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

题目
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先是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相似考题
更多“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6年)
    【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投资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 8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八层,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实行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交钥匙方式。土建、水电、通风空调、内外装饰、消防、园林景观等工程全部由中标单位负责组织施工。经公开招投标,A 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签订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合同工期为 10 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中:
    事件一、A 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按照“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方式开展相关工作。
    【问题】事件一中,A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工程的哪些管理目标全面负责?除交钥匙方式外,工程总承包方式还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P158)管理目标:成本、进度、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绿色施工。
    (2)(来自管理教材)除交钥匙方式外,工程总承包方式还有:设计-采购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采购-施工总承包。

  •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 ,筏
    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
    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
    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
    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
    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
    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
    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
    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
    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 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
    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
    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
    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
    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
    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身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
    建设单位移交。

    1. 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
    容?

    答案:
    解析:
    1. 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不妥当,验槽应该先由施工总承包
    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由总监组织勘察、设
    计、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槽。
    验槽还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
    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
    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
    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物稳定是否
    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 第3题:

    某办公楼工程, 地下一层, 地上十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预应力管桩基础。 按合同约定, 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预应力管桩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遭到了监理工程师拒绝。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 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 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 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 拒绝签收停工令。
    问题: 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 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监理工程师拒绝的做法妥当。
    因为根据规定, 没有经过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允许, 分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与发包人或工程师建立直接工作联系, 不得向发包人或工程师致函, 管桩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审。
    (2) 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 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指令的做法妥当。
    因为根据规定, 建设单位只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有合同关系, 与分包单位无合同关系。 分包单位未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监理工程师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停工指令, 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向分包单位转发。
    (3) 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 拒绝签收停工令的做法不妥当。
    因为根据规定, 建设单位只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有合同关系, 与分包单位无合同关系。 施工总承包单位不应拒绝签收停工令。

  • 第4题:

    (三)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 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伴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 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 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 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 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 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 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 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接点处理措施。
    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工程分包,是相对总承包而言的。所谓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将所承包的建设工程中的量业工程或劳务作业依法发包给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根据有关规定,在征得建设单位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或者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肢解发包指的是建设单位将应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设工程分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不同承包单位的行为。

  • 第5题:

    (三)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 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伴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 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 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 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 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 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 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 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接点处理措施。
    事件四中,板材组装应按什么顺序进行?板材安装接点应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事件四中,板材组装顺序:当有洞口时,应从洞口处向两侧依次进行,当无洞口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安装。
    (2)板材安装节点的处理
    1)接缝处理:所用接缝材料品种和接缝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板缝处粘贴50~60mm宽纤维布带,阴阳角处粘贴200mm 宽纤维布,并用石膏腻子抹平,总厚度应控制在3mm内。
    2)防腐处理:接触砖、石、混凝土的龙骨和埋置的木楔应作防腐处理。
    3)踢脚处理:木踢脚覆盖时,饰面板应与地面留有20 ~30mm缝隙。

  • 第6题:

    (三)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 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伴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 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 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 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 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 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 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 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接点处理措施。
    事件三中,施工现场还应在哪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五项)?


    答案:
    解析: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各种出入口、洞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 第7题: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3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4: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节点处理措施。 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1中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不妥之处:地下连续墙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
    理由: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的规定,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行为属于违法分包行为。
    (2)不妥之处: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中约定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理由:根据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的规定,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应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 第8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四项)?

    正确答案: 验槽组织方式:妥当。
    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如下内容:1)基槽尺寸,2)槽底深度(坑底标高、开挖深度),3)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4)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5)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6)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7)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8)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2: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人了使用。 事件3: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8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h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4:总监理工程师在验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裝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3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3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的规定,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每验收批抽10%填充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1片墙),且不应少于3片墙。
    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日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建设单位投资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8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八层,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实行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交钥匙方式。土建、水电、通风空调、内外装饰、消防、园林景观等工程全部由中标单位负责组织施工。经公开招投标,A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签订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合同工期为10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中:事件二、A施工总承包单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与F劳务公司进行了主体结构劳务分包洽谈,约定将模板和脚手架费用计入承包总价,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经建设单位同意,A施工总承包单位将玻璃幕墙工程分包给B专业分包单位施工。A施工总承包单位自行将通风空调工程分包给C专业分包单位施工。C专业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工程合同总价收取8%的管理费后分包D专业分包单位。【问题】事件二中,哪些分包行为属于违法分包,并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3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4: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节点处理措施。 事件2中,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择依据还有哪些,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了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型依据还有施工图、开挖深度、建筑物周边环境、地下管线情况、道路交通情况。
    (2)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的主要内容: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3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4: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节点处理措施。 事件3中,施工现场还应在哪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5项)

    正确答案: 事件3中,施工现场还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位置:起重机械设备处、临时用电设施处、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孔洞口、爆破物、有害气体和液体存放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但还缺少部分建筑工程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问题】
    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四项)?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筋复验的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4.事件四中,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的规定,指出建筑工程资料分为哪几类?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是否妥当?并给出理由。


    答案:
    解析:
    1.(1)验槽组织方式:妥当。
    (2)验槽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①基槽的开挖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
    ②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③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④天然地基验槽应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合检查。桩基应检测桩的质量合格。
    2.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钢筋复验的内容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
    3.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合理。
    理由:应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14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4.(1)建筑工程资料可分为: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资料、施工资料、竣工图和工程竣工文件5类。
    (2)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不妥当。理由:装饰装修工程属于专业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 第14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 ,筏
    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
    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
    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
    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
    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
    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
    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
    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
    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 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
    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
    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
    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
    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
    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身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
    建设单位移交。

    3. 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
    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
    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3. 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抽检数量为每验收批的10%墙片(每两柱间的
    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少于3 片墙。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当填
    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
    隔14d 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 第15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 ,筏
    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
    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
    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
    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
    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
    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
    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
    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
    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 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
    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
    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
    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
    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
    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身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
    建设单位移交。

    2.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
    复验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2.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
    同一类型、同一生产批次的进场材料应根据相应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
    理规程、规范要求的代表数量确定取样批次,抽取样品进行复试。
    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伸长率和冷弯。(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
    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
    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

  • 第16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 ,筏
    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
    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
    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
    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
    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
    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
    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
    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
    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 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
    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
    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
    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
    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
    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身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
    建设单位移交。

    4. 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先是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
    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
    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
    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4. 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竣工验收资料为:
    1)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实验报告;
    2)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不妥当。装饰装修工程属
    于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
    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
    向建设单位移交资料。

  • 第17题:

    (三)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 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伴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 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 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 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 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 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 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 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接点处理措施。
    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型依据还有哪些?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 施工方案补充了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型依据还有土质情况、基坑深度以及 周边环境。
    (2)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的主要内容: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 械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 要求等。

  • 第18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是否妥当?并给出理由。


    正确答案: 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资料为:
    ①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②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不妥当;
    理由:装饰装修工程属于专业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 第19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是否妥当?并给出理由。

    正确答案: 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资料为:
    ①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②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不妥当;
    理由:装饰装修工程属于专业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
    在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内容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2: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人了使用。 事件3: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8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h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4:总监理工程师在验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裝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2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事件2中,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当。
    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3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4: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节点处理措施。 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1中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不妥之处:地下连续墙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
    理由: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的规定,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行为属于违法分包行为。
    (2)不妥之处: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中约定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理由:根据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的规定,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应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3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4: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节点处理措施。 事件4中,板材组装应按什么顺序进行,板材安装节点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事件4中,板材组装顺序:当有洞口时,应从门洞口处向两侧依次进行,当无洞口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安装。
    (2)板材安装节点的处理如下:
    ①接缝处理:所用接缝材料品种和接缝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板缝处粘贴50~60mm宽的纤维布带,阴阳角处粘贴200mm宽纤维布(每边各100mm宽),并用石膏腻子抹平,总厚度应控制在3mm内;
    ②防腐处理:接触砖、石、混凝土的龙骨和埋置的木楔应做防腐处理;
    ③踢脚处理:木踢脚覆盖时,饰面板应与地面留有20~30mm缝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三中,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正确答案: 填充墙每验收批的检验数量:抽10%填充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应少于3片墙。
    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合理。
    理由:应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