 请说明:  (1)该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2)在核定定员时应当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该公司采用的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分别是:
    ①该公司设备看管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设备定员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按设备定员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类似设备看管工一类工种的定员人数,主要取决于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看管设备的台数,所以应采用按设备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②维修工应采用按工作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按岗位定员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按工作岗位定员适合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维修工这一岗位与以上论述相符,故应采用按工作岗位定员的方法核定定员人数。
    (2)搞好劳动定员工作,核心是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故在核定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定员必须以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定员的科学标准应是保证整个生产过程连续、协调进行所必需的人员数量,因此,定员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所需的人员为依据。
    ②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应做好以下工作:
    a.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在制订产品方案时,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不要为了多留人或多用人而有意加大生产任务或工作量;
    b.提倡兼职。兼职既可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节约用人,又可以扩大员工的知识面,掌握多种技能,使劳动内容丰富多彩;
    c.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新的岗位的设置必须和新的劳动分工与协作关系相适应,即在原有的岗位上无法完成的职责出现的时候,才能产生新的定员。
    ③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关系,基本生产员工和辅助生产员工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产员工内部各类人员以及基本生产员工和辅助生产员工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在编制定员中,应处理好这些比例关系。
    ④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了解劳动者的基本状况,包括年龄、工龄、体质、性别、文化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进行工作岗位分析,即对每项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⑤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⑥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随着生产任务的变动,技术的发展,劳动组织的完善,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定员标准应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解析: 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