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两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下水采用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进行支护。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事件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项目部

题目
背景: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两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下水采用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进行支护。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事件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项目部立即发出了停止施工指令。
问题:
1.施工现场地下水控制措施通常还有哪些方法?
2.事件一中,施工现场常见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还有哪些?
3.事件一中,项目部应采取什么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4.针对事件二,基坑坍塌以前出现的常见迹象还有哪些?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地下水的控制方法还有:(1)集水明排;(2)喷射井点降水;(3)管井降水;(4)截水和回灌。
2.施工现场常见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还有:(1)由于支护埋置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引起的破坏;(2)由于止水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等引起的破坏;(3)由于人工降水处理不好引起的破坏。
3.项目部应采取措施有:(1)水泥土墙背后卸载;(2)加快垫层施工;(3)垫层增加厚度;(4)加设支撑。
4.基坑坍塌以前出现的常见迹象还有:(1)环梁或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2)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3)大量水土不断涌入基坑;(4)相当数量的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的槽钢松脱。
更多“背景: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两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下水采用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进行支护。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相关问题
  • 第1题:

    背景:天津某沿海住宅工程,建筑面积86700m2,地下两层,地上2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支护采用支撑式支护形式。地下水降排采用坑内井点结合截水帷幕的形式。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组织了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措施。实施效果不好,监理单位要求增加处理措施。
    问题:
    1.建筑工程常见基坑支护方式有哪些?(至少写出六项)
    2.事件一中,专项施工方案基坑支护安全控制要点应有哪些?
    3.事件二中,项目部还可采取哪些常见及时处理措施?
    4.事件三中,项目部还可增加的常见处理措施有哪些?
    5.基坑周围管线保护应急措施一般包括哪些?


    答案:
    解析:
    1.建筑工程常见基坑支护方式有:
    (1)简单水平支撑;
    (2)钢板桩;
    (3)水泥土桩;
    (4)钢筋混凝土排桩;
    (5)土钉;
    (6)锚杆;
    (7)地下连续墙;
    (8)逆作拱墙;
    (9)原状土放坡;
    (10)桩、墙加支撑系统;
    (11)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
    2.基坑支护安全控制要点的内容应有:
    (1)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必须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3)控制好基坑支护与降水、止水帷幕等施工质量,并确保位置正确;
    (4)控制好基坑支护、降水与开挖的顺序;
    (5)控制好管涌、流沙、坑底隆起、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的沉陷;
    (6)控制好坑外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等的沉降、位移。
    3.项目部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1)密实混凝土封堵;
    (2)压密注浆;
    (3)高压喷射注浆。
    4.项目部还可增加的措施有:
    (1)进行坑底加固;
    (2)垫层随挖随浇;
    (3)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
    (4)设置坑底支撑。
    5.基坑周围管线保护应急措施一般包括:
    (1)打设封闭桩或开挖隔离沟;
    (2)管线架空两种方法。

  • 第2题: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问题】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答案:
    解析:
     (1)错误一:基坑边安全防护栏杆高度900mm;正确做法:根据《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标准化图集》,应设置两道护身栏杆,第一道距离地面0.5~0.6m,第二道距离地面1.0~1.2m,必要时贴地设置挡脚板一道。
      错误二:紧靠基坑防护栏杆堆放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正确做法:堆放材料(或砌块、钢筋)应与基坑边保持2m及以上距离。
      (2)还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坑内支撑、土方回填、墙背卸土(或墙背卸载)。

  • 第3题:

    基坑工程包括哪些()。

    • A、支护结构设计
    • B、支护结构施工
    • C、基坑开挖、降水
    • D、施工监测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天津某沿海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86700m2,由5栋地下2层,地上24层的建筑组成,地下室为一个整体。建筑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支护采用支撑式支护形式。地下水降排采用坑内井点结合截水帷幕的形式。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组织了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措施。实施效果不好,监理单位要求增加处理措施。 基坑周围管线保护应急措施一般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基坑周围管线保护应急措施一般包括:
    (1)打设封闭桩或开挖隔离沟;
    (2)管线架空。

  • 第5题:

    天津某沿海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86700m2,由5栋地下2层,地上24层的建筑组成,地下室为一个整体。建筑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支护采用支撑式支护形式。地下水降排采用坑内井点结合截水帷幕的形式。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组织了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措施。实施效果不好,监理单位要求增加处理措施。 事件二中,项目部还可采取哪些常见及时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项目部还可采取的常见措施有:
    (1)密实混凝土封堵;
    (2)压密注浆;
    (3)高压喷射注浆。

  • 第6题:

    问答题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检测预警值。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对方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墙设置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天津某沿海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86700m2,由5栋地下2层,地上24层的建筑组成,地下室为一个整体。建筑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支护采用支撑式支护形式。地下水降排采用坑内井点结合截水帷幕的形式。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组织了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措施。实施效果不好,监理单位要求增加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常见基坑支护方式有哪些?(至少写出六项)

    正确答案: 建筑工程常见基坑支护方式有:
    (1)简单水平支撑;
    (2)钢板桩;
    (3)水泥土桩;
    (4)钢筋混凝土排桩;
    (5)土钉;
    (6)锚杆;
    (7)地下连续墙;
    (8)逆作拱墙;
    (9)原状土放坡;
    (10)桩、墙加支撑系统;
    (11)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2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降水方案为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加锚杆进行支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事件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项目部立即发出了停止施工指令。 事件一中,施工现场常见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还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施工现场常见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还有:
    (1)由于支护埋置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引起的破坏;
    (2)由于止水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等引起的破坏;
    (3)由于人工降水处理不好引起的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2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降水方案为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加锚杆进行支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事件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项目部立即发出了停止施工指令。 施工现场地下水控制措施通常还有哪些方法?

    正确答案: 地下水的控制方法通常还有:
    (1)集水明排;
    (2)喷射井点降水;
    (3)管井降水;
    (4)截水和回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天津某沿海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86700m2,由5栋地下2层,地上24层的建筑组成,地下室为一个整体。建筑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支护采用支撑式支护形式。地下水降排采用坑内井点结合截水帷幕的形式。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组织了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措施。实施效果不好,监理单位要求增加处理措施。 事件一中,专项施工方案基坑支护安全控制要点应有哪些?

    正确答案: 基坑支护安全控制要点的内容应有:
    (1)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或支护设计和措施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2)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必须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3)控制好基坑支护与降水、止水帷幕等施工质量,并确保位置正确;
    (4)控制好基坑支护、降水与开挖的顺序;
    (5)控制好管涌、流沙、坑底隆起、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的沉陷;
    (6)控制好坑外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等的沉降、位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2: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3: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4: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除了事件3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正确答案: 除了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形: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5)施工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2013年)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问题】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答案:
    解析:
    P174。
    还应当设置禁止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 第13题:

    当深基坑开挖采用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或现场无放坡条件时,一般采用()的临时支护。

    • A、支护结构
    • B、深层水泥搅拌桩
    • C、横撑式支撑
    • D、悬臂式挡土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2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降水方案为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加锚杆进行支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事件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项目部立即发出了停止施工指令。 事件一中,施工现场常见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还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施工现场常见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还有:
    (1)由于支护埋置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引起的破坏;
    (2)由于止水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等引起的破坏;
    (3)由于人工降水处理不好引起的破坏。

  • 第15题:

    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包括的内容为()。Ⅰ.支护体系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选型Ⅱ.支护结构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验算Ⅲ.基坑内外土体的稳定性验算Ⅳ.基坑降水或止水帷幕设计及维护墙的抗渗设计Ⅴ.基坑开挖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在坑内外土体的变形及其对基础桩,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Ⅵ.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及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要求()

    • A、Ⅰ、Ⅱ、Ⅲ、Ⅳ
    • B、Ⅰ、Ⅱ、Ⅲ、Ⅳ、Ⅴ
    • C、Ⅰ、Ⅱ、Ⅲ、Ⅳ、Ⅵ
    • D、Ⅰ、Ⅱ、Ⅲ、Ⅳ、Ⅴ、Ⅵ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单选题
    深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支护结构进行支挡时,错误的支护方法是( )
    A

    排桩支护

    B

    地下连续墙

    C

    水泥土桩墙

    D

    临时模板支撑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天津某沿海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86700m2,由5栋地下2层,地上24层的建筑组成,地下室为一个整体。建筑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支护采用支撑式支护形式。地下水降排采用坑内井点结合截水帷幕的形式。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组织了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措施。实施效果不好,监理单位要求增加处理措施。 事件三中.项目部还可增加的常见处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项目部还可增加的常见措施有:
    (1)进行坑底加固;
    (2)垫层随挖随浇;
    (3)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
    (4)设置坑底支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2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降水方案为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加锚杆进行支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事件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项目部立即发出了停止施工指令。 事件一中,项目部应采取什么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正确答案: 项目部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有:
    (1)水泥土墙背后卸载;
    (2)加快垫层施工;
    (3)垫层增加厚度;
    (4)加设支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2: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3: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4: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分别指出事件2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正确答案: 事件2中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1)错误之处: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
    正确做法:应设置1.0~1.2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和红灯照明。
    (2)错误之处: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正确做法: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的应急措施:采用支护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垫层厚度、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2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降水方案为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加锚杆进行支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事件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项目部立即发出了停止施工指令。 事件二中,基坑坍塌以前出现的常见迹象还有哪些?

    正确答案: 基坑坍塌以前出现的常见迹象还有:
    (1)环梁或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
    (2)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
    (3)大量水土不断涌人基坑;
    (4)相当数量的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的槽钢松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基坑支护安全控制要点,正确的有()。
    A

    基坑支护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B

    基坑支护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C

    基坑支护结构不允许发生水平位移

    D

    施工时要控制好基坑支护、降水与开挖的顺序

    E

    基坑支护结构的竖直位移必须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基坑支护安全控制要点如下。 基坑支护、降水和土方开挖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出具安全检验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必须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控制好基坑支护与降水、止水帷幕等施工质量,并确保位置正确。 控制好基坑支护、降水与开挖的顺序。 控制好管涌、流沙、坑底隆起、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的沉陷等。 控制好坑外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等的沉降、位移。

  • 第22题:

    问答题
    天津某沿海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86700m2,由5栋地下2层,地上24层的建筑组成,地下室为一个整体。建筑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支护采用支撑式支护形式。地下水降排采用坑内井点结合截水帷幕的形式。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组织了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措施。实施效果不好,监理单位要求增加处理措施。 基坑周围管线保护应急措施一般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基坑周围管线保护应急措施一般包括:
    (1)打设封闭桩或开挖隔离沟;
    (2)管线架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