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真题)某甲5岁,父母离异后由其母抚养:某日,某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某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教师某丙未及时制止。某甲将某乙推倒在地,造成某乙骨折,花去医药费3000余元。对某乙的损失(  )。 A.某甲之母应承担赔偿责任 B.如果某甲之母独立承担赔偿责任确有困难,某甲之父应承担赔偿责任 C.幼儿园应给予适当赔偿 D.某丙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题目
(2006年真题)某甲5岁,父母离异后由其母抚养:某日,某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某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教师某丙未及时制止。某甲将某乙推倒在地,造成某乙骨折,花去医药费3000余元。对某乙的损失(  )。
A.某甲之母应承担赔偿责任
B.如果某甲之母独立承担赔偿责任确有困难,某甲之父应承担赔偿责任
C.幼儿园应给予适当赔偿
D.某丙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2006年真题)某甲5岁,父母离异后由其母抚养:某日,某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某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教师某丙未及时制止。某甲将某乙推倒在地,造成某乙骨折,花去医药费3000余元。对某乙的损失(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甲17周岁,已参加工作,有固定收入,某日因某甲在街上寻衅滋事,将某乙打伤,某乙要求赔偿医药费,对此下列表述哪些不正确?( )。

    A.某甲的父母必须承担赔偿医药费的义务

    B.某甲的父母无须承担赔偿医药费的义务

    C.某甲的父母可以选择是否替某甲赔偿医药费

    D.某甲的父母如赔偿了医药费,则对某甲有追偿权


    正确答案:A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是监护人,同时规定,16周岁1:2 1-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某甲17周岁,已参加工作,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选A。

  • 第2题:

    小甲6岁,父母离异,由其母抚养并与之共同生活。某日,小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小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老师丙未及时制止。小甲将小乙推倒在地,造成骨折,花去医药费3000元。小乙的父母欲以小甲的父母、幼儿园及丙为被告,要求赔偿。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小甲之母应承担赔偿责任 B.小甲之父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幼儿园应给予适当赔偿 D.丙应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AC
    【考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
    【详解】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作为未成年人的小甲,其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通意见》第158条规定,应当由小甲之母亲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0条规定,本题中,小甲6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幼儿园的带班老师没有及时阻止打斗,即幼儿园是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其没有阻止打斗的行为是在其上班期间所为的一种不作为的职务行为。其个人不应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幼儿园在向受害人进行赔偿后,可以向幼儿园老师丙进行追偿。

  • 第3题:

    某幼儿班聘请某甲担任幼儿班教师。某日上午9时左右,幼儿班课问休息时,某甲离校打电话,几个幼儿在教室里的火炉旁烤火。其中某乙(5岁)和某丙(4岁)因争夺位置而打斗.某乙用石块将某丙头部打破,而某丙则把某乙按在火炉上,某乙被烫伤。为此,某丙花去医药费500元,某乙花去医药费5000元。

    请回答以下 41~45 题:

    第 41 题 某乙的医药费应如何承担?( )

    A.由某甲承担

    B.由某丙的监护人承担

    C.主要由某丙的监护人承担,某幼儿园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D.主要由幼儿园承担,某丙的监护人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C
    《民法通则》第133条第1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民通意见》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某甲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在课间休息时离校打电话。未尽到看护之责,所以应由幼儿园承担适当赔偿责任。所以选C,排除A、B、D。

  • 第4题:

    某幼儿园聘请某甲担任幼儿班教师。某日上午,幼儿班课间休息时,某甲离校打电话,几个幼儿在教室里的炉火旁烤火,其中某乙(7岁)和某丙(5岁)发生打斗,某乙用石块将某丙的头部打破,而某丙则把某乙按在火炉上,某乙烫伤。为此某丙花去医药费1000元,某乙花去医药费4000元。对于某丙医药费负担的表述,错误的有

    A.幼儿园承担

    B.某乙的监护人承担

    C.某乙承担主要责任,某甲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D.幼儿园承担主要责任,某乙的监护人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下列情形中,哪些属于犯罪中止?( )
    A.某甲自以为可以枪杀某乙,在去往某乙家的路上,想到这样做的可怕后果,就回家了
    B.某甲和某乙的自行车相撞,某曱怒,猛击某乙胳膊一拳,某乙骂了某甲几句,某道:“你找死!”又向某乙脸部太阳穴等处猛击数拳,见某乙突然昏倒在地,某甲 将其送往医院治疗,某乙最后抢无效死亡
    C.某甲驾车违反规则,屡次被警察某乙罚款。一日,某甲怀揣匕首欲杀某乙,刚到乙家阳台时,见某乙正在擦枪,不得已而归
    D.某甲与别人私通,欲毒死妻子。一日,把准备好的毒药放入做好的汤中,端上饭但想想妻子对自己的体贴照顾,又把汤倒在垃圾桶中


    答案:A,D
    解析:
    A、D
    考点:犯罪中止的认定
    讲解:关于A项。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犯罪中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预备阶段的中止,一种是实行阶段的中止。甲的行为属于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因此,A选项正确,当选。
    关于B项。某甲虽然具有自动中止的主观意图,但其故意伤害的行为巳经实施完毕,此时如果要达到中止,必须是有效地防止结果的发生,而甲没有有效地防止结果的发生,不属于犯罪中止而是既遂。因此,B项不当选。
    关于C项。某甲的犯罪意图未得逞是属于其意志以外的因素造成的,不属于犯罪中止,而是犯罪预备。因此,C项不当选。
    关于D项。某甲已经实施了犯罪实行行为,但有效地防止了结果的发生,成立犯罪中止。因此,D项当选。

  • 第6题:

    某甲被某乙驾驶的汽车撞伤倒在马路上,某乙没有救助伤员,反而逃离了现场。某丙将伤者送到医院,并垫付医药费,挽救了某甲的生命。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某丙对某乙构成无因管理
    • B、某丙对某甲构成无因管理
    • C、某丙可以请求某乙偿还垫付的医疗费
    • D、某丙可以请求某甲偿还垫付的医疗费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的等值命题是()。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 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 C、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 D、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某甲出差,将6岁儿子某乙托邻居某丙照看。一日,某乙将邻居小孩打伤,医药费近千元。这一损失应由()

    • A、某丙承担,可责令某甲适当赔偿
    • B、某甲承担,若某丙有过错,某丙负连带责任
    • C、某甲承担,若某甲无力承担,由某丙承担
    • D、某丙承担,某甲负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某甲在路上遇见情敌某乙,遂叫某丙和某丁共同将某乙殴打一顿,某乙治疗伤病花去医药费500元。某甲、某丙和某丁应对某乙承担的责任为()。

    • A、侵权责任
    • B、合同责任
    • C、单独责任
    • D、共同责任
    • E、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A,D

  • 第10题:

    多选题
    某甲17周岁,已参加工作,有固定收入,某日因某甲在街上寻衅滋事,将某乙打伤,某乙要求赔偿医药费,对此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A

    某甲的父母必须承担赔偿医药费的义务

    B

    某甲的父母无须承担赔偿医药费的义务

    C

    某甲的父母可以选择是否替某甲赔偿医药费

    D

    某甲的父母如赔偿了医药费,则对某甲有追偿权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某甲在路上遇见情敌某乙,遂叫某丙和某丁共同将某乙殴打一顿,某乙治疗伤病花去医药费500元。某甲、某丙和某丁应对某乙承担的责任为()。
    A

    侵权责任

    B

    合同责任

    C

    单独责任

    D

    共同责任

    E

    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甲因外出托乙全面照看其8岁的儿子某丙.某日,某丙将邻居一小孩打伤.花去医药费近千元.这一损失由()承担.
    A

    某甲承担,如某乙有过错,某乙负连带责任

    B

    某甲承担,如果某甲无力承担,由某乙承担

    C

    某甲承担,因某甲是某丙之父,某乙概不负责

    D

    某乙承担,某甲负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幼儿班聘请某甲担任幼儿园教师。某日上午,幼儿班课间休息时,某甲离校打电话,几个幼儿在教室里的炉火旁烤火,其中某乙(6岁)和某丙(5岁)发生打斗,某乙用石块将某丙头部打破,而某丙则把某乙按在火炉上,某乙烫伤。为此某丙花去医药费500元,某乙花去医药费5000元,则对于某丙医药费负担的表述,错误的有( )。

    A.幼儿园承担

    B.某乙的监护人承担

    C.某乙的监护人承担主要责任,某丙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D.幼儿园承担主要责任,某乙的监护人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考查要点是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160条的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根据此规定可知:第一,本条中的“单位”范围仅限于幼儿园、学校、精神病院三类,而且这三类单位只承担因过错造成的损害责任,此时属于过错责任,而不是无过错责任,这区别于监护人的无过错责任,特别注意法律责任也仅仅为适当赔偿。可见,A项和D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本题中,某乙和某丙都有过错,因此不能由某乙或者某丙的监护人承担全部责任,因此,B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监护人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而不能由被监护人承担责任。因此,C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

  • 第14题:

    某甲因外出而委托某乙照看其8岁的儿子某丙。某日,某丙将邻居一小孩打伤,花去医药费近千元。这一损失应由( )。

    A.某甲承担,如某乙有过错,某乙负连带责任

    B.某甲承担,如某甲无力承担,由某乙承担

    C.某甲承担,因某甲是某丙之父,某乙概不承担

    D.某乙承担,某甲负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某甲在公共汽车上窃取某乙人民币3000元,下车时被某乙发现,要将其扭送派出所途中.甲猛地将乙打倒在地,窜入一死胡同,被群众抓获,某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正确答案:A
    甲的行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 第16题:

    小甲6岁,父母离异,由其母抚养并与之共同生活。某日,小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小乙发等打斗,在场的带班老师丙未及时制止。小甲将小乙推倒在地,造成骨折,花去医药费3000元。小乙的父母欲以小甲的父母、幼儿园及丙为被告,要求赔偿。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小甲之母应承担赔偿责任
    B.小甲之父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幼儿园应给予适当赔偿
    D.丙应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A,C
    解析: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6岁的小甲是一个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母亲,她是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担民事责任。A项正确,B项不严密。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8条,因幼儿园 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在场的带班老师丙未及时制止),所以幼儿园应给予赔偿。同时,因老师丙未及时制止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所以丙个人不应向受害人承担责任。C项正确,D项错误。

  • 第17题:

    某甲和某乙离婚时,将二人共同居住的房子判给了某乙,一年后某乙因车祸死亡,由于某乙没孩子也没再婚,房产该由谁继承()

    • A、前夫某甲
    • B、某乙父母和其兄弟姐妹
    • C、某乙男朋友
    • D、某甲父母及兄弟姐妹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某甲与某乙有仇,意图杀害某乙。某日,某甲携带杀人凶器,前往某乙的住处,意欲杀某乙。途中,某甲忽然肚子疼痛难忍,只得返回家中,躺下休息。某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未遂
    • B、犯罪中止
    • C、犯罪预备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 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 C、某甲或某乙有罪
    • D、某甲或某乙无罪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与“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 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 C、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 D、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甲6岁,父母离异后由其母抚养。某日,某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某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教师某丙未及时制止。某甲将某乙推倒在地,造成某乙骨折,花去医疗费4000余元,对某乙的损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某甲之母应承担赔偿责任

    B

    如果某甲之母独立承担责任确有困难,某甲之父应承担赔偿责任

    C

    幼儿园应给予适当赔偿

    D

    某丙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幼儿园教师未及时的阻止,存在一定的过错,但教师丙与单位之间是雇佣关系,故教师丙不直接承担赔偿责任,而应由幼儿园承担。因此,错误的选项为D。

  • 第23题:

    单选题
    与“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D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