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砖在长期受风雨、冻融等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抗冻性。
第3题:
混凝土的()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锈蚀。
第4题:
砖在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变化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不破坏并长期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称为()。
第5题:
混凝土的钢筋锈蚀、冻融破坏、硫酸盐侵蚀、碱骨料反应都与()相关
第6题:
矿渣水泥()用于有冻融及干湿交替作用的混凝土工程。
第7题:
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31.5mm
对于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中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1%和0.5%
对于高强混凝土,粗骨料岩石抗压强度应至少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30%,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5mm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粗骨料
第8题:
强度稳定性
湿度稳定性
含水稳定性
体积稳定性
第9题:
强度稳定性
湿度稳定性
含水稳定性
体积稳定性
第10题:
耐久性
耐季性
抗风化性能
风化指数
第11题:
侵蚀性介质
气候
施工水平
水
第12题:
内部钢筋锈蚀
碱-骨料反应
硫酸盐反应
冻融破坏
第13题: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受到的物理作用()的一方面,是反映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14题:
()不属于混凝土受到的物理作用。
第15题:
(2013)在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主要耐久性问题是:()
第16题:
对于有抗渗、抗冻融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
第17题:
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混凝土膨胀,这一著名理论称为()
第18题:
干湿变化
温度变化
冻融变化
碳化
第19题:
非碱性
碱性
细型
中型
第20题:
第21题:
内部钢筋锈蚀
碱骨料反应
硫酸盐反应
冻融破坏
第22题:
非酸活性骨料
非碱活性骨料
中性活性骨料
以上都不正确
第23题:
混凝土的碳化
混凝土的硬化
混凝土的酸骨料反应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