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模板支架、脚手架拆除施工时,施工现场应采取()等措施,确保拆除施工安全。
第5题:
支架的拆除顺序依据()和()条件而定。
第6题:
施工完毕拆除支撑时,应按()、横木或衬板(立木)的先后顺序分段逐步由下往上进行。
第7题: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时,通常先将分段钢梁架在承担集中荷载的独立临时支架上,连接成整体,然后在钢梁上部现浇混凝土桥面、施加张预应力后才可拆除临时支架。因此要求临时支架承载能力要大、稳定性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临时支架所受施工荷载的是()。
第8题:
拆除旧桥(涵)时,应先拆除()。
第9题:
模板支架搭设完毕方可铺设模板
模板支架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前,只用向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超过一定规模的模板支架工程要组织专家论证专项方案
模板支架拆除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
第10题:
第11题:
自下而上进行,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承重部分,后拆除非承重部分
自下而上进行,先拆除承重部分,后拆除非承重部分
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第12题:
45
60
50
55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三)
【背景资料】
某跨度40m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采用后张法张拉预应力。施工单位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见下图),支架由钢管、扣件、型钢等组成,纵横梁采用电弧焊连接。支架为就近租赁,为保证支架安装质量,施工单位认真检查了扣件的外观质量。
为了保证支架的承载力以及消除支架和支架地基引起的塑性变形,对支架进行了堆沙袋预压,压重为梁自重的1.2倍(梁自重加施工荷载),并在跨中支架顶部设置了标高观测点。
观测点预压前标高为l85.756m,进行分级预压,100%预压荷载时观测点的标高为185.701m。预压稳定后进行了分级卸载,卸载后观测点的标高为185.725m。
经计算,该桥达到了设置预拱度的条件,恒载、活载、混凝土温度、徐变、收缩引起挠度见下表,并按二次抛物线设置预拱度。跨中底板的设计标高为185.956m。粱体浇筑后进行了预应力的张拉,然后拆除支架。为保证施工安全,拟定分三部分(A、B、C)(见下图),分批分次拆除支架。
【问题】
1.计算梁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2.计算该支架跨中需要设置的预拱度以及底板的立模标高。(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3.排列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
4.写出旧扣件外观质量可能存在的病害。
5.写出架设本桥支架所需要的特殊工种。
1.梁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185.725-185.701)m=0.24m。
2.该支架跨中需要设置的预拱度=(9+5+10+6)mm=30mm。底板的立模标高=(1.85.956+0.03)m=185.986m。
3.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是:先拆除B,然后同步拆除A和C。
4.旧扣件外观质量可能存在的病害包括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
5.架设本桥支架所需要的特殊工种为架子工、电焊工、信号工、司索工。
第16题:
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先拆()、后拆()、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拆除的顺序和原则。
第17题: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第18题:
明桥面移动桥枕后,上盖板喷砂除锈涂装;架空施工中,安装、拆除纵横梁体系的横梁,安装D型便梁的横梁;修补或重新施作有砟轨道桥面、桥台顶面防水层这些慢行施工,施工作业期间放行列车条件为:()km/h。
第19题: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照()执行。
第20题: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执行。
第21题:
桥体
桥面
主体部分
桥面的附属设施及挂件、护栏
第22题:
工程进度要求
施工技术方案
第23题:
拆除现场应设作业区,边界设警示标志,由专人值守
拆除施工机械作业时由专人指挥
拆除顺序按要求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拆除顺序按要求上下同时作业
拆除的模板,杆件、配件轻拿轻放、分类码放